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隻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标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有一個好材質的茶具,泡出的茶味道更美味;有一個得心應手的茶具,泡茶時的心情會更美妙。
所以除了好茶、好水,一個好茶具在飲茶時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常用到的茶具材質要屬陶瓷了,雖然總是陶瓷、陶瓷的叫,但陶和瓷其實是兩種東西。
那陶和瓷究竟有什麼區别呢?我們在挑選陶瓷時,又該如何選購呢?今天小懂就和大家聊一聊陶瓷的這些事。
陶器和瓷器有什麼區别?陶器茶具指的是用陶土燒制的茶具,瓷器茶具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茶具。兩者雖然都稱為陶瓷茶具,區别還是很大的!
1、原料不同
陶器是人類早期最依賴的容器,但是陶器有個缺點一一吸水。古人發現這個缺點後,就不斷摸索,逐漸發現了瓷土和釉,發明了瓷器。
瓷器選用瓷土燒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鋁和矽的氧化物,一般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可塑性好、黏結力強,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鎮高嶺地區的“高嶺土”。
陶器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後燒制。還有我們熟悉的紫砂,也屬于陶器,是陶的一個特殊種類。
2、燒制的溫度不同
瓷器燒制的溫度一般都要高于陶器的燒制溫度,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内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
但陶器茶具燒制溫度不能燒到這麼高的溫度,以紫砂為例,在1050℃-1200℃之間,溫度過高就會出現問題,小懂曾經也寫過這方面的文章,童靴們可以回顧一下。
3、堅硬度不同
由于燒制的溫度不同、原料不同,導緻堅硬度有所差異。
瓷器茶具的堅硬度比陶器茶具的硬度大,而且瓷器茶具的聲音更加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的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4、透明度不同
瓷器茶具的坯體無論薄厚都要比陶器茶具更透明,陶器茶具即使薄也并不透明。
5、釉料不同
瓷器茶具的釉料既可以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制而成,也可以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挂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制;
陶器茶具有挂釉和不挂釉兩種,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制溫度時即可熔融。
6、透氣性不同
瓷土在燒制之前一定要上釉,釉是用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過研磨制成的泥漿,施于瓷胎表面,燒成後呈有色或無色的一層玻璃質,使器物表面光滑、不透水。
瓷土很細、很緊,上了釉之後完全沒有透氣的空隙,而陶器有很強的透氣性。這種性能是紫砂器在各種茶具中裡奪尊的最大優點。
比如同樣的水溫分别在瓷、紫砂杯中泡一杯同等量的水和茶葉,經過兩天時間,你就能看出瓷杯裡的茶水有一層油膜狀的東西,茶葉出現腐熟失去了香味,而紫砂陶杯的茶再放三天仍沒有什麼變化。
一般室溫高時,瓷杯中的茶易馊,紫砂的就不容易馊。
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讓我們在泡茶時根據茶具材質的特點多些選擇:
瓷器特點是表面光潔透亮,胎薄緻密,氣孔少,吸水率低,傳熱快,保溫性适中,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
陶器造型一般比較古樸粗犷,大氣沉穩,顔色較深,胎厚,氣孔多,保溫性好。
如何挑選陶器和瓷器呢?1、瓷器
瓷器講究“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罄、薄如紙”。
看表面要溫潤潔淨,用燈光照射透亮無暇可判斷為好瓷器。
器形是否周正,有無變形;釉色是否光潔,色度一緻,有無砂釘、氣泡眼、脫釉等,青花或彩繪的瓷器,注意顔色是否不豔不晦、不淺不深,要有光澤。
一定要仔細看是否有裂痕,當然特殊工藝的“開片”除外,例如哥窯、汝窯。
2、陶器(紫砂)
陶器現在大多用的都是紫砂,所以就以紫砂為例。想要選好紫砂,确實很難,但總歸有一些法子,雖然選不到極好的,但也能讓我們避開太次的紫砂茶具。
瓷器的關鍵是“透亮”,紫砂就是“質感”。
選擇紫砂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方法,小懂也整理一些資深茶人之言,讓我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技巧吧!
首先要求砂料純正、無害。這需要到正規地方購買,盡量避免地攤貨。
壺的内外表面,通過适度燒結,粒燒結到位會有晶瑩感,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紫砂壺的如玉水色,這正是最容易忽略掉的鑒賞紫砂的要點。
紫砂壺的水色好,砂粒奪目,既證明了砂料純正,燒結溫度合适,也反映了制壺者功力的紮實到位。
其次,要求紫砂壺出水順暢,這是紫砂壺的基本功能。一定要注意壺嘴出湯的圓潤感和力度感。壺的大小,要拿捏合手,同樣容量的壺,要選重量稍輕的。
第三,壺嘴、口沿、把稍三者平齊視為好壺,其實太表面了,因為這完全可以借助模具輕松實現。一把全手工制作的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過于完美。
但一定要注意到紫砂壺傾斜出湯時,壺蓋在壺體向下傾斜七十度時不能脫落這個國标的基本要求。
明清時期,古人把持壺出湯時可能造成的壺蓋脫落,視為紫砂制壺工藝的大忌,這也是品鑒紫砂壺制作優劣的一條極為重要而又極其實用的标準。
選好紫砂壺,需要學習的太多了,上述隻是幾個小技巧,小懂也會多多學習然後分享給大家滴~
茶具的材質、造型、色彩不同,會帶給茶桌上多樣的變化,是我們飲茶時不可或缺的樂趣,希望小懂提供的這些選購小技巧能幫到大家,可以體驗不同的視覺、味覺享受。
如果你有其它選購小技巧,不要藏私,快快留言分享吧~
參考資料:
1、《茶與茶器》,靜清和 著,《九州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
2、《茶具百問百答》,寇丹 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衆号,随時随地提問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