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這樣一句話:“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說白了,大家都會把獨來獨往和優秀聯系在一起,認為獨行俠,是很了不起的人。
事實上,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有處世的技巧、人脈關系。人幫人,才能成為人上人。單憑一己之力,是難以幹成大事的。
獨來獨往,不是“優秀”的代名詞。從現實生活來看,人都有表現欲,也有群居性,隻有以下幾種情況,才不得不獨行。
02
第一,人生落魄的人,難免會被人瞧不起。
《警世通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明朝天順年間,有一個官家弟子馬德稱。父親為官時,他備受歡迎,貴門公子都喜歡和他推杯換盞。其中,黃勝、顧祥最要好,黃勝還把妹妹許配給他。
馬德稱的父親免去官職之後,家财迅速敗光。因此,他失去了靠山,昔日的好友,一哄而散。
他去投親靠友,黃勝閉門謝客,說:“再休相見了。”
後來,馬德隻身一人去了京都,在古廟栖身。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人心如何,可見一斑。
一個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沒有辦法請人吃飯。如果别人請客吃飯,也隻是靠在最差的位置上,還要看人臉色;更糟糕的是,出門的時候,連像樣的衣服也沒有,自慚形穢。
走到哪裡,都顯得寒酸,都要别人施舍,自然就會被孤立。如果想要改變局面,隻能等自己東山再起。在此之前,都是獨來獨往的樣子。
03
第二,非常自卑的人,不敢和群體打交道。
通常來說,一個自卑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很低,認為自己的家庭、外表、學識都比别人更差,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自信心。久而久之,他的眼裡,隻有自己的短處。
一直為自己挑毛病,那就沒有辦法突出自己的優點了,久而久之,他就變成了“醜小鴨”。
在飯局上,大家推杯換盞,好不熱鬧,但是總有一兩個人,顯得格格不入,默默地端起碗吃飯,并且提前離席;在大家讨論問題的時候,總有人不發言,實在要發言,都會紅着臉,憋老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當一個人自卑的時間長了,就沒有辦法合群了,即便是家人,也會視他為“空氣”一般。
我的一個表弟,任何時候,都是低着頭,長輩問話的時候,聲音比螞蟻還小。親戚聚會的時候,他就躲在一旁。長輩們常常說:“這個人,長大了,也沒有出息。”
因為被長輩說了幾句,他就更自卑了,連聚會也不參加了。獨行的征兆,逐步體現。
04
第三,坐地不起的人,外人都不願意幫助。
有一種人,爛泥巴糊不上牆。
人與人交往,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如果幫忙幾次,都沒有看到效果,自然會放棄。
比方說,一個做生意很厲害的人,想辦法從南方運水果去北方賣,他找了自己的弟弟作為合夥人。弟弟很懶惰,常常誤事,還說:“這個哥哥,專門安排一些爛事給我做。”
哥哥很無奈,為了把生意做好,不得不離開弟弟,另找高人。
事情辦不好,廢話一大堆,怎麼拉都 不動。這種類型的人,言行舉止,令人心寒。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進步,而不是被人拉着,還一步一步拉下水。遇到坐地不起的人,隻能遠離。因此,坐地不起的人就被孤立了,連一雙溫暖的手,也看不到。
05
第四,習慣獨處的人,人生的成敗,都是自己扛着。
古人說:“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于此中得大機趣。”
一個人在夜裡,安安靜靜地坐着,審視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後就會知道,如何取舍。放下了傷心的、煩惱的、糾纏不清的東西,精神就會愉悅起來。
獨處的人,不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而是掌握了改變心态、調整人生方向的方法。也許,他還處于半坡、剛剛開始的狀态。
比方說,一個想要開店的男人,他走到街上去觀察,為了不引起别人的嘲諷,他一直在不動聲色。因此,有一段時間,他是獨來獨往的。隻有他真正開始開店的時候,才會主動接觸外人,招攬顧客等。
人,主要還是靠自己。學會獨處,就是靠自己的一種形式,而不是故意做出低調的樣子。
06
《菜根譚》裡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魚,生活在渾濁的水裡,而不是純淨的水裡;人,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群體裡,而不是一間封閉的屋子裡。
真正的君子,很多時候,會顯得庸俗,有包容别人的雅量,避免自己陷入孤獨的狀态。
作為高高在上的君王,如果聽不到群衆的聲音,他的決策就會有偏差,甚至被群衆反擊;一個上司,做事武斷,就會失去威嚴,甚至因此失去位置;一個普通人,不融入群體,就會失去機遇;一個孩子,如果長期被人排斥,就會失去朋友,成長的路,異常艱難。
獨來獨往,是一種心态,而不是長期的生活狀态。
人是需要朋友的,隻是志同道合的人很少,因此不得不獨行。
人生就像一輛公交車,每一個站台,有人要上來,也有人要下去。你堅持到終點站,還有司機陪伴你,車窗外,還有高樓和燈火。
要懂得,最好的社交,就是:不刻意逢迎,不随波逐流,聚散随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