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詩人王灣(693-751),比李白大八歲,安史之亂爆發五年前去世,等于是完整的經曆了盛唐時代,又在大廈将傾前結束人生,不用親眼看到一個超級盛世的謝幕,也算得上是一種幸運!他一生流傳下來的詩作其實不多,隻有寥寥十幾首,但是其僅憑《次北固山下》這一首,就能在盛唐詩壇牢牢占據一個位置。據說,王灣這首詩流傳開來以後,為當時的宰相張說所激賞,尤其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張宰相将其手書于中書省政事堂,“每事能文,令為楷式”(見唐殷璠《河嶽英靈集》)。更有後世評家認為,這一聯是區别盛唐詩歌與初唐、中唐的标志,正是這首詩中所體現的境界,預示了盛唐詩歌的恢宏氣象與偉大标格。我們今天就來解讀這首《次北固山下》,看看其中所蘊含的盛唐氣象與情感,到底是怎樣的?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出生于武則天長壽二年(693),于唐玄宗即位那一年(712)進士及第,如果按史學界的說法,将唐玄宗登基前(618-711)稱為初唐,玄宗在位期間(721-756)稱為盛唐,那王灣便是典型的一位盛唐詩人。而在開元初期,遊曆江南時所作的這首《次北固山下》則更是一首典型的盛唐詩,後世将其評價為“預示着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也就不為過了。
“次北固山下”,題目中“次”的意思是逗留、停泊。北固山,在現在江蘇鎮江城北江濱,三面環水,蘇東坡曾經形容這裡是“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開元初期,王灣遊曆江南,來往于吳楚之間,作這首詩時詩人當是從上遊而來,行至北固山,稍作休憩,再經鎮江去往姑蘇一帶。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首聯解題,客路,即遊子之路、他鄉之路。青山,即北固山。這兩句方方正正、規規矩矩,可以作為五言律詩起頭的典範。詩人用“客路、青山、行舟、綠水”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将自己身處他鄉、行舟江南的場景展現在讀者眼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第二聯詩人在客路江南的景象中,選取了一個最具畫面感、最有代表性的圖像進行細緻描摹。“潮平”一句狀出了長江江面煙波浩渺的景象,自有一種恢弘闊大的感受,可與老杜那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及太白那句“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媲美。“風正”一句曆來為人稱道,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說這句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尤其是“正”字的使用,這個“正”字無論是換成“順”“平”“烈”或者其他,都表現不出詩中那種長江下遊所特有的靜态遼闊美。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表明,詩人在北固山下略作整頓之後就又踏上了舟行之路,“海日”句說明是在連夜行舟,“江春”句說明時節在冬末春初之時。我們曾經在解讀蘇東坡那首“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的文章中說過,春天真正令人從心底裡蘇醒、從精神上欣欣向榮并打心眼兒裡感到高興的,并不是仲春時節繁花盛開的時候,而是冬天還沒完全過去,春天的氣象已然浮現的時候,人們還未從嚴冬的冷峻中緩過神來,春天的種種迹象就一點一點地給人們以驚喜,意識到春天就要來了,那種被喚醒的感覺,才是春天最令人心動的感受。王灣詩中這兩句的情感正是如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遠方江天一線處的紅日,漸漸就要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春天的氣息已在江上處處呈現”。詩中未有情感的表露,讀者讀來卻頓生朝氣,這就是藝術的鼓舞力。有人把這兩句與劉禹錫那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相比較,認為四句之間不分伯仲,但我倒認為王灣這兩句更勝一籌。王詩中的感染力屬于“春風化物,潤物于無聲”,劉詩中的兩句屬于“強自寬勉”,雖有韌性,但感染力不如王詩兩句來的柔和。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時節的交替自然而然使詩人有了思鄉之意,春天就要來了,大雁北歸,想問一問那些雁子,能否将我的鄉書帶回洛陽。
我認為這首詩中至少有兩點是可以代表盛唐氣象的。一是詩中名句所表達的那種境界與氣質,比如頸聯“海日”兩句,自有一種盛唐詩歌所特有的浪漫、蓬勃與感動,我們舉幾個盛唐詩歌的例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這些口齒生香的詩句,氣質是不是都很像!如果說的通俗一點兒,“盛唐氣象”就可以簡單的稱之為“不頹廢”,即它不論在表達某種情感時,都不會顯現出“末落的、沒有精神的、枯枝敗葉的”境象,與“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形成鮮明對比!于是,盛唐的人們,都有着自己的時代理想,他們有的去邊塞尋求軍功,有的遊曆天下以求名達,有的去長安科考,以求在聖明天子的引領下成為治世名臣,于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呈現出一種不停歇的、到處在他鄉的狀态,于是“思鄉”也就成了盛唐時代的主流情感之一,而“搗衣之聲”、“閨中之怨”也由此生發出來,流傳千年。所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也就成了這個時代的普遍情感,從而與“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等思鄉名句一起,成為了彪炳史冊的“盛唐之音”!
唐詩之美,美在它能寫出你的情感,她懂你的哀愁、她懂你的思念、懂你的孤單。所以說,讀詩,是使自己情感更加豐沛、更加真摯的閱讀首選。
快過年啦,我給大家推薦一套古代詩文,各位友人可以過年放假期間閱讀,一是增長自己的學識,二是在與親朋好友聚餐時能提高自己的講話水平。
這套書就是中國畫報出版社精心打造的“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由《藏在名畫裡的唐詩》和 《藏在名畫裡的古文》組成,從唐詩中撷取了具有豐富畫面感的51首,加上中國古代極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古文名篇。除此之外,中國畫報出版社還為前500名購買者提供了一套超值禮品: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圖》挂畫!這套挂畫您可以挂在自己書房中,也可以作為禮品贈予親朋好友,既能顯出您自身的品味,又能在過年期間的禮品互贈中顯出格調。
無論是内容構思還是裝幀設計,《藏在名畫裡的唐詩》和《藏在名畫裡的古文》一經面世,就獲得了專家學者的深度認可與大力推薦。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
《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一言蔽之:名畫與美文齊飛,丹青與風雅共色。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中國美術報總編輯張曉淩:
《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叢書,立意高遠!蘭亭勝迹,桃花仙境,巨匠聖手,風流倜傥!浏覽叢書,滿目青山,在可觀可賞可遊可藏中,美目美心美意美神!
著名哲學家、作家周國平:
《藏在名畫裡的中國系列》叢書展現的三藏繪畫,即皇家珍藏、海外珍藏、希世珍藏作品,孤芳自賞,世俗罕見,古色清雅,悅目悅神,令人拍案稱絕!
這套書原價336元,在本文下方鍊接中參與團購隻需199元。新年新氣象,新氣象就從閱讀一本好書開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