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2 15:14:02

2019年春節後,按照我國傳統天幹地支的輪回為“己亥”年,按照生肖排序為“豬”年。豬作為六畜之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有關豬的成語和故事數不勝數,值此豬年來臨之際,讓我們多維度、多角度地觀察“豬”的方方面面,以此賀歲,期盼來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生物之“豬”

豬屬脊椎動物、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獠牙較野豬短。是六畜,即馬、牛、羊、豬、狗、雞之一。通常以耳大,頭長,鼻直,腰背窄為主要形體特征。毛發較粗硬,根據品種不同,分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等。出生後5—12個月可交配,妊娠期約為4個月。平均壽命20年。

生肖之“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中國早在商代已用十天幹、十二地支記日。據湖北省雲夢睡虎地和甘肅省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清圓明園十二生肖豬首

圓明園是清朝在北京建成的著名皇家園林。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十二生肖銅像以水報時,俗稱“水力鐘”,聞名世界。獸首由郎世甯設計。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生肖像會同時湧射,設計極為精巧,蔚為奇觀。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2013年,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回歸中國,其中龍首目前在台灣保存完好,不過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清圓明園十二生肖豬首,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豬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内蘊精光,曆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該器物代表了當時我國中西合璧的最高超的設計和技藝。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1

青銅疊豬紋飾件(鄂爾多斯博物館藏)

“鄂爾多斯青銅器”,主要指發現于鄂爾多斯高原及其鄰近地區,時代相當于春秋至西漢時期,考古遺存中的青銅或金銀制品,因以鄂爾多斯地區分布最集中、發現數量最多、最具特征而得名。它是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民族遊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是匈奴及其前身為代表的中國早期遊牧民族的物質遺存,其文化内涵豐富、特征鮮明、延續時間長、分布地域廣。鄂爾多斯青銅器具有便于攜帶、以大量動物造型為裝飾題材等顯著的自身特色。端詳這件青銅疊豬紋飾件,豬的形象生動,飾件上,豬嘴突出、眼睛圓睜、鬃毛豎立、尾巴高翹、身體龐大。一豬之上又疊壓一豬,雙為多,疊豬暗示豬的數量多之意。上部有環狀鈕,為穿繩吊墜或綴于衣服之用。這件器物描繪生動、器形實用,是鄂爾多斯青銅器中的典型器物,現藏于鄂爾多斯博物館。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2

商代青銅豬尊

世界史前時代大緻可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在我國,青銅時代大緻對應夏、商、周時期。青銅是銅與錫、鉛、砷等物質的合金,因顔色呈青灰色,所以稱為青銅。青銅具有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适宜鑄造、金屬光澤持久等優點。用青銅制作而成的器物就是青銅器,青銅器形狀獨特、顔色豔麗、經久耐用、極富收藏價值。這件商代青銅豬尊口中兩側獠牙突出,屬于一隻野公豬,兼有一些家豬的特點;豬背設帶蓋橢圓形口,為酒的出入口;尊蓋上綴鳳鳥,肘部飾夔龍紋,豬身飾麟甲紋。前後肘部有橫穿的管孔,可以穿系繩索,供人擡舉。該器物為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惟一以野豬形象作為整體造型的器物。尊為酒器,是一種商代的大型祭祀禮器,“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禮器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作用有避邪,溝通人與神之間的媒介和娛神等多種說法。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3

唐彩繪豬首生肖俑(鄂爾多斯博物館藏)

中國早在商代已用十天幹、十二地支記日,漢代把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稱“十二生肖”,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其後,生肖與人的命相結合,逐漸神秘化。至南北朝時,民間始用生肖俑随葬,以壓勝避邪。到唐代,銅鏡、金銀器及墓碑上常有十二生肖形象,墓葬中出土的生肖俑較多。唐代的生肖俑多為陶質,胎質多為灰陶、紅陶,亦有青瓷制品。

這件唐彩繪豬首生肖俑,通體紅陶白釉彩繪,為立姿人身豬頭狀,豬嘴突出、豬鼻高挑、雙眼微閉、耳朵豎起、脖子粗壯,身穿衽服,雙臂相交于胸前。該器是一件典型的唐代生肖俑,現藏于鄂爾多斯博物館。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4

紅山文化玉豬龍

紅山文化,是1956年命名的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發源于内蒙古中東部至東北西部一帶。紅山文化的年代經碳14測定為距今6000—5000年前。玉文化是古代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玉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都是我國典型的玉文化。紅山玉雕工藝水平較高,為磨制加工而成,玉器有豬龍、玉龜、玉鳥、獸形玉、箍形器、棒形玉、勾雲形玉佩等。據統計,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

紅山文化玉豬龍,體蜷如環、肥頭大耳、圓眼有皺、口露獠牙,頭尾之間的缺口未完全斷開,頭部有一圓形鑽口,穿繩後,佩作耳墜。該豬龍通體抛光,渾厚圓滑、線條流暢、造型生動,是紅山文化同類玉器中形體較龐大、形制最規則的一件。可見在當時,豬即是龍,紅山玉豬龍的發現,不僅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5

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

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為夾炭黑陶;器表打磨光亮,長邊兩側各陰刻一豬;豬的腹部運用了陰刻雙圈和草葉紋等紋樣;豬鼻突出,反映了河姆渡文化時期,野豬剛剛被人類馴化為家豬所遺留的原始特征。陶缽是當時的日常使用器皿,為飲食器。該器物是我國最早的以豬為描繪内容的文物,為研究家豬的馴養史提供了寶貴的物證,彌足珍貴。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6

元黑陶豬(鄂爾多斯博物館藏)

黑陶,誕生于中國新石器時代,為古老的中國制陶技藝。在龍山文化中最為著名,故 “龍山文化”又稱為“黑陶文化”。黑陶按質地可分為泥質黑陶、夾砂黑陶和細泥黑陶。

這件元黑陶豬,為泥質黑陶,色澤黑亮。整體呈蹲卧狀,豬嘴突出、豬唇略翻、鼻孔粗大,眼睛圓睜、炯炯有神,耳朵寬大耷拉下來,鬃毛斜豎,肚皮鼓起,四肢粗壯。整件陶豬神态安詳、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陶豬精品,現藏于鄂爾多斯博物館。

和豬年有關的祝福(網絡祝年豬年話)7

虎豕咬鬥紋金牌飾(鄂爾多斯博物館藏)

有史以來,黃金就是一般等價物和世界貨币,擁有黃金可與其他所有物品交換,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金器是鄂爾多斯青銅器中的一個重要類别。這件虎豕咬鬥紋金牌飾,整體略呈長方形,周邊飾一周繩索紋,主體圖案為淺浮雕的猛虎與野豬纏繞咬鬥的場面,猛虎在下,張口狠狠咬住野豬的後大腿,後肢翻轉朝天蹬踏野豬;野豬在上,死死咬住猛虎的一條後肢,奮力反抗,雙方厮殺得難解難分。背面有紐,并有粗麻布印痕。共有兩件,大小一緻,飾牌的背面邊緣處,分别刻有“一斤五兩四朱少半”與“一斤二兩廿朱少半”“故寺豕虎三”的字樣,其刻字作風和衡制單位受秦國的影響較大,應為戰國時代秦國所鑄;是草原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王朝進行交往和貿易的例證。該牌飾中運用的翻轉動物紋在西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中國北方和新疆地區都有發現,這種藝術題材很可能源于阿爾泰地區,是當時歐亞草原青銅文化中盛行的典型技法。該器物成為青銅時代草原絲綢之路上南北貿易交往和東西文化技術交流的集大成者,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于鄂爾多斯博物館。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作者:甄自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