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換車買油電混動劃算嗎

換車買油電混動劃算嗎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4-24 09:02:02

換車買油電混動劃算嗎(油車置換新能源)1

新能源車險真的比燃油車險貴?某些新能源車型保險公司為何不樂意承保?消費者如何購買車險才能既省錢又高性價比?(圖/Pexels)

文⎮《财經》新媒體 劉芬

編輯⎮蔣詩舟

近期,随着油價屢創新高,新能源汽車進入更多消費者的拟購物清單。為争搶客戶,車企及經銷商更是加大促銷力度,試駕禮、購車禮、保養禮等層出不窮。

一邊是多方促銷提振市場,另一邊卻是保費漲價聲起。有車主吐槽,“原本油費一年一萬多,保險幾千元。換了新能源車後,電費一年幾千元,保費一萬多。” 另有新能源車主表示,續保時被保險公司要求按照營運車輛購買保險,否則拒保。

新能源車險真的比燃油車險貴?某些新能源車型保險公司為何不樂意承保?消費者如何購買車險才能既省錢又高性價比?

新能源車險漲價了?

對于新能源車險大幅漲價一事,市場上說法不一。

一位新能源車主曬出的用車成本顯示,50度電能開350公裡,電費15元,折合下來每公裡0.042元左右。他在2020年就用燃油車置換了新能源車,保費首年4200元,2021年3100元,2022年3900元。按照他的說法,電費、險費等多種費用加在一起比油車節省不少。

另一位新能源車主則表示,“去年新車9000多元保費,今年各種優惠折算下來也要1.3萬。”

據《财經》新媒體了解,由于車型、保險公司、地域等不同,新能源車險的價格差異較大,且同款車在不同年份的保費波動也較明顯。車險漲價主要集中于售價25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漲幅在百元至千元不等

其實在新能源汽車進入專屬車險時代後,就有不少車主反映保費貴了。2021年12月,新能源車保險專屬條款出台,要求所有新保和續保的新能源汽車統一适用《新能源汽車示範條款(試行)》承保。

就内容看,新能源專屬車險包含汽車損失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車上人員責任保險三大主險和13個附加險,投保人可以選擇全部險種或部分險種,附加險不能獨立投保。與傳統燃油車的車險條款相比,新能源車險條款更具針對性。

“今年新能源車險普遍都有點漲價,包含的品種不太一樣”,平安車險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保費有明顯上浮,部分新能源車型還遇到保險公司不樂意承保的情況。

“人保車險去年保費2784.79元,今年要6878.5元,個人非營運車輛非要按營運的标準購買。”黑貓投訴上一位用戶近日反饋,他的車型為五菱GXA5030XXYBEV純電動廂式運輸車,核定載客兩人,平時家用。2021年7月在人保購買了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和乘客險,共計2784.79元,按非營運車輛來承保。今年續保時,這位用戶被告知車輛性質被定義為營運貨車,保費價格是6878.65元。

對比其曬出的保單可以發現,差額主要出現在第三者責任險部分,同樣是100萬元保額,保費由1533.72元提至4932.51元。此外,交強險由1200元調整為1850元,司機責任險由31.75元變為59.97元,乘客責任險由19.32元變為36.17元。

該用戶稱,保險人員表示這類車出險率高,所以要按營運性質購買車險。其他保險公司要麼不給這類車承保,要麼也要求按營運車處理。

新能源車險貴在哪?

《财經》新媒體從多家險企了解到,新能源車專屬保險内容發生變化後,落在保費上則表現為部分産品漲價的情況。

在2021年12月專屬保險出台前,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共用同一車險條款。如果按舊車險,車輛自燃保障已經納入車險責任範圍,但電池等配件不在保障範圍内。新能源專屬車險出台後,則将電機、電池、電控這“三電”系統正式納入保障,還全面覆蓋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場景,并為車主定制了一些附加保險。

而就新能源專屬車險構成看,交強險為固定保費950元,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等要根據車輛價格進行計算,險種的不同及汽車價格的不同都會導緻保費差異。具體保費公式為,車險總保費=基準保費*無賠款優待系數*交通違法系數*自主定價系數(0.65-1.35)。

根據2021年底中國精算師協會向财險公司下發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産品基準純風險保費表測算調整說明》,相較傳統車險的基準保費,新能源車的第三者責任險和車損險基準保費整體下降約0.8%。

盡管基礎保費有所下降,但在業界看來,保費公式的後三個系數是定價差異的關鍵。據小鵬汽車等多家企業工作人員介紹,新能源車的具體保費與車型的維修費用、電池穩定性、配件是否缺少等相關,車主年齡、出險記錄等也影響險費計算。相比燃油車,新能源車中用于營運的車輛占比相對較高,消費群體明顯年輕化,且駕齡較短,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艾瑞咨詢認為,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在成本結構上大不相同,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系統由電池、電機和電控組成,出險頻率和賠付率都高于燃油車。申萬宏源也在研報指出,近年來,新能源車險出險率仍在提升,預計新能源私家車出險率超過40%,新能源營運車出險率甚至高于50%。

《财經》新媒體對比市場上10萬元-30萬元不同價位的多個車型後發現,大多數新能源車型每年保費都略高于同價格燃油車,幅度在數百元左右。

比如,一位置換比亞迪漢605續航豪華版的車主曬出的保險合同顯示,今年3月為新車支付了7658.37元保費,其中僅車損險就達到5012.59元。《财經》新媒體查詢發現,對比同等價位的燃油車,總保費為7200元左右

多位業内人士分析,三電系統損傷的保險定損是個難題,新能源車一旦出現電池損壞,往往需要整體更換,高賠付成本下保險公司盈利空間小,保費不得不漲價,由此保險産品定價面臨一定挑戰。如果車企或電池制造商能夠協同保險公司制定合理的定損鑒定标準,對發生事故的電池實施低碳維修,對損壞的電池殘值充分利用,而不是整體更換,可以大大降低保費。

如何更好地投保、維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補貼前車價越高、優惠力度越大的的新能源車輛,保險費用可能越高。

“新能源車險目前還存在高保低賠的‘霸王條款’,即保費按補貼前的購車價格計算,而實際賠付時則按照車主實付車款計算。” 上海誓維利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朱敬稱,這其實違反了保險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保險标的的保險價值并在合同中載明的,保險标的發生損失時,以約定的保險價值為賠償計算标準。投保人和保險人未約定保險标的的保險價值的,保險标的發生損失時,以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标的的實際價值為賠償計算标準。”

在朱敬看來,如果遭遇“高保低賠”的情況,車主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此外,新能源車主維權的範圍還包括行使中斷電、續航裡程縮水、輔助自動駕駛系統失靈等。這些情況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因和責任認定難等問題,造成了維權困難,後期需要相關部門建立易操作且統一的檢測标準予以監督。

《财經》新媒體從一些新能源車主處了解到,首保時4S店的價格較高,一些車主為節省保費選擇自己聯系保險公司投保,有車主的簽約保費甚至隻有4S店報價的一半左右。但是,部分新能源車電池技術廠家高度封鎖,4S店之外的維修廠家屈指可數,消費者在投保時需注意理賠條件和難度。

多位業内人士建議,新能源車主在投保專屬車險時,交強險必買,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也都需要購買。商業附加險方面,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很實用,無論是在自家充電樁還是公用充電樁都可用到。如果自家沒有充電樁,就不需要購買自用電樁損失險及自用充電樁責任險。此外,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能保障傷人事故中需要賠償人身傷亡“醫保标準”外的醫療費用,也有購買的必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