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時間看過一個系列的電影,叫做《回到未來》,略有燒腦,建議大家有空可以看看。現在先粗略的來一些劇透:布朗博士發明了一架時光機,他的好朋友,也就是他的忘年交,馬丁在一次實驗過程中駕駛着這架時光機回到了他父親的年輕時代,不僅撮合了他爸爸和他媽媽的姻緣,而且改變了他們家族的未來。
當然了這隻是一部科幻片而已,是否真正的有時空穿越,真的存在時光機這種東西,我們不得而知,畢竟這是屬于未來的設備。但是最近我們确實是遇到了奇怪的現象:我們所熟知的曆史被篡改了!但是如果是曆史被篡改的話,我們的記憶也應該随之更改才對,但是我們遇到了仿佛隻是曆史被改了而已。
對于這一現象比較科幻的解釋就是時空穿越,但是這很明顯是相悖的,因為我們的記憶本應該跟着改變才對,另一個比較科幻的解釋就是平行宇宙說。
平行宇宙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在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們的宇宙以相同的條件誕生的宇宙,還有可能存在着和人類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人類完全相同的人。同時,在這些不同的宇宙裡,事物的發展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宇宙中已經滅絕的物種在另一個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斷進化,生生不息。相互平行的兩個宇宙,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謂“井水不犯河水”。雖然有時通過一些偶然的事件,兩個宇宙能相互感知對方的存在;但一般而言,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總會有一個宇宙裡,做着我們當時想做的事,成為了我們想成為的人,盡管我們所處的宇宙裡的自己還不是那麼的像樣。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黑衣人》系列,裡面有一個外星人,他是處于更高維度的存在。他可以預知接下來發生的事,可以知道發生了這件事之後會進入哪一個平行宇宙中;他也有改變事情進展的能力,這樣就可以進入他想進入的宇宙中。
從這個角度解釋的話就是,确實有一個宇宙中是五十六個名族五十六支花,有一個宇宙中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我們處于這兩個宇宙之一,由于未知的原因,這兩個宇宙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幹擾,結果,我們的記憶混亂了。
還有一個比較科學的解釋是,記憶消退。
從進化角度看,遺忘幫助我們過濾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以減輕負擔,去除負面信息以避免低落。用手機号比喻,半年不用某個手機号也沒有繳費,就會自動停機,如果想再用,就需要一個複機的過程。記憶形成就像開通一個手機号。話費是電信号和蛋白質。在記憶生成的早期,電信号促進神經細胞間的某種連接增強、記憶相關蛋白質的含量增加,話費充足,通話順暢。
但如果時間久了沒有重新回憶,連接會逐漸失去活性,或徹底消失,蛋白含量也回到之前的水平。話費一直扣扣扣,最後清零,就會忘記。這個原因被稱為「記憶消退假說」。而在記憶消退的過程裡,你接收到的信息也會對你進行幹擾。比如有時候做菜忘記放鹽了,但明明記得已經放過了啊。這有可能是舊的記憶對新的記憶産生了幹擾,讓人誤以為已經做過了。 這是信息的「順向幹擾」
總之,我們的記憶并不是随時處于靠譜的狀态,足夠的休息是其根本,加上外部的輔助和一些良好的習慣,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避免遺忘重要的事情。但是群體性的記憶錯誤是極其不尋常的,那麼問題回來了,愛我中華這首歌歌詞你記得是「民族」還是「星座」呢?
目前流傳最廣的解釋是“曼德拉效應”。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許多互不相識的人回憶稱自己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包括電影的名字和内容都大體一緻,然而這部影片從未上映,甚至從未拍攝過。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隻是一個新名字而已。
“曼德拉效應”并不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它的提出者是一名自诩為“超自然顧問”的女性菲奧娜·布魯姆(Fiona Broome)。2009年,菲奧娜在某次漫展中遇到有人提及,在他的記憶中,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已于2009年底之前在監獄中過世。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曼德拉因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被判入獄服刑27年,1990年釋放,直到2013年因病逝世,享年95歲。
當時很多人參與了讨論,菲奧娜的編輯後來聽說此事,建議她建立專門的網站,看看有多少人對記憶偏差感興趣,于是“曼德拉效應”網于2009年正式問世。該網站收集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實與記憶不符合的現象,直到2015年,人們談論起兒童讀物《貝貝熊》名字的拼寫,在國外社交網站中引爆了“曼德拉效應”話題。
2015年,國外網友讨論《貝貝熊》的拼寫應該是The Berenstain Bears,還是The Berenstein Bears。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曼德拉效應”網站中最熱門的話題。
無論是網絡熱議的“五十六個星座”,還是所謂的“曼德拉效應”,都具備一個特點——多人共享。認知心理學家們認為,這同樣是“虛假記憶”的一種,盡管人們的經曆各有不同,但是有些因素能夠影響到大部分人的記憶,如虛假的新聞報道。
認知心理學者Ken Drinkwater曾在英國《獨立報》中撰文稱,大部分的“曼德拉效應”都可以歸結為記憶錯誤和社會信息誤導導緻的記憶錯誤;Caitlin Aamodt在Discovermagazine(探索雜志)網站撰寫文章稱,共享的虛假記憶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如大量的關聯會增加錯誤記憶的可能、虛構的反複記憶重複出現也會增加錯誤記憶的可能。
其實上述的解釋都不能符合邏輯的解釋這些問題,難不成真像黑客帝國裡面的一樣,我們的記憶是可以數字化被合成的?細思極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