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中國最早興辦私學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
1、孔子的背包--準是書(輸)
2、孔子的硯台--心太黑
3、孔子念書--咬文嚼字
4、孔雀耍撣帚--出計不出面
5、孔雀的尾巴--翹得太高了
6、孔方兄進廟問一一錢能通神
7、孔子背書箱-裡面大有文章
8、孔子打哈欠-一口書生氣
9、孔子出門-三思而行
10、孔子講學-之乎者也
11、孔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12、孔子門前講《論語》-不自量力
13、孔子教《三字經》-大材小用
14、孔子遊列國-淨是禮
15、孔子吃粥--心裡沒數
16、孔子拿笤帚――斯文掃地
17、孔子放屁――文氣沖天
18、孔子當教授--古為今用
19、孔子的褡裢--書呆(袋)子
20、孔子的墳--久慕(墓)
21、孔子穿西裝――不土不洋
22、孔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23、孔子面前講《孝經》--假斯文
24、孔子偷錢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25、孔子遊列國--盡是理(禮)
26、孔子的徒弟――閑人
27、孔子拜師--不恥下問
28、孔子搬家--盡輸(書)
29、孔子唱戲--出口成章
30、孔子拜師-不恥下問
31、孔子嘴巴-出口成章
32、孔子搬家--淨是書(輸)
33、孔子的背包--準是書(輸)
34、孔子的褡裢--兩頭輸(書);書呆(袋)子
35、孔子的弟子--閑(賢)人
36、孔子的手巾--包輸(書)
37、孔子的箱子--淨輸(書)
38、孔子的硯台--黑心
39、孔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0、孔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雙全
41、孔子喝鹵水--明白人辦糊塗事
42、孔子講學--之乎者也
43、孔子門前賣《論語》--自不量力;不自量
44、孔子面前講《孝經》--假斯文;冒充斯文
45、孔子念書--咬文嚼字
46、孔子遊列國--盡是禮
47、孔子教《三字經》--埋沒人才
48、孔子面前講《論語》--忘了自個兒姓名
49、孔子打哈欠--(滿口書生氣)
50、孔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51、孔子出門--(三思而行)
52、孔子講學--(之乎者也)
53、孔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54、孔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
55、孔子教《三字經》--(埋沒人材)
56、孔子遊列國---盡是理(禮)
57、孔子卵脬(音抛)--文謅謅。
58、鄉下人不識孔子--讀書老爺(獨輸老爺)
59、孔子肚皮--書櫥(舒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