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的回答,本身是把所謂“六國”的概念忽略掉了的。也就是說,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是把七國都完全包括了的,也就是除了六國,還有秦國也是在内。
七國之中,每個諸侯國都是經曆了千百年的積累,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軍事外交,都可說是相當成熟。哪一個滅亡了,都讓人們感到很是可惜。
即便是滅亡了,這些諸侯國們還是為後世留下了衆多寶貴的财富。韓趙魏的三晉文化,燕齊魯的周人文化,楚國人的南方文化,再說秦人一統天下的衆多舉措,所有種種都是影響少年。
韓魏燕趙,慷慨悲歌,士人文化傳承天下,還有縱橫家和遊俠們大多出自這幾個國家。齊魯宋衛,殷商故地,重商重貿,立德立言,這裡有最為繁華的城池,這裡有影響後世的學者。楚地吳越,瑰麗無比的特色文化,浪漫之趣貫穿後人骨髓。
從軍事實力上看,七國之中除秦國而外,六國自進去戰國之時,國力就此消彼長。韓國和燕國聲音相對較少,魏趙齊楚四國皆在某個時段内有稱霸之心。軍事力量上,這四國都曾具對秦國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秦國還在艱苦耕耘的時候,東方六國都已經具有強大的力量了。東方六國你方唱罷我登場,魏國稱王,齊國稱王,楚國稱王,反正到戰國後期大家都已經是大王了。
這個戰場上,全部都是大王,就沒有小王。
齊國有稷下學宮,諸子百家在這裡立德立言。齊國有管仲留下來的商貿文化,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天下矚目,農業、礦業、手工業、服務業都在當時可說是當世無二。齊國的國家發展,本身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這些行業,但農業并非是齊國的完全性的支柱性産業。這,或許也是齊國在戰國而後始終無法成為最強之國的原因。
齊國滅亡,可惜嗎?可惜。
韓趙魏三家,魏國繼承了晉國的資源,戰國方始,魏國就獨強。韓國毗鄰周天子,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趙國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軍事力量已經在當時成為與秦國争衡的一國。然而,這三家相與為戰多年,從來就不是鐵餅一塊。這就導緻,秦國聲東擊西,一年打聯魏打韓,一年聯韓打魏,終究消耗了三晉力量。
三晉滅亡,可惜嗎?可惜。
七國之中,燕國淵源最久,但也是最不争氣的一個。不隻是戰國,就是在春秋之時,燕國也沒有在中原有過什麼話語權。可是,燕國地處東北,是諸侯列國們的北方屏障,防範着當年殷商舊族的反撲,抵禦着戎狄的侵略,燕國的功勞不大嗎?當然大。
燕國滅亡,可惜嗎?可惜。
當然還有更可惜的則是楚國,楚國疆域最大的時候,加上吳越,加上廣粵,可以說地盤已經快超過中原五國之總和了。而且,楚國軍事力量也從來不弱,即便在戰國的最後幾十年,楚國依然可與秦國展開不少于十次的大兵團作戰,還成功殲滅了李信的二十萬大軍。楚國滅亡,可惜嗎?可惜。
六國滅亡,皆可惜。那麼秦國呢?自然就是最可惜的。
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被六國人完全看不起的小國,數百年耕耘奮戰,在商鞅變法而後終于強盛起來。幾代國君勵精圖治,掃清六合,席卷八荒,終于統一天下。而後,又有統一文字、統一貨币,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制等舉措,可謂是為兩千年來的中國曆史定調。秦國滅,當然才是最可惜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