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說當時開的車因為前排車窗膜顔色很深很擋視線,就想跟大家說說這個現象,看大家的評論以及私信還是有很多人詢問我到底貼不貼膜,怎麼選擇玻璃膜。正好,我作為汽車後市場從業者多年,既是商家又是車主,對于汽車玻璃膜有很多心得想跟大家分享,所以決定今天就以文章的形式好好聊聊汽車玻璃貼膜那點事。
汽車作為一個可以高速移動交通工具,不同于一般商品,所以與車相關的任何産品我們都應該遵守一個原則,就是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我首先先表态,非常不推薦在前風擋、後風擋以及前排兩側車窗貼深色膜,我下面詳細的跟大家闡明我為什麼不推薦。
長話短說,一般人對于汽車玻璃膜的态度有以下三種,買車一定要貼膜的、怕貼膜影響視線或者覺得貼膜沒用堅決不貼膜的、以及猶豫不決不知道貼不貼或者該如何選擇膜的。
第一種想要貼膜的人又可以分為四類
1, 認為買了新車就得貼膜,貼膜是新車到手後的例行裝飾項目,不管有沒有用,需不需要,反正我得有,貼就對了。這一類其實就是慣性思維,别人、親戚、朋友、車友買車都貼膜了所以我也覺得應該貼膜。
2, 不想讓别人看見車内人員,想通過貼深色膜提高所謂隐私性,以及在治安方面尋求安全保障的。這一類隐私的問題我會在後面細聊。
3, 防曬需求,防止曬傷,曬黑以及希望通過貼玻璃膜可以提高自己車輛的舒适程度,在夏季沒那麼熱的。防曬的問題我同樣會在後文中解釋幾個認知誤區。
4, 外觀需求,也就是想通過貼膜讓車更好看,通過貼深色膜的方式讓車窗減少外部的反光并且降低透光率看不見車内,使車窗形成一個整體變為外觀方面的一個單一配色,提高車輛顔值的。白顔色的車和淺色的車的占多數。
對于堅決不貼膜的人,無論是出于安全性還是覺得不怕曬,反正就是不貼,這一類人不在咱們這一次的讨論範疇就不細說了。最後還有一種拿不準是否貼玻璃膜的,我相信看完本文就會找到答案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想貼玻璃膜的人他們真正有實用性需求的隻有兩點,就是隐私需求與防曬需求,這也确實是汽車玻璃膜的兩個最大作用。
先說隐私,很多人不希望别人從車外看見自己,尤其是一些女性駕駛者認為這很重要,怕因為壞人看見自己獨自駕車而被盯上受到侵害,但是我想說的是一般的此類案件并不是随機的,也就是說不法分子通常不會因為僅從車外看見一個單身女性駕駛者而起歹心然後決定犯罪的,反而像事先踩點觀察,尾随車主到自己車上再做案,以及在特定場所蹲點無差别對待男女老少的案件占絕大多數,所以咱們廣大女性駕駛者真正要做到的應該主動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挑選停車的位置場所和注意觀察是否有人尾随,在燈光暗人少的地方比如車庫要保持警惕性,才是避免此類案件發生的根本。而且别忘了,貼深色玻璃膜别人看不見你,同時你也看不見外面,不容易發現車外的情況無法第一時間做出保護自己的措施也同樣不安全。咱們再換一個角度說,如果已經在車内發生意外或者其他狀況,車外的人因為較深的車窗膜無法看見車内的情況,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幫你報警幫你脫離危險,深色車膜是不是反而幫倒忙了呢?
接着說另外一種,很多人想通過貼深色玻璃膜避免停車後被歹人砸車窗盜取車内物品,其實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人家盯上你的車内物品不管你貼不貼膜都會偷,用強光手電照樣可以看見車内情況,而且因為有膜,反而可能會勾起一部分竊賊的好奇心理,更想知道車内放了什麼。所以,車内不放任何貴重物品,現金,停車不放在偏遠的地方才是王道,貼膜真的決定不了什麼,無法降低被砸窗盜竊的幾率。
其實現在很多汽車原廠就帶有隐私玻璃,但是你會發現,前排兩側窗戶無一例外都沒有配備這一配置,這當然是有道理的,原因很簡單,行駛安全。深色的玻璃或者玻璃膜會影響視線,影響安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
首先,影響觀察後視鏡,這時候有些人就要說了,可以切角啊!确實,就以我居住的北京來說,如果前側車窗有膜不切角是無法通過驗車的。但是貼膜時切角會引發另外一個問題,每個駕駛者的身材駕駛位置坐姿都是不同的,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标準,同時,因為駕駛員與兩側車窗的距離不一樣,觀察兩邊後視鏡的視角也不同,所以實際要想切角部分同時完全露出左右兩邊反光鏡的話兩側車窗膜的切角面積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駕駛員側玻璃,想要看完整後視鏡需要切的面積很大,而這卻讓很多人不能接受,一是不好看,二是兩邊不對稱,所以一般店面默認的切角方式都是兩側車窗面積差不多,盡可能多的保留貼膜的面積,很多客人心理預期的也大多是這個樣子。
可以看見反光鏡被深色玻璃膜擋住了一半,反光鏡被強行分成了明暗兩個區域,不僅視線會受到影響,當你觀察反光鏡時,你的眼睛需要反複的聚焦在明與暗兩塊區域,造成瞳孔的不适與疲勞。
這時候有人繼續要說了,我能接受切角面積大這回沒事了吧?别忘了,前排側窗的作用可不是僅僅看反光鏡,它還承擔着讓駕駛者觀察汽車兩側情況的作用,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特意還用這輛車在晚上拍了幾張對比照片,一看照片就明白了
這是一個燈光照明良好的路口,第一張圖是關閉車窗後看外面的樣子,下圖為實際的樣子,對比已經很明顯了,而且因為手機相機感光度的問題,實際看起來比照片還要暗不少。可以明顯的看出貼膜的車窗對于視線的影響,同時還會引發另一個問題,駕駛員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通過無色的前風擋觀察前方情況的,當夜晚行車時,因為很多燈光的緣故,駕駛員會面對很多來自前方的照射光,側面的光線反而會少很多,再加上很深的玻璃膜,駕駛員的視線從前方突然轉到側面時瞳孔無法快速适應驟然變暗的光線,讓側窗黑上加黑。
什麼?你說上面兩張照片也沒啥啊,來來來,咱們繼續往下看。
這兩張對比圖是在小區内光線相對沒那麼充足的地方拍的,兩張照片确實在同一個地點,第二張照片也是因為手機感光度的問題實際看起來還要暗一些。但是第一張照片就非常真實了,照片看什麼樣親眼看就是什麼樣,真的就是這麼誇張,可以說什麼都看不見,這可是還有燈光而且就在路燈底下,要是再暗點……算了,也不用再暗了,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這要是如圖中正好需要左轉的話側面的任何情況是完全未知的,要知道不是所有交通參與者都是有燈光的、自行車、行人、部分電動自行車、甚至一些忘開車燈的汽車都是沒有燈光的,這還沒說那些停放的汽車以及公共設施,在夜晚有燈光的交通參與者都未必能第一時間發現,何況沒有燈光?圖一這種情況下碰到他們你說危險不危險?這裡還要說回隐私問題,無論怎麼說,車主被犯罪分子侵害以及被砸窗盜竊畢竟是偶發事件,但是車我們可是每天都開,隻要行駛在路上貼這種深色膜時時刻刻都有安全隐患,相比于偶發的治安案件,從概率上來說哪個比重更大哪個更危險?
再來說說另外一種情況,晚上倒車入庫,同樣,上圖下圖對比明顯,可以看到左邊整條街道已經完全看不見了,這個上面說過咱就過了,對于這種情況下想通過後視鏡觀察車身側面以及車後的情況是無比的艱難,我的頭擺來擺去的怎麼也找不到車位的具體位置,當我把車窗打開後,感覺整個世界都清晰明亮了。這深色的玻璃膜不僅不安全,還無為的增加了剮蹭磕碰的幾率。浪費錢财,誤我青春!
如果開着這樣的車遇到上述情況看不見怎麼辦?隻能打開車窗,夏天還好,冬天可就比較難受了,迎面吹寒風的滋味可想而知,舒适性大大降低,然而舒适性恰恰是很多人選擇貼玻璃膜的重要原因,也就是防曬需求。我先抛出結論,玻璃膜是否隔熱,與膜的顔色沒有直接關系。我們說的陽光主要是來自太陽所有頻道的電磁輻射,其中的兩種外線我們是無法肉眼看見的,也就是讓我們曬傷曬黑的紫外線以及讓我們感到熱的紅外線,我們肉眼能見的可見光所帶來的熱量其實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想通過增加膜顔色的深度來加強隔熱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能夠擋掉的最多也就部分可見光的那點熱量。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很多車型原廠的玻璃不是完全無色透明的,通常都會有非常淡的淺綠色,這種玻璃已經可以把絕大多數使咱們曬黑的紫外線隔絕掉了,并不需要很深的顔色,不過是否有這種玻璃還是要分不同的廠家不同的車型。除了紫外線我們還想隔熱真正要面對的是什麼?肉眼不可見的紅外線,這才是熱量的主要來源,所以玻璃膜顔色的深淺與隔絕紅外線的能力強弱沒有直接關系。
一般隻要是正規大品牌的玻璃膜,任何價位的膜對于紫外線的隔絕都是很好的,對于汽車玻璃膜廠家來說既保留透光率又隔絕紅外線才是真正的難點,所以往往僅有最貴那個檔次的膜才能做到既能很好的隔絕紅外線又能保證良好的透光率。
上面兩圖中貼的膜是一款透光率極好隔熱率極高的玻璃膜,我們做過實驗,隔熱能力可以說非常驚人,為了避嫌具體品牌我就不說了。隻看第二張圖的話我如果不說貼過膜是不是都看不出來?所以,車膜是否隔熱跟顔色也半毛錢關系沒有。如果貼這種膜我不反對,因為完全不影響視線影響安全,但這種膜最大的問題是價格高,很貴。這種膜比一般的膜稍厚,且硬,所以這種膜的施工難度比一般膜高一些,成品率低一些,無論是材料本身的成本還是施工水平的成本,以及材料損耗的成本都會高,貴一些其實是正常的。還有個問題就是部分ETC機的信号會被阻隔,需要在ETC機相應位置的膜上挖個小孔。
到目前為止,至少以我的從業經曆來看以當前的技術,如果想花個幾百塊就能貼到又隔熱透光率又好又防紫外線的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世間真的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搞不好弄個劣質膜就真的有的哭了。留之無用,撕之可惜,還不如不貼,省錢省事。
其實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于汽車玻璃或玻璃膜的透光率都是有明确的法規規定的,目的也同樣是為了在各方面保證安全。所以在當地很少或者根本看不到貼深色玻璃膜的車輛,可是在咱們國家,大家可以上街仔細觀察下,貼深色玻璃膜車的比例還是非常高的。也正因如此,我上文講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汽車玻璃膜對于行車安全的影響,喚起大家了解并且重視這一現象。
其實車内任何非原廠物品我們在選擇它們的時候腦子裡要思考的第一要素一定要是這個東西是否會影響我的行車安全,有沒有用都要往後放,玻璃膜也同樣如此,既然要貼,我們就貼能夠保證透光率的好膜,要不然就不貼,不能把隐私與防曬寄希望于一張僅僅是顔色很深的汽車玻璃膜。畢竟,行車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