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濱淮所有地名

濱淮所有地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15:13:36

濱淮所有地名(淮西地名考釋)1

摘 要:淮西是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的方位名詞,此後一直都得到了沿用。不過,它的内涵及區域範圍并非一成不變。作為地理概念“淮河(水)之西”的簡稱,淮西在唐代以前主要指淮河以北的部分區域;而中唐以來,淮西則多作為地方行政建制如淮南西道、淮南西路等的簡稱,其區域範圍呈現出向淮河以南遷移的趨勢。兩宋時期,淮西的行政區劃範圍主要在今江淮之間的西部;而元明清時期的淮西已東移至淮河中遊平原一帶。淮西地名内涵與區域範圍的這一演變與唐後期、宋代以來地方行政區劃理念的變化密切相關。

關鍵詞:淮西;地名;行政區劃

淮西作為地理名詞出現的甚早,至少自秦漢以來一直都是較為常見的方位名詞。不過,在不 一同曆史時期,淮西所包含的區域及其地名意義的内涵不是固定不變的。目前學界尚無關于淮西地名或地理的專門研究,而将淮西作為一個整體區域來考察主要集中在唐代淮西節度使的相關問題上。本文将就淮西在不同時期所指的具體區域及其名稱内涵的變化做一個基本的梳理,并力圖揭示出此變化的内在原因。

先秦時期,由東、西、南、北、中等方位名詞與山川名結合而來的地理方位地名便已大量出現。雖然“淮”、“淮水”二詞在這一時期也已出現,但因之而來的方位地名——“淮西"卻出現的相對較晚。先秦典籍中,筆者目前僅見《山海經•海内東經》中有一條與淮西相關的記載:

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一日缑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鄉西南,入淮極西北。

不過《山海經》“非一時一人之作”,對包括《海内經》四篇在内的各部分成書時間,學界一直沒有形成共識。故而,目前尚不能确定淮西作為表示自然地理區域方位的起始時期及其具體所指區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秦、漢之際,淮西已是一個成熟、通用的方位名詞。《史記·荊燕世家》載:

漢六年(公元前201年)春,會諸侯于陳,廢楚王信,囚之,分其地為二國。……群臣皆日:“立劉賈為荊王,王淮東五十二城;高祖弟交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

又《漢書·楚元王傳》:

漢六年,既廢楚王信,分其地為二國,立(劉)賈為荊王,(劉)交為楚王,王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先有功也。

關于韓信楚國與劉交楚國之間的演變承接關系,周振鶴已有相關論述,此不贅述。薛郡乃秦時所置,“轄境有今山東省新汶、棗莊、濟甯之間地”;東海郡亦是秦時所置,不過“楚元王之東海僅得秦郡之北部,其南部(江淮之間)已析為東陽郡,以封劉賈”,其轄境在今江蘇北部和山東南部一部分地區;“景帝三年劉禮之楚國加上沛郡即漢六年始封楚王元時之彭城郡”,其轄境在今安徽北部及江蘇東北部一帶。從而可知,此淮西三郡之地皆在淮河中下遊以北流域。

漢高祖于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立子友為淮陽王。據周振鶴考證,淮陽國轄陳郡、颍川郡。此淮陽二郡東鄰淮西彭城郡,地處淮河中遊以北流域。實際上,本文所提及到的方位名詞淮西、淮東、淮陽都是上古以來東西南北、陰陽等傳統方位觀念在地理命名上的體現。關于東西南北之觀念,姜亮夫曾有總結之言:而定四方之則,蓋主于其地南面北背左東而右西為吾民之舊習,而此舊習自有其自然之特定點為基礎,故其事所起至早,甲骨金文之四方風名已明示吾人。在西漢初年、東漢靈帝時期已分别總結出“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和“水南日陰”的地名命名原則。所以,淮西又可稱淮右,淮東又可稱為淮左,如同江東又可稱江左。這些都是以山川為界,依據傳統方位文化對自然地理區域做的大緻劃分,其所指區域在不同曆史時期并非一成不變,有時甚至變遷頗大。

《中國曆史地名辭典》釋“淮西”:隋唐以前俗稱今皖北、豫東淮河北岸一帶為淮西。據上文可知此釋義不夠準确,它籠統地涵蓋了隋唐之前的所有情況,另外,它也沒有指出淮西在此後涵義與範圍的變化。其它地名詞典多有這一問題存在,不一一列舉。不過,此釋義所指之淮西地域範圍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宋書·武帝本紀》載:

(永初三年)二月丁醜,诏曰:豫州南臨江浒,北接河、洛,……淮西諸郡,可立為豫州;自淮以東,為南豫州。

又《宋書·南豫州志》:

宋武帝欲開拓河南,綏定豫土,……永初三年(422年),分淮東為南豫州,治曆陽;淮西為豫州。……時自淮以西,悉沒寇矣。……爰自泰始甫失淮西,複于淮東分立兩豫。

關于泰始年間劉宋所失淮西之地,胡三省有注:豫州淮西,汝南、新蔡、谯、梁、陳、南頓、颍川、汝陰諸郡也。諸郡皆在“今皖北、豫東淮河北岸一帶”,也就是在淮河中上遊以北流域。韓樹峰對此做過基本的梳理。此時淮西專指淮河以北之豫州,不包括淮河南邊的南豫州。

由以上可知,雖然都是淮河(水)之西的簡稱、都在淮河以北流域,但是淮西在秦漢時期所指的區域與南北朝時期是不同的。

到了唐代中期,不僅淮西所指的區域範圍再次發生了變動,而且淮西二字的地名内涵也出現了變化,并且後者的變化能夠直接影響到前者的變動。

自行即位靈武的唐肅宗為阻擋安史叛軍南下江淮,并圖扼“有窺江左之心”的永王磷,于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在淮南、河南兩道的基礎上分别設立了淮南節度使和淮南西道節度使。淮南西道節度使簡稱淮西節度使或淮西鎮,也可徑稱淮西。不過,此淮西與唐之前的淮西名實皆不相符。此淮西是地方行政建制淮南西道的簡稱,并且是轄有明确州縣範圍的行政區劃;唐之前的淮西則是傳統地理方位文化所指“淮河之西”的簡稱,而且其區域範圍并不具體限定。

“唐代無論是分道還是劃州,都力圖使之與自然地理區域相适應”,但“唐後期方鎮的分劃,已出現與山川形便原則不相對應的情況”。地域範圍轄有淮河南北兩岸州縣的淮西鎮正是此變化趨勢在唐代的産物。淮西鎮設立之初,其管轄區域就突破了“淮河之西”的自然地理區域限制。至德元載十二月,淮西初領汝南(蔡州)、荥陽(鄭州)、颍川(許州)、弋陽(光州)、義陽(申州)五郡,治颍川郡。蔡州、鄭州、許州皆在淮河以北,屬于傳統意義上的淮西之地,而申州、光州則處于淮河之南,不屬于此前所謂“淮西之地”。自此,淮西就成為了地方行政區域和自然地理區域的結合體。與此同時,淮西的别稱淮右也演變為特指這一地區的區域稱謂,這表明自然地理名詞的淮西已與行政區劃名詞的淮西完全結合。貞元初年,李希烈逆亂失敗,德宗曾下《誅李希烈原宥淮西将吏诏》,其中有言:

其将士等,或本屬平盧,或久鎮淮右,素推忠義,累著勳庸。

韓愈、柳宗元等人所作文中更是多見以淮右代指淮西,試舉二例。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

淮右殘孽,尚守巢窟,環寇之師,殆且十萬,嗔目語難。

柳宗元《獻平淮夷雅表一首》:

臣伏見陛下自即位以來,平夏州,夷劍南,取江東,定河北。今又發自天衷,克翦淮右,而《大雅》不作,臣誠不佞,然不勝憤懑。

以上數例所言之淮右皆是指在德宗朝正式走上割據之路的淮西鎮。

中唐時期,受戰争形勢和政治局勢的影響,淮西所轄區域變化複雜,除上述五州(郡)外,壽州、安州、沔州、蕲州、黃州、陳州、颍州、汴州、曹州、宋州、泗州、唐州、随州、汝州、仙州、毫州等地也曾一度隸屬淮西,其中壽、安、沔、蕲、黃、随等州皆在淮河中上遊以南流域。安史之亂後,地處淮河上遊南北兩岸的蔡、申、光三州逐漸發展為淮西的核心區域。李希烈、吳少誠等人正是以此區域為依托實行割據統治達三十餘載,與中央爆發了數次大規模軍事戰争。受其影響,淮西風俗呈現出十分顯著的犷戾尚武特征。《舊唐書·吳少誠傳》:

申、蔡之始,人劫于希烈、少誠之虐法,而忘其所歸。數十年之後,長者衰喪,而壯者安于毒暴而恬于搏噬。……是以蔡人有老死不聞天子恩宥者,故堅為賊用。地雖中州,人心過于夷貊,乃至搜閱天下豪銳,三年而後屈者,彼非将才而力備,蓋勢驅性習,不知教義之所緻也。

無怪乎杜牧一針見血地指出憲宗曆時三年才将淮西割據平定的真正原因:“是以其人味為寇之腴,見為寇之利,風俗益固,氣焰已成,自以為天下之兵莫我與敵。父子相勉,僅于兩世,根深源闊,取之固難。”

在十幾路大軍的四面圍攻之下,唐憲宗終于在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将淮西割據平定,并于次年五月撤銷淮西節度使建制,将蔡州并入忠武節度使、申州并入鄂嶽觀察使、光州并入淮南節度使。雖然建制被取消,但淮西之名在這一地區繼續得到沿用。如《新唐書·秦宗權傳》:

秦宗權,蔡州上蔡人,為許牙将。(黃)巢涉淮,節度使薛能遣宗權苋兵淮西,而許軍亂,殺能。

宗權忿,過鄭,焚郛舍,驅民入淮西,全忠遂有鄭、許、河陽、東都。

又如《舊五代史》:

成汭,淮西人。……唐僖宗朝,為蔡州軍校,……

符道昭,淮西人。性強敏,有武略,秦宗權用為心膂,使監督諸軍。

由此可見,在晚唐時期,淮西所指地域并沒有因其節度使建制的取消而發生改變。這主要是因為蔡州等地的地域性不安分因素——淮西風俗得到了延續。《唐代墓志彙編續集》載:

蔡地富而人強,有兵而無節。"當吳少誠時,平不知天子之威,師不奉朝廷之制。……元濟誅,始裂其地而破其号,故人心猶未知禮。軍雖散而多藏刃于私家,農雖耕而少安業于垅畝。往往群聚望軍門以噓戲,歎旌旃之不見,竊語念亂,負氣而驕。故前為郡者皆罹以過時而莫能絕其萌。

犷戾尚武的淮西風俗直接為唐末活躍于此的王仙芝、黃巢叛亂勢力和秦宗權割據勢力提供了動亂的溫床。這一地區俨然已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社會文化系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一階段的淮西又具有了鮮明的人文地理内涵。因此,淮西在中晚唐同時兼備了自然地理、行政區劃和人文地理的三重含義。

故而可以說,有唐一代,淮西在地理意義上有了轉折性的變化。首先,它由一個自然地理區域的泛稱變為一個有特定管轄範圍的地方行政區劃名稱;其次,它突破了“淮河(水)之西”的地理限制,其範圍擴展到了淮河以南;最後,中晚唐時期,具有特定内涵的淮西地域文化在淮河上遊南北兩岸流域已經形成。

行政區劃設置理念的變化對淮西地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唐宋時期“道”、“路”區劃理念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其中最突出的變化是由唐道的“山川形便”演變為宋路的“土地形勢”。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真宗分天下為十五路,蔡州、申州(信陽軍)屬京西路;光州屬淮南路。六十五年後,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建制的淮西再次登上曆史舞台,不過此時淮西地名及其所轄範圍與唐代相比又有了新的内容。

宋代的淮西一詞多是于熙甯五年(1072年)所設立之淮南西路的簡稱,也稱淮西路。淮西路在設立之初治壽州,轄有廬、蕲、和、舒、濠、光、黃七州和六安、無為兩軍。這七州、兩軍都在江淮之間西部,與唐代淮西鎮相比,它已徹底歸于淮河以南。唐、宋淮西行政區劃地域的變化也使淮西的自然地理區域意義發生了改變。如同江西在秦漢三國時期主要指今安徽北部,而今日專指之江西省一樣,淮西地理範圍也由淮河以北部分區域變為江淮之間偏西的區域。這一變化趨勢在兩宋得到确立,南宋前後期的“淮西兵變”(1137年)和“淮西之戰”(1273—1275年)的發生地都在這一地區。平定南宋之初,蒙元一度設立十一宣慰司來取代南宋的十一路,淮西道宣慰司就是其中之一。淮西道宣慰司治廬州,其所轄範圍與南宋淮西路大緻相當。元人陳師凱撰《書蔡氏傳旁通》有言:廬江北有所謂巢湖,今湖在淮西無為州。大德三年(1299年),淮西道宣慰司廢罷,所轄區域直隸河南省。自此,以淮西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名稱的曆史也宣告結束。與此同時,淮西作為地理名詞回到了中唐以前的狀态,隻不過兩者所指區域範圍正好相對,中唐以前所指的是淮河以北的部分區域,而元明時期則主要是指淮河中遊的部分區域,恰好與傳統的淮東地區左右相對。

元末明初,最有影響力的一支地方政治軍事勢力集團無疑是以“淮右布衣”朱元璋為首的淮西集團(又稱淮右集團、淮右勳貴等)。此集團之主要成員如徐達(鐘離人)、湯和(鐘離人)、吳良和吳祯兄弟(定遠人)、鄭遇春(濠州人)、李善長(定遠人)、常遇春(懷遠人)、胡惟庸(定遠人)、陶安(當塗人)、胡大海(泗州人)等等皆是出自濠州及其州縣,主要分布于淮河中遊平原地區。因而可言,這一時期的淮西并沒有脫離自元代來形成的區域範圍。清人齊召南考證《春秋左傳注疏》有言:

楚人禦吳以江故,用舟師;吳人擾楚以淮故,用車戰。吳自徐伐巢,淮西也,入州來,淮北也。吳楚争淮自此始。

巢即巢國,在今安徽巢湖地區,屬于元明以來的淮西地區。元代以後,淮西地理範圍變動較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自元廢淮西道宣慰司後,曆代沒有再使用與淮西密切相近的行政區劃名稱;二是曆代行政區劃原則之一的“犬牙相人”在元明清三代得到了堅決的實施,淮河兩岸地域被組合為一個高級政區。淮西因而徹底失去了成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名稱的機會。

綜上所述,淮西地名及其所指的區域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并非一成不變,唐代則是其發生轉折性變化的時期。中唐之前,淮西是地理概念“淮河(水)之西”的簡稱;中唐之後則是行政區劃淮南西道、淮南西路等的簡稱。同樣在中唐之前,淮西所指區域都在淮河之北,具體所指在不同時期也有所不同;安史之亂後,受行政區劃的影響,其所指區域呈向淮河以南遷移的趨勢,兩宋以後又沿淮逐漸東移,最終集中在今皖北東部的淮河中遊平原地區。唐後期,特别是宋代以來,專制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對地方行政區劃逐漸棄用“山川形便”而主要采用“犬牙相人”原則,淮西地名行政建制意義的出現及其最終消失無疑都與之密切相關。

END

濱淮所有地名(淮西地名考釋)2

文章作者:楊文春

文章來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選稿:周辰

編輯:郝志堅

校對:劉優華

審訂:羅舒平

責任編輯:鄒怡思

濱淮所有地名(淮西地名考釋)3

“番禺”地名含義蠡測

論“邯鄲”字形及地名的演變

18 至 19 世紀初西人的南海測繪與黃岩島地名演變

上海“鈎玉弄’’地名由來考——語言學和曆史學角度的考察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