花椒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調味料,家家戶戶幾乎做菜都用。
花椒葉卻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美味,隻在清明和谷雨這段時間最佳。
你吃過麼?
1
4月中旬,清明已過,谷雨還差幾天。我們去溫縣看好食記的鐵棍山藥基地。
基地在溫縣北冷村,垆土鐵棍山藥核心的幾個村子之一。路邊的桐花鋪天蓋地,煙霞一般。
山藥種植專家、溫縣鐵棍山藥協會副會長劉小朝老師,領我們來到地裡。
剛下過山藥栽的垆土地,被太陽曬得暖烘烘的。幾隻長尾巴的喜鵲,在地裡蹦蹦跳跳叽叽喳喳。撥開垆土,下面的山藥,已經努出了白色的嫩芽。
看完山藥地,已近中午。劉老師說:“走,我帶你們吃點農家飯吧。”
車子拐到一條窄窄的鄉村公路上。路兩邊垂柳如絲,麥苗青青,水渠裡澆地的水嘩嘩地流的正歡。正欣賞着春光呢,就聽劉老師說,“到了。”
是個不大的院子。前面的地硬化了,停着幾輛小汽車。靠西邊一溜兒木頭小屋,門一關,就算是包間了。
我們四五個人,隻想接接地氣兒,就坐在了院子裡。
院子裡的大水池裡,養着黃河鯉魚。老闆說,這魚是他們自己從黃河裡捕的,“純正野生。”
劉老師說,這園子是自己的外甥女兩口子開的。園子的後面就挨着黃河,每天晚上他們打着燈張大網去黃河裡捕魚,“第二天賣給客人吃,新鮮着呢。”
像是為了證實姑父說的話,老闆邊說邊把魚撈出一條來,果真是赤尾金鱗,摔地下蹦跶了半天,歡實的很。
于是點了兩條魚,一條紅燒,一條做湯。
又點了一隻幹蹦土雞,幾個時令野菜,就開始坐下來等。
2
菜很快上來了。
魚應該是真的野魚,魚湯鮮美,魚肉緊緻又不腥不柴。雞也是好土雞,在爆米花一樣的鐵罐子裡幹嘣了,又嫩又香,拌面條最合适不過。
突然就看見了桌上的一盤野菜。泛着黑乎乎的暗綠色,好像是拖芡油炸過的。夾起一筷子放進嘴裡,有點焦酥、有點麻,又有點說不出來的清香。這清香很熟悉,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麼:這是啥呀?這麼好吃!
劉老師就笑了:“沒吃過吧,這是花椒葉。嫩花椒葉炸成的!”
這一說,恍然大悟:怎麼就覺着可熟悉呢,那不就是小時候吃的花椒鹽的味兒嘛!
3
周末,帶着孩子們去南郊的樹木園玩。樹木園到處是丘陵,兩邊的路高低盤旋,到處是各種各樣綠油油的樹林。
我們在一片林子邊停下來。就看見林子裡有幾個人在摘樹上的東西,婆婆說:“在摘花椒葉呢。”
花椒葉?前幾日清香微麻的滋味蓦然從舌根升起:這可是千尋萬覓,得來全不費功夫呢!
半上午的時間,孩子們在樹林裡瘋跑,我和婆婆,忍着手被紮的風險,摘了一小包嫩芽。
晚上回到家裡,摘去上面的軟刺,清水洗淨瀝至半幹,撒上鹽和少許的水芡粉。
這邊油鍋已經燒至五六成,把花椒葉丢入鍋中,輕輕翻滾幾下,撈入盤中,一盤碧綠清鮮、異香撲鼻的花椒葉就好了。
那天晚上,孩子們嘗一口這碧綠酥脆的花椒葉,驚喜地說:“媽媽,這花椒油條,真好吃啊!”
配着熱乎乎的小米粥,一家人吃光了這盤春天的鮮物。
4
本草綱目裡李老先生說,花椒味辛,性熱,無毒。花椒嫩葉能夠治寒積,霍亂轉筋,腳氣和疥瘡。
所以吃花椒葉,可不是北方人的專利。
在雲南,春天細嫩的花椒葉,可以裹上面粉油炸吃;也可以像薄荷葉似的,幹炸後配炸牛幹巴吃。甚至可以榨汁後拌在糯米裡包粽子,據說也是美味無比。
最嫩的花椒葉,還可以開水焯過後涼拌吃。據說,吃了這樣的花椒葉,蚊子都不會咬你呢。
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
壺漿椒葉氣,歌曲竹枝聲
系纜憐沙靜,垂綸愛岸平
當年被貶離長安的白居易,從江西九江到忠州遷徙赴任,在客船上飲酒,蓋着酒壺的,就是新鮮的花椒葉。
隻是,老白用椒葉蓋酒,是為了取其香氣還是為着避蟲驅蚊蠅呢?
這倒是不知了。
文 | 孫岩岩 編 | 阿甯
好食記為頭條号簽約作者,發布内容均屬原創,版權屬于河南觀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