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這些成語冷知識你們學到了嗎

這些成語冷知識你們學到了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9:50:12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莊子的事。

“每況愈下”這句成語,原來說作“每下愈況”,出自《莊子·知北遊》。

莊子是戰國時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一次,東郭子向莊子請教:“所謂‘道’,究竟在什麼地方?”

莊子說:“無所不在,哪兒都有。”

東郭子:“還是請你舉出具體例子,我才容易明白。”

莊子說:“在蝼蟻(蝼蛄、螞蟻之類)。”

這些成語冷知識你們學到了嗎(這句成語最初不是這麼說的)1

東郭子懷疑地說:“高妙的‘道’,怎麼會在那樣低下的東西上呢?”

“ 在稊稗(小米、野谷之類)。”

“怎麼更低下了呢?”

“在瓦甓(瓦片、磚頭之類)。”

“怎麼越說越低下了呢?”

“在尿溺。”

東郭子認為莊子這是在故意開玩笑,就不作聲了。但是這時,莊子卻一本正經地說道:“你要知道,你提出的這個大問題,就像正獲向監市請教的‘履豨’問題一樣,每下愈況!”

這些成語冷知識你們學到了嗎(這句成語最初不是這麼說的)2

所謂“履豨”,就是用腳去踩豬,是古代檢驗豬身肥瘦的一種方法。監市(即集市管理員)履豨,不檢驗豬的腹背等大的地方,而檢驗它的腿腳等細部,因腿腳不容易長肥,如果腿腳都很肥了,可知這頭豬一定極肥。正獲,當時一個小吏,名獲,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問監市。監市告訴他:每下愈況——越是細微之處,肥瘦就越明顯。

莊子用監市履豨作比喻,向東郭子解釋‘道’的存在,而且愈是細微低下之處,道理就越明顯。

“每下愈況”,由此成為一句成語。但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人們把它說倒了,變成“每況愈下”,意思也跟原來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形容境況或形勢越來越下降、越來越不妙,就叫“每況愈下”。

古為今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