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無土養殖泥鳅池的建造

無土養殖泥鳅池的建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4 22:10:47

無土養殖泥鳅池的建造?  前期準備,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無土養殖泥鳅池的建造?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無土養殖泥鳅池的建造(泥鳅無土養殖技術)1

無土養殖泥鳅池的建造

 泥鳅無土養殖的優點是由于鳅魚在細砂中栖息,出售時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養出來的泥鳅好,養殖密度也比泥中養殖的泥鳅提高四倍。在混泥土制成的水池中,春季孵化的泥鳅,年底時大的個體可以長到15~16厘米。下面将淺談泥鳅無土養殖技術。

 

 前期準備

  1. 養殖池與魚巢設計

  養殖池為閑置的養鼈池,硬化水泥池結構,養殖池規格為長15米、寬10米、深1.0米。養殖前對進水口、出水口進行簡單改進,将進水口移至池壁上方,并在進水口處接一直徑為6~7厘米的PVC塑料管,使進水管向養殖池中間延伸約40厘米,同時在池底排水口上安裝網罩,防止泥鳅逃跑。

  人工魚巢用廢舊的自行車外胎,将收集的廢舊自行車外胎洗淨,用30~4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後,以20~30度角傾斜均勻擺放在池底,擺放密度為5隻/㎡。廢舊自行車外胎作為魚巢,柔軟性強,遮光性能好,雖然輕便但可以自然沉于水中,可為泥鳅提供隐蔽性的栖息場所,是比較理想的人工魚巢   2. 鳅種來源與放養

  (1) 鳅種苗放養

  種苗放養前10天,養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漿後立即全池均勻潑灑消毒。3天後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遊生物,使鳅種在下塘後就可攝食到一些天然餌料生物。

  種苗放養時間為5月17日,放苗時對暫養的野生鳅苗進行最後挑選,操作方法是,在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鹽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鹽水中浸泡4~5分鐘,傷病的泥鳅苗會劇烈蹦跳,體質差的泥鳅苗會發生昏迷、軟弱無力,淘汰這類個體,将在鹽水中正常活動的泥鳅苗進行放養,通過食鹽浸選法共放養泥鳅種96 千克,放養密度為80尾/㎡。

  (2) 種來源

  泥鳅苗種為2009年3-5月收購的野生種苗,購買野生泥鳅苗時,盡量選擇人工誘捕的苗種,要求規格整齊、健壯活潑、無病無傷、無畸形,體色以桔黃色或青灰色為佳。野生種苗的挑選方法為:将泥鳅苗放入塑料盆中,加入半盆水,用手按一定的方向螺旋式劃動,形成漩渦,體質差的泥鳅苗在漩渦的中間,體質好的泥鳅苗逆水能力強,在盆的邊沿,去除中間的泥鳅苗,将邊沿的泥鳅苗留做種苗,種苗規格大小為6~10克/尾,體長5~8厘米。

  泥鳅養殖池中嬌豔的水葫蘆花

  A、多孔木塊或混凝土塊  大小、厚度、間距同多孔塑料泡沫,隻是重疊後鋪排在水中,從底往上排。

  B 、水質 由于泥鳅無土養殖整個生長時期全部在水中,要求水質肥爽清新,不要有異味異色。夏天生長旺季,且氣溫較高,要經常加注新水。如果有微流水不斷流動更好。

  C、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蘆等),漂浮在水面,為泥鳅遮陽隐蔽,夏熱時節不僅可以吸收強紫外線對泥鳅的直接照射,還可調節水溫;水草根系發達,不僅給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場所,而且還可淨化水質,改善飼養泥鳅池内的整個生态環境。水草覆蓋面積占水面的 2 / 3 左右。

  因此,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進行泥鳅的無土養殖,特别是大規模養殖時,對泥鳅的生産過程易管理,易操作,管理适當。其泥鳅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無土健康飼養泥鳅技術

  1、孔木塊或混凝土塊

  大小、厚度、間距同多孔塑料泡沫,隻是重疊後埔排在水中,從底往上排。

  2、孔塑料泡沫

  每隔5~7厘米鑽直徑2厘米左右的孔數個,每塊塑料泡沫大小不定,厚度以15~20厘米為宜,重疊為立體,加以固定。讓其浮在水面以下,不露出水面。

  3、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蘆等),漂浮在水面,為泥鳅遮陽隐蔽,夏熱時節不僅可以吸收強紫外線對泥鳅的直接照射,還可以調節水溫;水草根系發達,不僅給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的場所,而且還可以淨化水質,改善飼養池内整個生态環境,水草覆蓋面積占水面的2/3左右,

  湖南農學院曾谷初等曾做過泥鳅飼養池隐蔽物設置模式試驗,在飼養容器中進行了放泥土15~20厘米、多層木闆架、水草隐蔽物和無隐蔽物對照組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情況的隐蔽物條件,對泥鳅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喲較明顯的影響,其中一用水草作為隐蔽物的養殖效果最佳:最高成活率為泥土的1.07倍,為多層木架的1.14倍,為無隐蔽物的1.46 倍;最高增重倍數也是水草的最高,為泥土的1.10倍,為多層木闆架的1.37倍,為無隐蔽物的1.42倍:最高産量還是水草的最高,為泥土的1.33 倍,為多層木闆架的1.45被,為五隐蔽物的4倍;

  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進行泥鳅的無土養殖,特别是大規模養殖時,對泥鳅的生産過程易管理,易操作,泥鳅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也将有很大的提高。

  4、養管理

  無論是無土養殖的哪種方式,其管理都要注意如下事項。 (1)水質 由于無土養殖泥鳅整個生長時期全部在水中,要求水質肥爽清新,不要有異味、異色、夏天生長旺季,且氣溫較高,要經常加注新 水,如果有微流水不斷流入更好。 (2)投飼施肥  投飼施肥的種類、數量、方法,詳見後面的泥鳅成魚的日常管理内容。

  無土培水養殖泥鳅技術

  近年來,由于稻田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沼澤地等天然水域的開發,捕撈強度的加大等原因,導緻泥鳅的天然資源逐年減少,野生泥鳅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随着國内外市場需求量不斷上升,各地紛紛開展了泥鳅的人工養殖。但由于泥鳅栖息在池塘、稻田的底泥中,無法進行網捕,人工捕撈十分困難,捕撈工作強度大,捕撈率低,影響養殖産量和養殖經濟效益,嚴重制約了泥鳅人工養殖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泥鳅無土培水養殖試驗,為推動泥鳅的科學養殖提供參考。

  (1)催産親魚選擇。待水溫達22℃左右時,挑選腹部膨大飽滿,柔軟有彈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輪廓,用手撫摸腹部肋骨明顯,體質健狀無病無傷的雌魚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魚用于催産。

  (2)催産藥物及使用方法。催産劑種類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A2、。單獨使用劑量為:HCG5IU/g~10IU/g,LHRH~A20.01μg/g~0.02μg/g;混合使用劑量為DOM0.003mg/g~0.005mg/g+LHRH~A20.005μg/g。雄魚減半。注射方法則采用一次注射,催産劑用0.9%生理鹽水稀釋,現配現用,藥液量按每尾0.2mL配制。注射部位為背部肌肉,針與魚體成45度角,進針深度0.3cm~0.4cm,注射後将親魚放入網箱中。

  二.産卵設施的準備

  産卵用40目篩網制做産卵箱,規格根據生産規模而定。箱底平鋪棕榈皮魚巢。将已催産的親魚按雌雄1∶1.2~1∶1.5放入箱中。産卵時要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一般催産效應時間在11~13小時,産卵可持續7~8小時。

  三.孵化

  可利用孵化缸、環道、網箱等工具孵化。0.4立方米水體的孵化缸可放卵粒60~100萬粒,環道每立方水體可放卵80~100萬粒,網箱充氣每立方水體可放卵20萬粒左右。孵化時最适宜水溫是20℃~28℃,破膜時間在30~35小時。孵化期間要加強管理,經常刷洗過濾篩網,防止跑苗。根據魚苗發育情況調整水流和充氣量,在破膜的第三天可取出魚巢,投喂餌料,如輪蟲、蛋黃等,投喂三天後即可轉入仔魚培育階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