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問什麼家務最累人,我會回答:地面清潔第一名。
家裡衣服大多是機洗,碗筷清潔也不會太耗時。地面的清潔不僅面積最大,而且還最耗費體力。
茶幾和沙發底下堆積的灰塵,廚房地面難清潔的油漬,随處掉落的毛發……要想把這些都徹底清理幹淨,花費一個小時都算快的了,大掃除估計要兩三個小時......
于是乎,很多年輕人把掃地機器人當成了救星,非常希望它把自己從繁瑣的家務中解救出來!但是也免不了有所顧慮,一般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基于這兩點困擾,今天給大家細細解析一下,選購掃地機器人主要看哪些指标?
——
01
掃的幹不幹淨
看吸力和清潔配件
掃地機器人的清潔能力,基本上取決于掃地機器人的吸力大小和它的清潔工具配備。
一般來講,吸力越大吸塵的能力就會越強。但吸力越強的機器,一般噪音問題就越明顯,和消耗的電力也越快,待機時間就比較有限。對于噪音問題,部分産品也有了減輕的解決方案,就是加了消音棉。
掃地機器人是日常大面積重複清掃的工具,主要目标是灰塵、毛發、小顆粒等較輕污染物,一般 1000pa ~2000pa 的吸力就能滿足日常清掃需求,也有些掃地機器人是多檔調節的,根據需要調整吸力大小,那也是比較實用的。
現在多數掃地機器人都是掃拖一體的設計。前面把灰塵掃了,後面直接就拖幹淨了,二次清潔效果更好。
把這兩者都配齊的掃地機器人,用起來會更輕松高效。
——
02
省不省心
看它的智能水平
掃地機器人夠不夠聰明,主要就是看它的路徑規劃與避障能力,這兩者決定了機器人能否高效地清潔到家裡的每個角落。
這兩方面性能,主要取決于機器人的避障系統和導航系統。
掃地機器人使用的各類傳感器決定了它的避障能力,比如防碰撞傳感器,大緻有這麼幾類:微動開關是碰撞後觸發回避;紅外和超聲可以探測前方物體,但精确度不高;攝像頭視覺光和結構光探測技術,相對比較精準。
以及機器越障能力,一般由它的驅動系統和傳感器組合決定。比如各屋門下的密封條或者地毯等。可越障的高度通常越大越好,簡單來說:1cm 合格,2cm 優秀,2cm 以上就很出色了。
還有機身的薄厚度也是特點之一,導航系統一般會有個凸起的模塊,但市面上有内置激光導航的,就讓機身更薄,對于較矮的床底、沙發底可以自由出入,這也是一大優勢。
對掃地機器人智能水平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它的導航系統。導航系統通常和導航傳感器是協同工作的,用來給室内區域建圖或者建模,再通過算法規劃出即将清掃路線。
從市面表現來看,目前一般使用較多的有以下兩種導航系統:
➊ 視覺導航
視覺導航以攝像頭為主要工具,通過位置的不斷移動,時時捕捉空間内的有效特征點。比對、匹配位置坐标,測算出相對環境内的坐标,進行定位和地圖構建。
這類導航相比碰撞式更為先進可靠,但同時也對算法優化、芯片處理能力提出挑戰,不同品牌間的技術差異比較大。
➋ 激光導航
激光導航分為 LDS 激光導航和 dTof 激光導航,它們通過發射激光來探測周圍環境,在移動運行過程中完成對整個空間的模型建立。
LDS 是目前市場大部分掃地機器人采用的導航技術,所謂 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就是激光雷達,通過一個凸起的掃描器高速旋轉發射激光,以觸及障礙物反射回來的時間判斷物體距離,從而确定位置實現定位。
LDS 激光導航建模較視覺導航更精确、路徑規劃更合理。因為技術成熟,所以通常性價比較高,是适合大多數家庭的選擇。
但該種方式也仍有提升空間,因為 LDS 激光頭更偏向于生成類似 2D 的平面圖,對于室内地上的小物件如玩具、電源線等雜物避障識别度不足。
這兒就要提到 dTof 激光導航了,dTof (direct time-of-flight,即直接飛行時間)是 LDS 的進階版。它通過直接發射光脈沖來監測物體,相較激光雷達能更精确判斷周圍物體的位置,高頻重複這一過程,就能繪制出物體的 3D 形态。
應用在掃地機器人上,dTof 可以更精準的規劃路線與避障,可以說是高端産品才會匹配的系統。
——
03
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
可以看是否有這些加分項
➊ APP 功能齊不齊全。能不能遠程操控或是預約清掃?隻想清潔某一區域怎麼辦?什麼時候要更換耗材?這些問題都需要 APP 來回答,功能越強大,機器自然越好用。
➋ 掃吸拖一體。即在掃地吸塵的基礎上再加入拖地功能,帶來更好的地面清潔效果。
➌ 自動集塵功能。這也是升級項體驗,可以自動收集掃地機器人清掃後的垃圾,減少人工傾倒次數。
你還欣賞掃地機器人的哪些功能?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哦~既然來了,就點點關注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