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鲟是不是正式滅絕?中科院水生所博物館收藏的白鲟标本張先鋒 攝,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長江白鲟是不是正式滅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科院水生所博物館收藏的白鲟标本。張先鋒 攝
我國科研人員關于長江白鲟滅絕的研究結果得到進一步确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7月21日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顯示,長江白鲟已經滅絕。
白鲟是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是距今1.5億年前的白垩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長江白鲟體長2至3米、體重200至300公斤,主要生活于宜賓以下的長江幹支流中,性兇猛、健遊,主食魚類,也食蝦、蟹等,生長迅速,曾記錄到最長體長達7米。
2019年12月,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專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刊發研究論文指出:預計2005年至2010年時長江白鲟已經滅絕。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丁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此次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表明,長江白鲟被認定已經徹底滅絕。
白鲟2003年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最後一次出現在人類視野中。“千斤臘子萬斤象”,江豚保護志願者溫騁寰說,之前是研究論文宣布,現在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确認,長江白鲟真的永遠離開了。
據溫騁寰介紹,四川漁民的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中,“臘子”指的是中華鲟,“象魚”指的即是白鲟,“可見白鲟的體型很大。”
來源:新華社
記者:譚元斌
監制:劉洪 陳璟春
編輯:董靜雪
校對:貴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