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自己離災害很遠,現實卻毫不留情:
水災、地震、火災等災害突然發生時,人們很容易被困于某地或在逃生中受傷。《生命時報》根據《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手把手教你備齊一個“家庭急救包”,在災難來臨時幫你化險為夷。
受訪專家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 韓佳琪
一份清單打造家庭“急救包”普通家庭,如何準備急救包?
近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進行了完善。《生命時報》以此為基礎,為大家梳理了一份家庭急救包清單。
藥物準備清單
災難後,氣溫濕度等周圍環境都會發生巨大變化,易導緻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感染,建議常備抗感染、抗感冒、抗腹瀉類非處方藥
需要特别提醒,清單中的碘伏棉簽是給傷口消毒殺菌的,更适合家庭,碘酒對皮膚的刺激性強,用量需要控制。
呼吸面罩和止血帶,應提前學會用急救包中的呼吸面罩和止血帶,是人們很少接觸且容易用錯的。
⦿ 呼吸面罩
呼吸面罩作為火災中抵禦有毒煙氣和粉塵吸入的“有效武器”,應該将面罩兩頭的密封塞全部拔掉才能佩戴,不能隻打開一端,否則很難保證正常呼吸。
⦿ 止血帶
止血帶多用于大出血時急救,但盲目使用可能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總體而言,急救包一定要體積小、重量輕且花費代價不太大。
基礎物品,家家必備
基礎版清單每個家庭必備,有些儲備有難度的,如滅火器、防火毯、呼吸面罩等,可用浸濕的毛巾替代,也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擴充物品,按需準備
擴充版清單中的物品可以按需儲備。耐用品一般按家庭成員人數來決定量;消耗品最好儲備2周用量。
半年檢查一次
急救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就仔細檢查并更新,尤其藥品,如果儲存條件不當,會出現變質、失效等問題,可通過是否變色、保質期是否過期、說明書儲存條件要求是否滿足等來判斷。
放在容易拿的地方
急救包在家中擺放的位置應該是除幼兒外所有家庭成員都熟悉且容易拿到的地方,盡量避光儲存,放在鞋櫃、床頭櫃、衛生間等地。▲
本期編輯: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