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會議如何更高效?無論大企業、小企業,開會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對某些中層負責人來說,每個月開會甚至超過了自身工作時間的60%,很多人因此吃不上午飯,晚飯也是推遲或者湊合,胃病、腰椎間盤突出、失眠、甚至痔瘡等成為會議常客們的标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公司的會議如何更高效?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無論大企業、小企業,開會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對某些中層負責人來說,每個月開會甚至超過了自身工作時間的60%,很多人因此吃不上午飯,晚飯也是推遲或者湊合,胃病、腰椎間盤突出、失眠、甚至痔瘡等成為會議常客們的标配。
真的需要如此頻繁、廣泛、正式、團結的開會嗎?怎樣提升開會的效率?以下的觀點希望能挽救一些企業人的身體健康:
第一,企業一般有哪些會議?
那就數不勝數了。可以按企業和部門性質、層級分,可以按日常和非常分,可以按内部、外部分,按線上、線下分,無論怎麼分,大緻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分析讨論會:業務讨論、技術讨論、市場方案讨論、定價策略讨論、考評方案讨論、競争對手讨論等。這類會的發起人是企業負責人、部門負責人或專項工作負責人。
第二類是工作例會:周會、月年度預算會、晨會、交接班會、月度計劃會、季度例會、辦公會、績效考評會、經營業績分析會、年度總結會等。這類會的發起人是各層級的負責人。
第三類是内部彙報會:工程項目彙報會、專項工作彙報會、部門彙報會、資金報告會、人事彙報會等。這類會的發起人是專項工作或工程負責人。
第四類是内外部之間彙報會:政府部門參觀彙報會、專家評估會、品牌溝通會、設計方案彙報會、行政處罰彙報會等。這類會的發起人是政府事務或公關部門、營銷部門、項目管理部門或企業辦公室等。
第五類是專項工作會:選品會、審計溝通會、盤點準備會、日常促銷計劃會、季節性商戶調整會、專項投資會、采購評估會、應收賬款專項讨論會、降成本工作會、信息系統改進專項會、政府項目預備會等。這類會的發起人一般為專項工作的主管負責人。
第六類是應急會議:事故讨論會、危機公關策略會、資金調度會、應急救災會等。這類會的發起人是相關應急管理部門或對外部門負責人。
第七類是跨部門協調會議:如零售企業的營采溝通會、人事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招聘計劃會、财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賬期管理會、法務部門召集相關部門的訴訟準備會、采購物流溝通會、貿易和生産部門溝通會等。這類會議發起人是相關部門任一方或上級負責人。
第八類、第九類......
眼花缭亂的會議,是不是成為你工作的主題了,是不是覺得生命在于會議了?
第二,怎樣減少開會的次數?
其實,對于小企業來說,上述大部分會議都不用開,也許一通電話讨論,茶歇時間、中午進餐時溝通,樓道簡單聊聊就能減少70%以上的會議。
對于中大型企業來說,即使上述會議都存在,甚至都必須開,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原定參會人員也應該且必須縮減一半以上的時間或數量,否則這真的不是一個有效率的企業。
那麼,怎樣減少開會的次數和頻率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先檢讨:
1、會議的必要性如何?會議是否能通過直接或小範圍溝通就解決,除了重要專項研讨會、法定例會、應急會議和外部彙報會以外的各類會議,理論上都可以如此檢讨;
2、開會人的必要性如何?大家都來參會,是否有意義,如果不相幹的部門和人是否可以不來,如果層級不夠或層級太高的人是否有必要參會,如果相關部門來一個負責人和一個具體執行人是否可以,如果參會部門隻要回去傳達就能保證效果的是否就不用來一堆人陪會,如果可以形成決議和會議紀要,不用參與争論和觀摩的部門和參會者是否就不要露面了?這些都是會議組織者必須事先考慮和溝通的問題,相信這樣檢讨後,部分拟參會人員就不用浪費時間來陪同了;
3、會前可形成一緻意見的還需要召集會議嗎?如果會前兩個或多個部門負責人能夠簡單碰出原則,或者發起人能夠事先書面充分溝通各負責人形成統一或妥協,那還有必要再上會嗎?
4、如果需要老闆出面的會議,是否檢讨一下讓老闆來學習、讓老闆當裁判還是要當老闆面突出表現,以便讓老闆高興高興?因為,老闆參加的會議一般是老闆做總結或鼓勵,其實還是大家互相在讨論和彙報,但這種彙報一般時間長,部門負責人或主管副總還需要輪流表态,依次發言,太耽誤時間了。如果讓老闆出面表示重視,那就請老闆提前或最後來一下;如果需要彙報老闆不熟悉的東西,那就需要老闆全程在會(例如企業組織變革和信息系統變革方面的讨論和學習);如果幾個部門領導能自己溝通的,就不用老闆來了。
筆者在不同企業開會,發現隻要老闆在的會議,除了老闆點名的發言者外,其餘幾十人正襟危坐,假裝認真記錄,等老闆出門接電話,或者轉場參會去了,馬上就歡聲笑語,輕松散會了。——這是一本正經演戲呢?
5、對頭腦風暴型的讨論會、研讨會,能否先進行分專題讨論,分小組讨論,不用從一開始就全體會議,這樣既能發揮各自的積極性,也能避免多人同時聽單聲道。
第三,怎樣提高會議效率?
許多會議真沒有效率,有的會八成以上的時間是垃圾時間,真佩服那些開會專業戶和做領導的,真能熬。
但我們是企業,不能一直在浪費時間開會,對如何提高開會效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這裡有如下拙見供企業人參考:
1、會前準備是會議效率的基礎
會前一定要充分溝通:會前不溝通,上會再吵架;會前不溝通,上會就冷場;會前不溝通,上會亂放炮;會前不溝通,上會ABC。如果會議發起人能夠在會前通過口頭、書面形式征求參會意見,了解各自觀點,傳遞會議主題,針對性準備會議議程、就能在會議中集中議題,盡快消除分歧,形成一緻。會前充分溝通能減少五成以上的會議時間。
會前一定要充分準備文件:需要收集意見的會議資料一定要提前發,提前征求意見,提前了解動向,提前修改到位。如果上會後才去讨論數據對不對,錯别字多不多,那簡直是浪費生命。
會前的器材和通信一定要檢查到位:絕不能讓所有參會人等着設備調試,聲音調試,幻燈調試,燈光調試,文件拷貝傳遞等,這樣搞兩次老闆就會要你走人了。
2、會議和報告形式一定要提前通知
到底是用統一模闆的PPT,還是用WORD文案,還是其他文件或提要,這些都需要提前通知到位,避免五花八門。還有兩個建議,如果能在小會議室的,就不用在大會議室;如果能用書面打印幾頁紙的,就不要用投影PPT;如果需要充分彙報的,參會者必須充分聽講的,就最好不要給參會者打印一大本正式文本,否則他根本不聽你講什麼。
3、會議一定要有引導和控場
如果開放讨論,又沒有人控場,大家閑扯半天還是兩天,那就看各位精力了。因此,會議召集人一定要請會議主持人控場,或者提前溝通現場領導控場。
在零售企業時,我的一位老闆最喜歡開營采溝通會,這樣他可以挑動群衆鬥群衆,讓這兩邊互相挑毛病,但總體上,他本人把握節奏很好,大家争而不破,臉紅脖子粗但會後照樣喝酒聊天,這是他的高明之處。
然後我學習了他的經驗,在組織信息系統實施商讨論時,引導雙方負責人充分表現,然後互相舉例說明對方的不如意,幾輪下來,我們從外行變成半個内行,從價格小白變成價格談判高手。
但這種控場不能多了。在一家高科技企業時,老闆喜歡從頭到尾控場表态,導緻隻要他出面的會議,大家都每一段話後轉頭看他的顔色,或者等他評說,結果會議就成為一半人向他的表态加上他對這一半人的評價,另一半人坐在後面成了雕塑造型。
4、會議一定要形成紀要并落實
每次會議不是工作,而是為了安排工作、協調工作、促進工作的信息溝通會,不能因開會而開會,開會的決議和建議應該盡快安排形成紀要并落實到部門、人,限定時間完成,并且下次會議一定要檢查、檢讨,而非飄過。
企業的會議如果不能形成最終結果或落實到位,這場會議從準備到執行都是無效時間,也浪費了衆人的精力和企業的成本。
企業需要鼓勵那些不開會就能将工作推動并完成的人,企業需要控制那些動不動就上會的事項和人員,企業需要淘汰那些開會不落實、将會議當作上班打卡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