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用肺呼吸空氣的魚

用肺呼吸空氣的魚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2 03:15:49

用肺呼吸空氣的魚(用肺呼吸的魚)1

會澤滇雙翼魚生态複原圖。羅彥超 馬萌繪 羅彥超供圖

提起魚,人們的第一印象是它們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但是有一類非常特殊的魚,它們不僅能用鰓呼吸,還能通過類似于肺的魚鳔直接呼吸空氣,因而得名“肺魚”。

肺魚起源于4.2億年前的早泥盆世早期,随後快速分化,其多樣性在晚泥盆世達到了頂峰。但在泥盆紀以後,肺魚的多樣性和演化速率逐漸降低,現在僅剩下三個屬:非洲肺魚、南美肺魚和澳洲肺魚。

不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團隊最近有了一項新發現,他們在“古魚王國”雲南曲靖的會澤縣發現一件肺魚新屬種化石,距今約3.9億年,命名為“會澤滇雙翼魚”。

會澤滇雙翼魚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9種泥盆紀肺魚,同時也是曲靖“古魚王國”的又一新成員。這項古生物研究的重要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系統古生物學》在線發表。

因為一系列重要魚類化石的發現,雲南曲靖被稱之為“古魚王國”。産自雲南曲靖早泥盆世的奇異魚被認為是最原始的肺魚;而楊氏魚與包括奇異魚在内的所有肺魚構成“姊妹群”。兩者的發現為研究肺魚類的起源與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20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對奇異魚和楊氏魚的研究也改變了肉鳍魚類的傳統分類體系,在國際上引發了關于肉鳍魚類系統發育關系的激烈争論。

“肺魚也是一種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記錄在整個地史時期都有較好的保存,肺魚身體結構的變化連續地展現出它們從海洋到陸地淡水環境的适應過程。因此,肺魚的研究也有相當重要的地層學意義。”朱敏說。

如今,會澤滇雙翼魚的發現,則讓“古魚王國”的肺魚演化鍊條得以進一步延伸。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生羅彥超解釋說,同其他魚類相比,肺魚與包括我們人類在内的四足動物有着更近的親緣關系,二者構成“姊妹群”。早在早泥盆世,我們的祖先便與這個親戚“分道揚镳”了。約3.6億年前,四足動物演化出肺并征服陸地,而肺魚則繼續生活在水中,以另一種方式擺脫了水的束縛。

“憑借能夠直接在空氣中呼吸的特殊技能,肺魚可以擺脫水的束縛,在旱季時鑽入泥土,将自己包裹在分泌物形成的繭中存活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待雨季來臨時再回到水中暢遊。”羅彥超說。

新發現的會澤滇雙翼魚的屬名“滇雙翼魚”,取自雲南省的古稱“滇”與肺魚類常用屬名後綴“雙翼魚”,種名則用化石的發現地——會澤命名。會澤滇雙翼魚的正型标本為一件頭部标本,保存有近乎完整的顱頂甲、齒闆、犁骨、副蝶骨與部分腦顱。

研究人員借助高精度CT設備與三維複原技術,建立了化石标本的内部感覺管系統與骨片結構的三維模型,并進行了詳細的形态學研究與系統學分析。

“肺魚的齒闆是由内翼骨與前關節骨特化形成的,是肺魚的标志性結構,在肺魚的分類學和系統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羅彥超說。

2006年,古生物研究國際同行曾根據肺魚齒闆牙齒以及齒質是否存在重吸收作用将齒闆分為4類,而會澤滇雙翼魚的齒闆與這4種已發現的類型均不同,代表了一種全新的齒闆類型。

“這種特殊的構造,使得其上下颌隻能進行較松散的咬合,因此,會澤滇雙翼魚可能無法像其他肺魚那樣取食質地堅硬的帶殼食物。”羅彥超說,會澤滇雙翼魚可能采用吸食等方式取食水生軟體動物甚至其他的魚類,胃口偏“軟”。

一般來說,為了消除齒闆研磨獵物造成的損耗,肺魚擁有一套獨特的将舊齒“回收利用”的機制:随着肺魚的生長,齒闆上的舊齒因重吸收作用和磨損而消逝,而新齒則在齒闆邊緣生長出來。

朱敏說,此次研究不僅填補了會澤地區泥盆紀魚類化石記錄的空白,這一肺魚新屬種的發現也為厘清早期肺魚系統發育關系提供了新的材料,為認識泥盆紀肉鳍魚類的早期演化與輻射“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