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命會因為搖曳的燭光而點亮

生命會因為搖曳的燭光而點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09:41:28

燭光搖曳

□吳波

國慶節後,農曆九月十六,外婆過九十大壽,我們夫妻特意從幼兒園帶回小二子前去為老太奶奶祝壽,回來時帶了壽桃、壽面還有生日蛋糕,二子喜歡吃蛋糕,尤其是九十高壽老太的生日蛋糕,吃了讨壽,喜慶。

蛋糕分吃完了,發現蛋糕包裝裡還有一盒生日蠟燭,二子一定要拿來點着玩,還要唱生日歌。拗不過他,于是找個工具讓他插上蠟燭,打火機點燃,二子還一定要關掉所有的燈,家裡餐桌上就隻有那麼“一豆”蠟燭火光,照亮桌面周圍不大的地方。我在微弱的燭光下吃着菜喝點兒酒,二子高興地圍着蠟燭唱生日歌,玩手影遊戲,他媽媽也在桌邊,陪小二子玩。一家三口在搖曳蠟燭下,吃飯,說話,玩笑,這樣的畫面,溫馨、快樂。思緒不禁飛到三十多年前,我們小時候,家裡沒有電,後來有電了也經常停電,夜晚,點支蠟燭照明是我們生活的常态,一家人圍在蠟燭火光下的歲月,并不遙遠。

生命會因為搖曳的燭光而點亮(燭光搖曳)1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生活在鄉下外婆家,農村還沒通上電,一到晚上,家裡照明的是煤油燈,那種玻璃燈座、一根燈芯連着燈頭,點亮燈芯後罩上玻璃罩。在鄉下,幾乎沒有人家點蠟燭,一者蠟燭是消耗品,用了就沒有了,還貴,長期使用,哪家也用不起;二者蠟燭的那一點光亮,太暗,吃飯、做事,太不實用。煤油燈是家裡的“貴重”物品,易碎,不是我們小孩子可以随便端摸的。放在鍋屋竈台上的那些個自制“煤油燈”,玻璃小瓶子上加個自己做的鐵蓋子,鑽個孔,穿根粗麻線,倒上煤油,點亮就能用,簡易,便宜,我們小孩子倒可以端着照明玩玩。

生命會因為搖曳的燭光而點亮(燭光搖曳)2

待我1986年回到城裡父母身邊上學時,農村也開始通電了,但是農村人家仍舊使用煤油燈,因為經常停電或者電壓太低燈泡不夠亮。城裡家庭就不同了,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停電的,晚上到家,床頭的電燈線子一拉,電燈泡就亮了,整個房間亮堂堂的,晚上在家裡吃飯做事情寫作業,亮堂堂的。不過,那個年代,因為電網電力緊張,城裡也偶爾會停個電的,十天半個月的停上一會,晚上剛才燈還亮好好的,突然就熄滅了,坐在家裡的我們一起異口同聲:停電了!然後,大人立馬起身,去床頭櫃五鬥櫥抽屜裡翻找蠟燭,有可能找到個蠟燭頭子,點上,家裡有了點光亮,才好做些事情;經常是找不到的,要麼上次停電用完了沒買,要麼就不知道扔哪兒去了,這蠟燭不是家裡經常用到的。于是,大人就叫我拿着兩三毛錢往小店跑:買兩根蠟燭去。

咱得令,手裡攥着毛票子,跑出家門,外面新村巷子裡,黑漆漆的,家家窗戶都沒了光亮,一直跑到菜場邊上小店,小店裡已經點上了蠟燭,昏暗的一點光亮照着櫃台背後的貨架,這時候看小店的阿姨也是忙碌的,一停電,很多人家都要出來買蠟燭。

蠟燭買回家,接着點上,本來照明的手電筒可以關掉了,手電筒要買電池,那花錢也比蠟燭要多不少,用它照明,不經濟。家裡有光亮了,大人孩子該幹什麼幹什麼,父親繼續就着中午剩菜和花生米喝二兩酒,母親繼續收拾整理賣剩下來的蔬菜,我和姐姐趴小桌對面,中間一根蠟燭,各做各的作業,一家人聚在一間房子裡,圍着蠟燭那一點微弱的搖曳的光亮,不時地問話與對話,說到有意思的事情,會開心地大笑。那些場面,記憶如此深刻,簡單、溫馨,幸福、快樂。

生命會因為搖曳的燭光而點亮(燭光搖曳)3

停個個把小時或者時間長點,頭頂的燈泡忽然就亮了,我們的眼睛猛地受到刺激,難受一下的同時又會異口同聲:來電了!然後忙不叠地吹滅面前的蠟燭,蠟燭燈芯冒出一點煙氣,滅了。收起蠟燭,放到抽屜裡。

那個年代的我們,夜晚的生活就是這樣,物質不豐富,電力也緊張,停電了,大家不慌不忙,找蠟燭,買蠟燭,點蠟燭,一家人在一起,溫暖,開心,多麼美好的生活、多麼難忘的記憶啊!

生命會因為搖曳的燭光而點亮(燭光搖曳)4

作者簡介:吳波,男,網名:荸荠。1979年5月生,江蘇淮安人,中學政治教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清江浦區作家協會理事。2005年起在報刊發表文章,已約千篇逾兩百萬字。著有文集《裡運河北大運河南》《清江浦家常飲食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