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29章告訴我們的道理

道德經29章告訴我們的道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09:48:43

道德經29章告訴我們的道理?【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道德經29章告訴我們的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經29章告訴我們的道理(魚說道德經第二章)1

道德經29章告訴我們的道理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訾:量。

解析: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那麼醜陋已經泛濫了。正是有了這種對比,美才能顯現出來。同樣的道理,當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那麼正是因為不善的普遍,才讓善顯得那麼突出。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随,恒也。】

盈:充滿。

解析:正是因為有,才能顯出沒有,正是因為沒有,才能顯出有。所以有是被無襯托出來的,無也是被有襯托出來的。因此有無是相生的。同樣的道理,困難和容易也是互相成就的,沒有困難,就無法體現出容易的舒适,沒有容易,也就無法體現出困難的艱苦。

長和短也是一樣,本來是沒有長和短的,隻是有了對比,才有了長和短的形容。高下在一起才能是一個完整圓滿的事物,隻有高或者隻有下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是一個整體。

音和聲也是一個整體,缺少了誰都是有缺憾的,都無法和諧自然。當然,先和後也是無法分割的,離開了先就不會有後,離開了後也就不可能存在先,先和後如影随形,無法單獨存在。

這些看似矛盾的東西,但又是互相依存的。就好像兩捆稻草互相依靠,離開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無法站立。正是這樣的道理才能讓世間萬物永恒的存在。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析:“是以”的大意在古文中是“所以,因此”的意思,也就是總結一下前文的觀點。但是,下文是“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個總結,和上文中叙述的“矛盾對立又統一”列舉論證的内涵大意無法銜接。

所以可能在最初的文章中,并不是這樣成文的。應該是由于當時保存文章的竹簡在遷移、搬運、翻閱的過程中散開而重新組裝在一起的,這樣一來,就很有可能造成了這種文句不通的結果。

在《道德經》全經中這樣的情形經常出現,不僅句與句之間出現割裂,顯而易見地,章與章之間也無法很好的連貫。比如說,第一章是說關于道的,第二章、第三章都是說聖人怎樣怎樣,而第四章又變成了說道。

雖然,聖人是有道的人,但是就文章而言,卻難以做到文意通順。

(按照我的理解,道德經可以大緻分成,說道十三章,說德十五章,說聖人二十二章,說修道八章,說治國二十三章。我在評論區給出,各說分别是哪些章節,有用處的話,可以去查看一下哦。)

至于原文是怎樣,恐怕隻有老子自己知道了。而《德道經》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飽滿且富有哲理,給為人處世、修心養性、治國安邦還有對世界的理解都以極大的啟示,所以就算存在句意難通、章意難連的情況,它依然對我們每個人有很大的幫助。

正因如此,《道德經》才會在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被譽為萬經之王。

回歸正題。這句話的難點在于“無為”和“不言”上,弄明白了這兩個詞,就明白了句意。

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後面經中還有句話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通行本)。有人看到這就糊塗了,無為怎麼又無不為了呢?

無為,就是不要去橫加幹涉萬物的發展。萬物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質,如果你一句話,就要他們按照你的意思來,那他們就會失掉他們獨有的個性和特質,就會失去生機、萎靡不振。

而當你無為、不加幹涉、任憑發展時,那麼萬物會根據自己的個性特質生長起來,生機無限。

就單憑這一句話“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就已經打臉了現代應試教育。但是都有苦衷,這種無為精神其實是去中心化,類似于區域鍊的意思。但是這種精神所造就的團體,凝聚力差,抗打擊、災害能力差,而且需要廣闊富饒的環境作為支撐。現在這個世界,其實和老子那個世界一樣,紛争不斷,戰火不停,不适合這種更為養人生道的方法。而孔子就恰恰相反,他是講中心化的,這樣在一個不安定的社會裡,也才能更好的保護個人。好了好了扯遠了。在之後的講解中,會再說的。

難道無為就是啥也不做,放任發展麼?隻有這一句話當然好像是這樣。但是别忘記,還有下一句話,這兩句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下一句“不言之教”,如果真是無為的話,那還教什麼呢?對吧。

不言,就是不要說話。其實很簡單啊(笑)。就是我們平常口中的“别光賴賴,你倒是做呀”。光說不做,你說的再對,别人聽着也煩。或者别人還會頂你一句,“站着說話不腰疼”。

“不言之教”,就是不說虛話,實打實幹。看着是不是和上面一句矛盾。一邊要無為,一邊要親為。其實并不矛盾,因為“無為”是不要橫加幹涉發展,而如果順應幫助發展的話,那就可以做了。

也就是下一句“不言之教”中的“教”字。我們也都知道,怎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父母也喜歡讀書,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孩子一定會喜歡上讀書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不言之教”。

就像現在人們體會過的,“說教”隻會惹人煩,“身體力行”才會讓人喜歡,也更能影響身邊的人。

這一整句話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聖人”二字。聖人是有道的人。也就是說,這樣做的人,必須是聖人。因為聖人有道,所以聖人體察萬物,能看清萬物的本質運行規律。

所以才能“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你隻有懂得萬物的個性和特質,你才能順應他幫助他去發展,從而讓他在一個更安全更舒适的環境中快速發展。

如果不是聖人,不是有道的人。不懂得世間萬物的個性規律,隻學了個表面,而無法實際上幫助他人。甚至,不懂而自以為懂,更是可能會有害于他人。

當然,怎麼才能有道,怎麼才能當聖人呢?在《道德經》第十六章中講了這個事情。以後會講的。(其實第一章中,也講了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講的上一章内容。)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弗:不。

志:意。這裡就是本意、本願。個人意志。

解析:這句話更好的總結了上面所解釋的意思。

由于聖人不壓抑他們的個性,萬物都離開了原始的狀态,不再萎靡低沉,都開始發展起來。

這裡又說了“為”,更好的證明了,無為并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為而弗志”。去幫助他們發展,并且不阻礙他們的本來意志。因為聖人,有道的人是能知道萬物的個性和特質的。

當萬物發展了起來,世界就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繁複多彩了。這是無比碩大的功勞。但是聖人,有道的人,即使成就了這種功勞,也不會把自己置身于成功的喜悅和榮譽之中的。

【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夫惟:正因為。就是因為。

解析:就是因為聖人不認為那是自己的功德,而是認為那是萬物自己的勞苦換得,所以萬物都喜歡他,都不會離開他。

多說兩句:我知道肯定有不少經常看《道德經》的人來說出我的問題。通行本翻譯就是: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德永遠也不會失去。

還有翻譯是:正由于不居功,聖人也就不會有所失去,不會有失去的煩惱。

這兩種翻譯都合句意,但是我還是喜歡我自己的翻譯。我覺得這樣才能符合一個聖人的态度,不居功不是為了居功。

或者也許不居功而居功了,并不是聖人的本意,但這裡我覺得既然寫成文章給别人看,肯定不是要寫這層意思。也不會是為了不煩惱而不居功。

應該是聖人明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所以他将自己有餘的部分補給不足的地方。這是一種天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這是自然而然,順應規律的事情,并不是什麼功勞。

就像力氣大的人,幫助力氣小的人拎一桶水。這能叫功勞麼?不叫。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許小力氣的人會補衣,大力氣的人不會,所以小力氣可以幫大力氣的人補衣。這就是自然和諧。談不上什麼功勞。

至于前文為什麼提到“成功而弗居”。那是為了讓我們好理解,因為在我們衆人眼中,這就是大功勞。

就像第一章所說“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一樣。為了去介紹這個東西,隻能用我們能夠理解的有限的字詞去講。但“非恒名也”,也就不是它原原本本的含義了。

當然,這隻是我的個人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