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1:16:08

廣義上來說,世界有三大國際性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

儒家文化圈又稱為漢字文化圈,指的是曆史上受到中國政治體系、文化及漢字、語言影響的區域統稱,主要在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伊斯蘭文化圈也稱阿拉伯文化圈,主要是指信仰伊斯蘭教的區域。基督教文化圈指的是崇拜上帝和信仰耶稣的宗教信仰體系的區域。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又分裂為三個派别,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其代表國家分别是法國、英國和俄羅斯。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1

所以,就會有一個疑惑了,俄羅斯和歐洲都是信仰耶稣,為什麼歐洲總是容不下俄羅斯,不接受俄羅斯呢?現在所說的羅馬教皇代表的又是哪一個派别呢?三大派别的最高領袖是什麼?

羅馬教皇是天主教的領袖,現任教皇是方濟各,俄羅斯的則稱為東正教大牧首,現任大牧首是基裡爾一世,新教是沒有領袖的。在俄烏戰争爆發初期,我們也在新聞上看到了羅馬教皇和俄羅斯大牧首也出來發言了,世俗的紛争讓神都不得安甯。

之所以要寫宗教,是因為我有三個同事信仰基督教,但她們兩個信仰的是基督教,一個信仰的是天主教。這裡面就有一個概念了,都是基督教,為什麼一個叫基督教,一個叫天主教呢?其實,在國内,很多人并沒有搞懂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區别,他們隻是派别不同而已,都是信仰耶稣,她們口中的基督教其實是基督新教。

我就不同了,我覺得每個宗教信仰都說得有合理的地方,所以,我什麼宗教都不信。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正統和源頭。

天主教全稱為“羅馬天主教會”或“羅馬公教會”,耶稣十二門徒之首聖彼得是天主教的首任教宗。“天主教”的名稱,來源于希臘文“καθολικ”,意為“通用的”“普遍的”,因而,天主教也被翻譯為“公教”。《聖經》在天主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既是天主教的經典,也是最高的權威,更是天主教教義教理的根源。

天主教認為,宇宙中存在着一種超越自然和社會的力量,即天主。天主擁有“三個位格”,是三位一體的:聖父在天,擁有主宰一切的力量,是為“天父”;耶稣在地,由聖父派出,化作肉身替人類受難,是為“聖子”;聖神用以開啟人類的智慧和信仰,是聖父和聖子所共發的,也就是說,聖神既來自聖父,也來自聖子。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2

天主教教堂一般都很華麗

天主教教義中的“創世說”“原罪說”以及“救世說”,對歐洲人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創世說”認為,天主創造了宇宙萬物,而作為萬物之首的人,自然也是天主創造的。

“原罪說”認為,人是帶着罪來到這個世上的。因為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園,來到人間。亞當和夏娃的罪,随着他們後代的繁衍而傳下來,是為“人的原罪”。也正是因為人有“原罪”而需要贖罪,途徑之一便是接受苦難并隐忍。這一點,被後來的統治階級加以利用,對于麻痹民衆的思想,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救世說”則認為,耶稣降生人世,便是替人們來贖罪的。因而,耶稣代人類受苦、流血,終至受難,都是為了減輕人的罪孽。此外,天主教認為,人在死後,靈魂需要受到審判,善者的靈魂會上天堂,而惡者的靈魂則要下地獄。

天主教的主要代表國家是法國。在曆史上,法國曾經一度放開了新教和天主教的限制,曆史事件是1598年亨利四世頒布的寬容的南特敕令。但是,在1685年的時候,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布了楓丹白露敕令,推翻了南特敕令,規定在法國隻能信仰天主教,法國是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國家,為此許多信仰信教的人都逃離了法國,導緻了法國嚴重的人才外流。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3

路易十四頒布了楓丹白露敕令,規定法國是一個天主教國家

除法國是天主教國家,還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波蘭、巴西、阿根廷等國家。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其信徒總人數超過了23億,占到世界總人口的30%以上。而在基督教三大教派中,天主教的信徒超過17億,天主教是如今基督教的主流,羅馬教皇就是天主教的最高領袖。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4

現任羅馬教皇

現在在我們看來,羅馬教皇不過是無實權的精神領袖,對世界起不到什麼作用,決定不了國際事務,因為現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世俗國家。但在歐洲中世紀,因為宗教原因發生戰争的不勝枚舉,如著名的十字軍東征。中世紀時期,宗教最高領袖是有很大實權的,甚至形成一種“雙元體制”的統治形式,以王族為代表的君權與以羅馬教會所代表的神權共同統治。在中世紀的巅峰時期,羅馬教會的權力甚至要比地方封建王國王室的權力還要大,神權淩駕在了君權之上。

新教

首先,新教和天主教都是信仰耶稣的。新教顧名思義就是新的宗教,從天主教中分裂而來。新教的出現在于歐洲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5

基督教的分化

在16世紀宗教改革中,由天主教中創立出來的新宗教的統稱叫作新教。曾經一度被各宗教改革地區的國家稱為“抗議宗”“抗羅宗”“反羅宗”“反對教”“更正教”以及“誓反教”,從這些激烈的翻譯上,不難看出新教産生的原因,即反對羅馬天主教。

因為在當時,天主教會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神權,把那些不服從統治的人打成“異端”,并利用對歐洲封建帝國的控制,向異教徒或者是異教民族發動“聖戰”。在天主教的高壓控制下,有一些所謂的異教徒與天主教内部的反對勢力聯合起來,他們以英國和波希米亞地區為據點展開宗教革新運動。

主流的新教教派有路德教、加爾文教和聖公會,此外還包括衛斯理宗、浸信會、公理會等數十種。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6

新教反抗天主教

在宗教改革的呼聲下産生的新教,與歐洲資産階級的興起關系十分密切。新教旨在沖破天主教對人們思想的嚴苛禁锢,新教一出,便舉出了“自由”“理性”的旗幟。一大群哲學家的出現,諸如萊辛、洛克、康德、萊布尼茲、休谟,更是助陣新教挑戰天主教的無上權威。

新教教派衆多,因而在組織上各有不同,但基本不脫離“主教制”“長老制”和“公理制”。主教制中,主教掌管各教區的管理權,下設牧師和會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全體主教形成主教團,是權力的核心。這與天主教的所有權力集于教皇一身有着天壤之别。長老制的形式有點類似于中國武俠小說裡的丐幫,由信徒推舉具有威信的信徒擔任長老,行使該教區的相關管理權力,而多位長老和牧師共同構成區會,管理下屬教區;公理制則是各個教堂的全體領先會衆直接執掌權力,并共同聘任牧師。而各個教堂的聯合組織對其下教堂沒有領導權。

新教教派繁多,但有3個關于教義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即都承認《聖經》的最高權威、因信稱義、信徒人人都可成為祭司。

新教的主要代表國家是英國。1351年的時候,英國的王室與議會制定了《聖職委任法》,英國國王帶領着英國國内的天主教教徒,直接脫離羅馬教廷的控制,創立了新教。

除英國外,還有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天主教和新教的區别也很好區分。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源頭,新教是從天主教分裂而來。

天主教信奉的是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基督新教隻信仰耶稣。

天主教重儀式,崇尚各種華麗繁瑣的宗教信仰儀式,新教是耶稣在心中就行,簡單樸素。

在曆史上,天主教神權高于世俗權,新教則是君權高于神權。

東正教

東正教又被稱為“正統教會”或“正教會”,是基督教三大派别裡的第二大教派,跟新教一樣,都是從天主教中分裂而來。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7

典型的拜占庭式的東正教堂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之後,原本在羅馬帝國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天主教内部亦産生了分化,直至最終割裂,這便是發生于1054年的史上著名的“東西教會大分裂”。時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馬格爾·賽魯拉留斯指責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内容和教義,天主教宗派主教亨拜前往調停。結果,不僅談判失敗,憤怒的主教亨拜還當場拿出教宗敕書,将牧首逐出教會,牧首一怒之下,當衆燒掉敕書,并宣布将羅馬教宗逐出。至此,東正教正式從天主教裡分裂出來,成為統治歐洲的兩大宗教派别,形成東西割據的狀态。

東正教名稱裡的“正”字,是以正統自居的意思。東正教認為,《尼西亞信經》中所謂的“耶稣基督親手建立的、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所指,系其本教。“東”字是指基督教創生之時最先流行于東羅馬帝國所在的地區。

東正教的神學體系以及對經典的解釋,嚴格遵循着基督教創生時的傳統,不容許絲毫偏差,稍有歪曲,便被視為異端邪說。

在教義上,東正教與天主教有所不同。東正教不堅持人的“原罪”,因而,連同“贖罪”一說也不被堅持。東正教認為,人固然可以通過信奉上帝獲得拯救,但更重要的是通過行善“自救”。在禮儀聖事上,東正教與天主教一樣,都有所謂的“七大聖事”。基督教中的七大聖事分别是受洗、塗聖油、受聖職、告解、婚配、終傅、聖體血,東正教信徒通過七大聖事與教會聯系在一起。

東正教的主要代表國家是俄羅斯

俄羅斯接受東正教的時間是10世紀,東羅馬帝國滅亡後,莫斯科大公娶了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宣布成為東正教的保護人。如今,信仰東正教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東歐,以及曾經屬于希臘文明和拜占庭帝國的國家。東正教的領袖稱作大牧首,俄羅斯東正教的現任大牧首是基裡爾一世。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及國家)8

俄羅斯東正教現任大牧首基裡爾一世

俄羅斯始終無法融入歐洲,并不是宗教原因。英法也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國家,不也是好盟友嗎?更何況,現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世俗國家,宗教信仰并不能決定國際事務,人間的事,神決定不了。俄羅斯之所以不能融入歐洲,有複雜的曆史因素,俄羅斯太大太強,如果融入歐洲,那将會給歐洲人帶來錯覺,俄羅斯是統一了歐洲,而不是加入了歐洲。

其實,從基督教的這三大派别也能看出,在歐洲内部也分為拉丁系、盎格魯撒克遜系和斯拉夫系,相對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拉丁系則溫和了許多,也有共同利益,在這次俄烏戰争中也得到了印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