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網絡上有一段搞笑的視頻,很好地诠釋了讀書的意義。講的是《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一段故事。關羽慷慨激昂地對劉備說:“正所謂擇木之禽,得栖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
聽罷,張飛在一旁激情澎湃,不禁拱手說道,“俺也一樣。”
飽讀詩書的人表達内心能夠運用上豐富的語言,而知識匮乏的人卻隻能空有激情而無法表達,最終隻得悻悻然地有樣學樣。
網絡上曾有人說,“讀了那麼多書,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可我相信真正讀了很多書的人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因為他們深知讀書是為了看世間芬芳。
會讀書的人能把書看進心裡,不會讀書的人書隻能把書停留在眼裡。
美國著名學者莫提默·艾德勒曾說到,即使很多人進入了大學,可他們的閱讀水平卻隻停留在小學六年級,大家平常閱讀一些簡單的小說都還沒什麼問題,可一旦遇到結構嚴謹的作品,就很難深度理解了。
聽起來很紮心,可細品他的話,卻覺得莫名地有道理,當我們閱讀一些名著時,隻能看懂表層的熱鬧,卻一點也體會不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為了讓大家系統化地改善自己的閱讀方式,艾德勒寫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一經問世,便立馬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一年多的時間,好評甚多,出版多次。
這本書曆經了八十年的檢驗,依然在社會上屹立不倒,成為了許多閱讀者甚至是作家們的閱讀聖經。日本知名教育學家齋藤孝認為:“成年人更需要輕松、高效、容易掌握的學習方法。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迅速強大起來。”
本書向我們傳遞的便是這樣一種學習方法,它就好像是内功心法,要想學習十八般武藝,先得把心法練好。
01 閱讀是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資訊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可以讀出不同的效果。
當我們在閱讀别人的書評時,常常會有一種“啊,原來還能這樣”的感覺,就好像我們和書評作者看得不是同一本書一樣。
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在閱讀時對自己的要求太少了。
如果你對閱讀的目的僅僅隻是為了娛樂消遣,那麼你就不如那些真正想從閱讀裡獲取知識的人收獲得多。
很多人對閱讀總會有一個這樣的誤解,似乎看得越多,懂得也會越多。其實不是,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寫到,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
我們生活的環境裡充斥着太多精美包裝的資訊,如熱搜、爆文等等,我們接收他們似乎毫不費力,然而懶惰是人的天性,當這些沒有經過過濾的信息不斷充斥我們的大腦時,我們的“理解力”也在逐漸退化。
大家可以在閱讀時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所看的東西容易理解嗎?
我們平常閱讀的諸如《盜墓筆記》一類的小說,幾乎不會有什麼閱讀上的障礙,人物、情節通俗易懂。當然不是說這種小說不好,隻是一味地看這種小說,會讓我們進入一個閱讀舒适圈裡,一旦觸碰到難懂的書,我們就會有抵觸心理了。
如果我們想要有所進步,就要多做一些踮踮腳的事。艾德勒把書籍比喻成老師,從前我們上課時,我們會更喜歡那些經常提供給我們新知識的老師,沒有人會崇拜和我們一樣知識水平的人吧,那麼閱讀也是如此,那些不斷挑戰我們現有理解力的書才是值得我們持續去看的好書。
雖然說書籍就像老師一樣,但是閱讀更像是一個沒有老師的課堂,我們在閱讀裡需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思考、感覺和想象力,可以說,閱讀就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後。”
閱讀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
02 把握好讀書節奏,輕松駕馭所有書籍
艾德勒曾說到,閱讀的秘方是:慢不該慢到不值得,快不該快到有損于滿足和理解。
把相同的精力放在每一本書上,這對閱讀者來說是非常不值當的。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過一句話: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隻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那麼如何分辨一本書該不該深讀呢?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了檢視閱讀的方法。檢視閱讀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快速閱讀,在一定的時間内快速浏覽書本的内容,從而得出核心概念。
“快”也并非是漫無目的地快,而是有技巧的快,我們可以采用“四看”的方法。
一看封面。封面着重看書名、副标題、推薦人、推薦語。許多人拿到一本書就匆匆翻開,連封面都不願意給予時間停留,但恰恰封面其實蘊含了很多信息,即使是腰封的宣傳用語也代表了整本書最核心的賣點。
二看序言。序言是作者寫給讀者的話,裡邊蘊含了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以及他想要解決的問題。同樣的,序言也常常是被人忽視的,我們對書籍有一個誤解就是以為除正文之外的其餘内容都不重要。
三看目錄。目錄代表了整本書的框架,許多非虛構書籍的核心觀點都寫在了目錄上,翻閱完目錄我們對整本書也就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四粗淺閱讀。結構嚴謹的書籍在每一章節的結尾都會寫上核心論點,我們可以盡可能地翻閱這些内容來看,以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深入閱讀,或者是挑選和主題最密切的1-2個篇章來看,核心篇章的價值基本能幫助我們判斷整本書的價值。
以上四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本書的重點,如果這是本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那麼我們便可以細細閱覽,反之也能為我們省下時間。
閱讀并不是一件盲目的事,不要試圖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沒有經過篩選就直接翻開書細讀,隻會占用我們有限的精力。
03 内化一本書的知識,讓讀過的書都不再白讀
前邊提到的檢視閱讀幫助我們判斷一本書的價值,那麼接下來就說說當我們遇上好書時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抽絲剝繭。
《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重點講述了分析閱讀的方法,教我們如何深度閱讀書籍,把書裡的知識變成自己的。
首先,要了解一本書在談什麼。
當我們看完一本書後,試着用一句話來概括整本書的知識,以及列出書裡的内容框架,如果概括不出來,那就是我們還沒看懂這本書。
一個很好的方法是,看完書後我們可以嘗試着畫一張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我們從整體上複述書裡的内容。
思維導圖
其次,從細節上诠釋書籍。這一步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诠釋:詞、句、論述。
詞就是關鍵詞,對于書中出現的新詞以及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語,我們要能與作者達成共識,也就是清晰了解它的含義,書中提到了一個小技巧,我們可以聯系上下文來了解詞義,就好像從前上學時我們做的閱讀理解題一樣。
句是指主旨句,主旨句也就是指每個篇章裡的重要句子。這裡也有一個小技巧,書中凡是加粗或是做了标記的句子都可以算是作者眼中的重點,所以這些内容我們需要着重了解。如果一本書中沒有這樣的标記,我們也可以多關注一下開頭或者結尾的句子。
論述則是指支撐作者觀點的論證過程。論述其實會比較容易發現,邏輯嚴謹的書裡基本上論述會以大篇幅的形式出現,我們要做的就是去了解作者為什麼要這樣闡述。
這其實很像我們上學時寫論述文時做的事,提出觀點,然後證明觀點。但換成閱讀時,我們便要反過來了,我們先要找到作者的觀點,然後研究作者是如何論證這個觀點。
最後,我們要學會和書籍溝通。
不同于日常面對面的交流,我們在閱讀時隔着層層書頁和作者交流,既然是交流,那必然會有觀點的争鋒,但這也恰恰是閱讀的趣味所在。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了批評式閱讀,當我們想要真正内化一本書中的知識時,必然會經曆“批評”的階段,這也正是作者所說的“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就是最能批評的讀者”。
這裡說的批評可不是指無事生非,雞蛋裡挑骨頭,要想做到合格的批評,必須要達到充分的前提——完整地了解我們所看的書。
蔡康永曾在節目裡說到,“你隻有充分了解,才有資格說喜不喜歡。”同樣閱讀也是如此,隻有真正看懂了這本書,你才有資格和作者争辯。
最恰當的批評方式應該是,充分了解作者寫下這句話的含義和語境,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好再提出補充案例,能夠證明你真正讀懂一本書的方法就是舉例子。
我們真正擁有一本書不是從買下它開始,而是從讀懂它開始。分析閱讀正是幫助我們如何讀懂一本書。
一本好書能教我們了解這個世界以及我們自己。
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大家挑選好書,用正确的方法去閱讀好書,用書籍陪伴自己的心靈成長。
-END-
兜兜先生:每周解讀一本好書,陪你一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