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李白和杜甫兩人詩風迥異,李白詩風豪邁奔放,灑脫浪漫,脫口而出就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杜甫詩風憂國憂民,樸實沉重,不時吟出"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兩人不僅是之交好友,年齡更隻相差了十一歲,是什麼導緻兩人詩風如此不同?
1。時代
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國立強盛,諸多藩國前來敬奉,李白詩風受盛唐影響,豪邁奔放,而杜甫生于唐朝由盛轉衰之時,經曆過安史之亂,唐朝政治腐敗之時,一生颠沛流離,詩風難免憂國憂民
2。際遇
李白從小就是令人矚目的天才,五歲讀書,十五歲已被當地名流認可,此後仗劍遠遊,曾得皇帝賞識,賜金千兩。而杜甫一生空有憂國憂民的才情,有“緻君堯舜上,但是民風淳”的理想,卻不被統治者重用,所著詩歌在生前也不被世人熱捧
3。金錢與關系
李白妻子是宰相之女,又年少成名,得皇帝賞識,金錢方面從無憂慮,因此能吟出“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脍炙人口的詩歌,而杜甫一生窮困潦倒,“八月秋高風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不但如此,他的小兒子在一次饑荒中餓死。
4。個人愛好
李白不僅愛好詩歌,并且熱衷于劍術,師承唐朝劍術第一人,李白本人劍術被成為“唐朝第二”,因此詩風也受此影響,豪邁奔放。
如果說李白是天上的流火,那麼杜甫就是人間的隕星,在此緻敬二位偉大的詩人
關注我,分享更多文學,謝謝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