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國内地第一個迪士尼主題遊樂園正式開門營業,
小十君還沒去玩過,
人山人海實在是恐怖極了!
小十君我還是在家看迪士尼的電影來紀念童年吧。
還記得小時候坐在電視前看《獅子王》,
被刀疤害死木法沙的畫面吓得哇哇大哭。
前兩年在微博上看見一張圖,
有人拍到了兩隻外形酷似彭彭和丁滿的動物走在一起的畫面,
感覺心裡暖暖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
彭彭的原型是非洲疣豬,
丁滿的原型是狐獴,
今兒小十君就給大家介紹一部以狐獴為主角而創作的紀錄片:
《蒙哥》
狐獴(俗稱貓鼬),頭尾長42-60厘米,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體形粗笨。四肢短,後足具5趾,趾間有蹼;尾長而圓,約為體長的2/3,上被小鱗片及稀疏的毛。背部毛色黑褐,雜以黃色毛尖,絨毛為深咖啡色;尾兩色,上面棕黑色,尾基部和下部為淡黃色。
這個片子記錄了狐獴寶寶科洛的成長史,
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
BBC鏡頭中的科洛長這樣:
家裡這一窩崽子算他一共有六隻,
爸媽平常要外出捕食,
照顧弟弟妹妹的擔子就落在了科洛的哥哥身上。
哥哥隻比科洛大一歲,
但在危機四伏的非洲草原上,
這一年的經驗足夠當個大人了。
哥哥站在科洛旁邊像一座塔一樣高大。
(其實也就30公分長啦 ^3^)
鏡頭下的哥哥是個溫柔又偉大的兄長,
既要當保姆,還要保護弟弟妹妹的周全。
科洛“獴小鬼大”,非常調皮,
被“美食”百足蟲引誘到長頸鹿的蹄子下差點沒命,
挑釁松鼠,
連路過的老人都不放過,
但其實自己也就是個弱不禁風的小寶寶,
科洛和哥哥的互動真是讓人羨慕,
(哎呀我摔倒了要哥哥親親才能起來)
(撲倒你嘤嘤嘤)
小十君在看片的時候被這一家子萌的不行,
(摸頭殺)
(我的尾巴嘎嘣脆~雞肉味~)
(四隻毛茸茸)
可惜在草原上不能以賣萌為生,
年幼無知總是會褪去的。
草原上每一刻都上演着弱肉強食。
先是眼鏡蛇的入侵,
再是旱季高溫的摧殘,
缺少食物,氣溫驟升,
科洛一家都累得上演了“狐獴癱”。
在一次猛雕對科洛一家的發起的攻擊中,
哥哥為了保護科洛,犧牲了自己……
被猛雕抓走了……
失去一個一直寵你的人是什麼感覺?
甚至……那個人的離去是因為你犯下了不可彌補的錯誤……
哥哥甚至都沒能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長大……
科洛啊,别難過了……
你也要慢慢學着長大了。
草原上一切資源都是要拼盡生命去争取的,
有一天又來了一群狐獴要和科洛一家争搶地盤,
科洛的媽媽在打鬥中一條腿受傷,
還沒完全長大的科洛在混戰中迷了路,
離家越來越遠。
這是他第一個晚上離開他的大家庭,
科洛你要帶着哥哥的愛、繼承哥哥的勇敢快快長大呐!!
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嗎?
各位自己去看吧!
(友情提醒,準備紙巾)
片子裡除了“小丁滿”,
也出現了“彭彭”和“辛巴”的鏡頭!
(畫面中央小科洛從熟睡的獅子旁跑過)
能看見他們同框,真是美好啊!
除此之外,非洲卡拉哈裡沙漠在鏡頭下也美得不一般,
随便截一張圖都能拿去做桌面。
全片一貫暖黃色的色調,
既是非洲大地的主題色,
同時也渲染了科洛一家溫暖的情感維系。
還記得前段時間上映的《我們誕生在中國》嗎?
雪豹“達娃”的“演員”被證實有14個或者更多,
對于中國觀衆來說,
這種帶劇情的“自然紀錄片”可能還很陌生。
是的,《蒙哥》也必然有一些人為因素在幹擾觀衆理性的判斷力,
但是回顧童年時光,
我們那時坐在電視機前難道不知道動畫片都是虛構的嗎?
即便現在我還是願意相信這些給成年人看的童話故事,
因為有童心,所以還是會被這些情感所牽動。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ID:dsfysweixin
微信搜索關注:第十放映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