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可以是知己,也可以是一種态度。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陶淵明“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林逋“湖上青山對結廬”,看“疏影橫斜水清淺”;張可久“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居于山間,日日與山耳鬓厮磨,他們不追名逐利,保持獨立人格。
數千年來,世界從未停止過嘈雜,真正山居者,不是完全脫離凡俗,而是心中裝滿了對萬物的深情,有強大的精神世界和超然物外的生命追求。
一年四季的山有着四時不同的美景。北宋畫家郭熙認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在他的傳世名作《早春圖》中,可以看到春日甯谧而生機勃勃的氛圍。古時春山又用來形容女子眉色的美好,可見對春日之山特别的喜愛。
春天,是萬物萌動的季節。獨居山間久了,需要呼應,需要友情。杜甫有感于張氏“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的寂寞,于是乘興而來,暢快與之對談。蘇轼的朋友李佖不顧妻兒責怪,為與蘇轼出遊,不但先行三日等候,又陪伴其同遊逶遲不去。蘇轼感其深情厚誼,快意吟誦:“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路長漫漫傍江浦,此間不可無君語。”漫遊春山有詩亦有友,好一個樂活人生!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相聚,必有分别。歐陽修在一場離别後寫道:“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無論如何,又是一年春好處,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春天總給予人希望。在春天,人們播種希望,祈願一年光景順遂,就如白居易在千年前的一個春天寫下的:“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