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0:14:22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

對飛行員來說,進入了交戰空域,就必須面對随時被導彈擊落的危險。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2

一旦發現導彈來襲,飛行員必須當機立斷,采取防禦措施來保住戰機和挽救自己的生命。常用的防禦措施是使用箔條或熱誘餌也叫紅外誘餌彈……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别呢?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3

先說它們的相同點吧,它們的工作原理都是給導彈提供假目标,引誘導彈追逐箔條或者熱誘餌,飛行員從容駛機逃脫。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4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5

使用箔條或者熱誘餌作為幹擾彈是飛行器自保的重要措施,不光是固定翼飛機需要,直升機更需要,直升機飛行速度、高度和機動能力遠遜于固定翼飛機,遇到導彈襲擊靠自身物理屬性是無法逃脫的。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6

A-10這樣的攻擊機,因為要直接支援地面部隊,經常要飛得又慢又低,一旦遇到導彈襲擊幾乎來不及做任何擺脫動作,發射幹擾彈是唯一的選擇。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7

說完了相同點,下面來說說區别。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8

地對空或空對空導彈一般采用兩種制導方式,一是紅外制導,這種導彈又被稱為“紅眼導彈”,導彈的導引頭接收目标輻射的紅外線,經光學調制和信息處理後得出目标的位置參數,控制導彈飛向目标。 如美制“毒刺”地對空導彈,蘇聯入侵阿富汗時強擊機和直升機部隊被“毒刺”揍慘了,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9

二是雷達制導,又細分為雷達遙控和雷達尋找制導。前者由彈外制導站發射波束或指令,由彈上導引裝置形成導引信号,并由控制系統控制導彈向目标;後者利用彈上導引頭探測目标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形成導引信号,由彈上控制系統控制導彈飛向目标。如美制“麻雀”系列空對空導彈,帶有主動雷達導引頭,真正實現了“射後不管”。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0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1

應對紅外制導的導彈要用紅外誘餌彈,應對雷達制導的導彈要用箔條幹擾。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2

使用紅外幹擾彈其實就是像放禮花一樣噴射出一片燃燒的鎂球,這些鎂球的燃燒溫度高達1100多攝氏度,比飛機發動機尾焰的溫度還要高。“紅眼”導彈會鎖定更高的熱源,于是就奔向了這些”煙花“。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3

箔條幹擾雷達戰術在二戰時期就已經廣泛應用,并不新鮮。

但你肯定沒有見過真正的箔條是什麼樣子。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4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5

箔條是由細小的金屬“羽毛狀”物質構成的,當它被噴射出來時,會形成一團雲。這團雲肉眼是看不見的,但雷達能看到,而且是比飛機體型大的反射目标,導彈會被吸引過去。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6

回到最初的問題,當導彈來襲,無法确認導彈的導引頭,飛行員到底應該發射箔條還是紅外幹擾彈?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7

答案是,管他那麼多,保命要緊,同時發射!事實上,在戰機上這兩種幹擾彈本就是混裝在一起的,一鍵發射。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8

你也許在電視上看到過A-10攻擊機在伊拉克、阿富汗襲擊地面目标後緊接着會發射一波“照明彈”,網上也流傳着大量A-10放煙花的美照。現在你明白了吧,那不是“照明彈”,那是在發射箔條和紅外幹擾彈,是為了幹完活後留下一個容易讓敵人鎖定的假目标,好跑路。

大舉發射導彈前的最後一道流程(飛行員的生死抉擇)19

看不到的箔條幹擾雲團和絢麗刺眼的紅外幹擾彈保護了戰機和飛行員的安全,戰争有時候不可避免,但希望更多人能夠生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