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武漢某公司高管,日常應酬多,也愛運動注重養生。近日,他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科普“神文”,說耳垂皺褶是心髒有毛病的征兆。晚飯時他告訴老婆,老婆又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對照李先生的耳垂後,發現确實有一道類似“折痕”的皺褶。
在老婆的敦促下,李先生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心内科生進行平闆心電圖檢查。在一個跑步機樣的設備上,邊跑步邊動态檢測心電圖變化,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不過,醫生也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因為應酬多,煙酒頻繁,李先生的血壓稍微有點高,需要改善一下生活習慣。
看耳朵的外形能發現心髒的病情?這種聽起來有些玄乎的理論,倒還真不能算“僞科學”。早在1973年,一位名叫弗蘭克的外國學者在醫學期刊上發表文章,提出耳垂上出現的褶皺和冠心病存在相關性。這種體征被稱為“弗蘭克征”或“耳折征”,有學者認為這可能與耳垂血液供應減少,造成彈性纖維損傷或退化有關。
(網絡圖)
對于這種說法,武漢市第四醫院大内科主任彭定鳳表示,耳垂褶皺,特别是雙耳都出現褶皺,的确是部分冠心病患者身上出現的體征之一。不過,這并不能作為醫生臨床診斷的依據,充其量隻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素。
該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冮洪生也表示,盡管存在相關性,但将它作為判斷疾病的标準并不靠譜,在日常用于指導實踐的醫學指南和權威教科書上,也沒有相關記載。
如今,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已經很成熟了。在實際工作中,醫生幾乎不會注意患者耳朵的外形。“我們主要還是看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家族病史等高危指标。還要進行科學檢查,靠心電圖,冠脈CT、冠脈造影這些‘硬指标’……”
對普通人來說,耳朵上的褶皺是否需要提高警惕?冮洪生認為,如果沒有感覺有其他不适,也不存在諸如“三高”一類的情況,就不需要過度緊張,為此專門來醫院做各種檢查,耗費時間金錢也大可不必。不過,如果感覺到氣急、胸悶甚至心絞痛之類的症狀,就必須引起重視,盡早就醫。
融媒體記者:胡勇
通訊員:楊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