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4:39:11

對于每一位養烏龜的寵主,都有一個新手期,畢竟無師自通的天才還是少數。在養龜過程中,也多有過不同層面的糾結。例如養什麼品種的烏龜好?養龜要不要上過濾器?喂烏龜吃什麼好?應該給烏龜選擇哪種方法冬眠?等等之類的問題,幾乎都曾伴随過每一位養龜人。近日有網友向鸫龜先生咨詢,他買的兩三斤的巴西龜如何冬眠問題。他說這是第一次養龜,所以選了一隻大龜,因為他覺得“買隻大的應該比小的好養活”。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1

普遍認為大龜比小龜好養

關于養烏龜到底應該從龜苗(小龜)開始養好,還是從大龜開始養好,也是養龜新人糾結的一個典型問題,包括曾經的鸫龜先生。大家普遍認為,龜苗(小龜)過于脆弱,不适合新手飼養,而多推薦養大龜,認為它們抗病能力強,不容易養死。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種說法,還是值得商榷的。鸫龜先生養龜的這十多年間,既養死過大龜,也養死過龜苗(小龜)。通過系統梳理總結,發現關鍵還是要把握烏龜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其實龜苗比大龜更好養。否則,兩者可能都不好養。今天我們就來探讨下,養龜到底是養龜苗好,還是大龜好的問題,為新手朋友們養龜提供參考。

一、龜苗、亞成龜和成年龜

烏龜的一生,從破殼而出開始算起,要經曆稚龜(龜苗)、幼龜(亞成龜)和成龜(成年龜)等幾個不同階段。關于各階段的劃分,目前并沒有公認的标準,常見的有按體重、背甲大小、年齡等進行劃分。但每一種劃分方法,都有局限之處,例如按體重和背甲大小,不同龜種或同一龜種的不同飼養方法,其實并不相同。以草龜和花龜為例,草龜生長緩慢,花龜生長速度快,都是當年的龜苗,花龜背甲可能大于草龜兩三圈。如按體重或背甲大小,花龜可能會被劃分為亞成龜,但它們都屬于龜苗。同時,在相同的時間内,溫室龜和自然養法的烏龜,體重和背甲大小也各不相同,溫室龜生長速度更快。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2

相對來說,按年齡大小來區分,更為合理些。一般認為頭一兩年的烏龜,都可以認為是龜苗;龜苗成長四五年以後,逐漸發育性成熟,長成大龜(即成年龜);介于二者之間的,是亞成龜(幼龜)。為了論述方便,下文将兩年内的烏龜,均視為龜苗(小龜),三年及以上的烏龜都視為大龜(即包含亞成龜和成龜)。将亞成龜和成龜都視為大龜的原因,是因為這兩者,體格上都比龜苗大,特點和飼養方法也基本一樣。

二、既難養又好養的矛盾體——龜苗

龜苗是剛出殼不久的當年和第二年的烏龜,就如人類的嬰兒期。飼養一隻龜苗,将它慢慢養大,相信是許多養龜人夢寐以求的事情。這是因為,與大龜相比,一方面龜苗更嬌小有靈氣,惹人憐愛;另一方面,自小開始養,與主人的互動性更強,從小養大也更有成就感。然而,龜苗又不是随随便便能養的,正是由于它過于嬌小,動辄出現死亡。感冒、腐皮腐甲、肺炎、腸炎,這些烏龜常見的疾病,都有可能要了龜苗的命。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3

龜苗嬌小,抗病力不強

龜苗難養,容易死亡,幾乎成為養龜人的共識。當然,這也非常好理解,畢竟是剛出殼不久的新生命,身體各方面機能并沒有發育完善,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缺乏必要的抵抗力,非常容易生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統也在逐漸成長過程中,一旦生病,很難治療,病死的幾率很大。從這方面來看,龜苗确實是難養的。

鸫龜先生在多年前,曾經不止一次養死過龜苗。當時每次買兩三隻龜苗,采用的都是“淺水過背”養法,水深在2-5厘米左右。那時也是小白一個,不敢去嘗試深水位養龜苗。因為網上的各位養龜“高手”都說了,水深了會淹死龜苗,千萬不能深水養。實踐證明,高手就是高手,你不服不行,淺水養确實沒有出現淹死的情況。然而,躲過了淹死,卻無法躲過感冒死、腐皮腐甲死、腸炎死、肺炎死、白眼病死……,總有一款死法在那裡等着龜苗。在一次次出現死亡以後,鸫龜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這都是各位養龜“大神”推薦的養法啊,為何龜苗這麼容易出現死亡呢?

後來牙一咬、心一橫,索性換了一種思路,直接用10-15厘米以上的深水養龜苗。反正淺水也是各種病死,那就索性讓深水淹死吧,死的快,還節省了買藥的錢和治療的精力。當時真的是奔着深水大規模淹死去的,所以一次性買了10隻龜苗,心中想的是,總不能全都淹死了吧,廣種薄收,能給我剩下兩隻就成。沒曾想,奇怪的事情出現了,龜苗不僅沒有淹死,竟然連感冒、腐皮腐甲、腸炎等這些常見的龜苗疾病也都不見了。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4

大水體養龜苗,環境穩定,不容易生病

那麼這樣一種由淺水到深水的轉變,區别到底在哪裡呢?其實也簡單,那就是養龜的環境穩定了。龜苗作為新生命,确實有脆弱的一面,環境不穩定,變化過大,就容易生病(當然大龜也是一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問題,溫度和水質:

(1)龜苗非常容易因溫差大而生病。我們都知道,水體對氣溫具有緩沖作用,在氣溫突變時,水溫可以維持相對的穩定。但這種緩沖和水體大小直接相關,水體越大,緩沖作用越好。容器相同的情況下,水越淺,水體越小,溫度越不容易穩定,經常忽冷忽熱。龜苗會因此而感冒,治療不及時,很容易發展為肺炎,直至死掉。同時龜苗腸道機能也較差,溫差大,也容易造成龜苗患上腸炎等疾病,造成死亡。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5

龜苗淺水飼養容易因溫差大而生病

(2)龜苗非常容易因水質惡化而生病。水體具有自淨能力,進入水體的污染物,會通過物理吸附與沉降、化學與生物反應等方式,從水中移除或轉化,維持水質穩定,降低污染物的危害。但這種能力同樣與水體大小有關,水體越大,自淨能力越強,水質越容易穩定。淺水養,因為水體小,自淨能力差,水質非常容易變壞,帶來龜苗生病。腐皮腐甲、白眼病等問題,與水質惡化都有一定關系(另一常見的原因是環境突變帶來的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龜苗确實脆弱,容易生病。但生病的原因,主要是包括溫度和水質等方面的環境不夠穩定所緻。隻要穩定了飼養環境,龜苗就不容易生病。同時,由于龜苗剛出生不久,并沒有建立對環境的依賴性,對它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因此對新環境的适應能力更好,可塑性更強,不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龜苗又是容易飼養的,關鍵就是要保持水質和溫度的穩定。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6

龜苗脆弱但對環境适應能力好,穩定環境容易養

龜苗就是這樣一個矛盾體,既難養又好養,就看飼養方法是否得當。無論是采用“淺水過背”,還是深水來養,都推薦以大水體來飼養龜苗,養龜容器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加深水位;水位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更換為大容器。從鸫龜先生的經曆看,大水體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龜苗也很容易養。

  • 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龜苗脆弱但對環境适應性好,隻要保持水質和溫度穩定,非常好養。
三、看似強壯而好養的弱者——大龜

相對于體弱的龜苗,大龜普遍被認為好養。從體力和抗病能力方面來看,确實如此。同樣的病症,放在大龜身上,抗的時間久些,而龜苗可能很快就死掉。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從環境的适應能力上看,大龜隻是看起來強壯,實際還不如龜苗容易适應新環境,有些疾病大龜易發,而龜苗卻不容易出現。

大龜由于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至少生活了三年及以上時間,多數已經建立了對既往生活環境的依賴性,其習性打上了深深的舊環境的烙印。當大龜被我們購買來,換了一個全新環境以後,非常容易因為環境不适而發生應激反應,帶來相應的應激病變。我們常說的應激反應,是指烏龜在受到各種環境突變因素刺激時(如溫差、水質變化等),所出現的非特異性全身反應,典型而常見的就是腐皮腐甲,部分烏龜也會出現拒食,甚至腸炎等病變。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7

大龜對舊環境已經建立依賴性,換環境容易應激反應

造成應激反應的原因,是因為烏龜對穩定的環境依賴性強,當環境變化過大時,就可能會因不适應,而發生應激。當應激反應發生時,烏龜會将全身大部分能量,通過血液輸送到四肢的肌肉組織,用以逃離這個陌生的環境。我們剛買回家的烏龜,總是不停的爬,以及喜歡越獄,就是典型的應激。這種不均衡的能量分配,會導緻流入其他身體組織,如肺、胃、腸等器官的血液減少。由于營養物質和氧氣等,是通過血液輸送的,這些器官來血量的減少,會造成缺血、缺氧,進而引發器官損傷和病變。

如果環境一直無法穩定,總是變來變去,那麼應激反應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烏龜身體各器官損害進一步加強。更為嚴峻的是,應激反應會抑制免疫系統,造成免疫能力低下。細菌、真菌或病毒等緻病微生物會趁虛而入,烏龜更容易生病。因此,環境變化越劇烈,應激反應就越強,持續的時間也越長,烏龜越容易生病或死亡。

從環境适應性這個角度看,雖然大龜看似身體強壯,實際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很弱,比龜苗更容易發生應激反應,帶來一系列的病變。這個時候,同樣需要及時穩定環境(水質和溫度),以使烏龜更快适應新的環境,及時結束應激反應。

大龜當中,還有一類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溫室龜。這種烏龜基本就是在溫室中,被催起來的,短時間内就可長得很大,但體質很弱。如果作為肉食龜,問題倒是不大。但是作為寵物龜飼養的話,非常容易發生應激反應,相同環境下,其病死率要比龜苗更大。

和龜苗一樣,對于大龜,同樣推薦以大水體來養,靜養避免打擾,以保證溫度和水質的穩定,減少應激反應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進而減少大龜病亡率。

  • 一句話總結就是:大龜看似強壯,但對環境依賴性強,新環境下容易應激反應,處理不當,并不比龜苗好養。
四、結語

龜苗由于剛出生不久,就如人類的嬰兒期,一切都是新的。雖然身體發育并不完善,較為嬌弱,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力較低,易生病。但龜苗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很強,不容易出現應激反應。隻要能保證飼養環境的穩定,不大起大落的話,龜苗是很好養的。無論是喜歡“淺水過背”,還是深水養龜,都推薦大水體來養龜苗,這樣水質和溫度穩定,不易生病。

與一般理解的不同,大龜雖然看起來身體強壯,但由于已經建立了對既往生活環境的依賴性,大龜比龜苗更容易發生應激反應,進而帶來應激病變。新買來的大龜,腐皮腐甲、拒食、腸炎等疾病,多與應激反應有關。對于大龜,同樣推薦大水體來飼養,穩定環境,以便盡早适應新環境,結束應激反應。

龜苗和大龜,屬于烏龜生長的不同階段,隻要掌握了每個階段的主要特點,無論龜苗還是大龜,都是好養的。否則,無論龜苗還是大龜,可能都難養。

【特别說明】:鸫龜先生所寫烏鸫、烏龜、原生魚等方面的文章,均是根據自己的飼養經驗與心得體會所寫,涉及到理論知識的,均參考權威期刊或著作。鸫龜先生,堅持提供有價值的、簡單快樂養寵之道,歡迎關注。

如果大家對龜苗(小龜)或大龜,有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建議拿起手機,點開今日頭條APP。在上方的搜索框(搜你想搜的)中,輸入“養龜苗還是大龜好”,點擊搜索,即有大量網友提供的信息可供參考。請大家根據需要,理性選擇即可。當然,鸫龜先生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新手養烏龜哪種龜好(養烏龜是選小龜好還是大龜好)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