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80後已經快40歲了,而第一批90後也已經快30歲了。
生活催促着快快長大,我們卻無比懷念單純的過去。
如果有一個時空穿梭機,我想,我們都會選擇回到過去,再次坐在教室。
正好,有一部動畫滿足了我們回到過去的願望,最主要是,裡面涉及到的幾乎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它說的正是我們曾經曆過的。
這部動畫便是凝羽動畫出品的《茶啊二中》。
在2014年,這部動畫悄悄在網絡上映,總共十集,單集時長三分鐘,也就是說,第一季播出完結,時間總共才半個小時。
後來,在15年,16年和18年,又相繼推出了三季,後續的單集時常也變長了,到了18年的第四季,單集時常已經達到十五分鐘。
目前,四季都播完,豆瓣評分依舊保持在8分以上。
可能知道這部動畫的人不算太多,但是,我想,其中的某個畫面肯定在别個平台出現過,因為,單領出每一集,都可以用來當做生活釋放壓力的調節器。
雖然沒有掀起多大的浪花,可是,我卻要為這部動畫呐喊呐喊,不為别的,就因為它内容真實不做作,看後甚至會有一絲絲酸楚。
1《茶啊二中》的動畫名字取自長春原地名茶啊沖, 創作者解釋是:因為早期長春名為“茶啊沖”,是古代肅慎語發音,意為“天之城”。而将“沖”字拆開,就是“二中”,寓意是長春的中學。
既然故事背景設定在東北,那東北話自然是少不了的。
如果說,哪種方言最能夠征服世界,那麼,東北話肯定是首選,一個東北人,給他一個禮拜時間,便會帶出一窩說東北方言的外地人。
幹哈呢?
擱哪兒呢?
出門大回小回你不道啊?
整事啊?
蒙圈了!
整秃噜皮了!
幽默風趣的方言再配合着東北特有的大嗓門,隔着七八裡地都能聽得明明白白。
别看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東北校園的,但是,即使是南方人,也會在笑的合不攏嘴的同時,偷偷抹着回憶的淚水。
因為,校園的共鳴在這部動畫裡安排的恰到好處,雖然,在人物造型上略顯粗糙,可是,内容質量上的一流,讓這部動畫足以成為校園題材的代表。
想一想,我們多久沒有因為一部校園青春動畫而樂到哭呢?
中學時期,晚自習,爬後窗戶玻璃的老師,坐在講台左右的“護法使者”,大掃除,逃課去網吧,選課代表,班會,因為說話名字被挂在黑闆……
隻要是你能回憶起來的青春記憶,這部動畫統統給你展現出來。
作為主創基本是80、90後的公司來說,用動畫的方式,展示已經逝去的青春,算是一種祭奠,更多的是一種緬懷,緬懷那段最為純粹的校園時光。
比起打着青春幌子招搖撞騙的青春電影來說,這部動畫更加接近真實。
老師,嘚吧嘚的埋汰學生,但是,背地裡卻是真的對學生好。
學生,插科打诨有時候集體對抗老師,但是,對于老師的好他們都是明白的。
校園裡,沒有誰好誰壞,而所有的人,都把這裡當做是一個家,而家裡的雞毛蒜皮的事情,總歸是一種單純的樂趣。
畢竟,誰的青春不還有點美好的樂子呢?
所以,在這部動畫裡,學校發生的一切我們都經曆過,而這些經曆在人生的舞台占據重要的一部分。
美好與回憶,總是伴随着成長的陣痛,那時候渾然不覺,此時卻格外想念。
2《茶啊二中》之所以能夠在校園題材中成為佼佼者,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創作者,也就是那些個80和90後對于那個時代校園文化的獨特認知。
這種認知你可以理解為校園文化中特殊的潛在活力。
80後偏向于理想化,而90後偏向于個性化,當理想化與個性化結合在一起,勢必會産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恰恰體現出他們對于未來自己做主的渴望。
所以,在《茶啊二中》中的學生形象上,我們很明顯能夠嗅到一種奔向自由的氣息。
當然,受制于教育方式,隻能立足現實的同時,動畫中稍稍将那些屬于共同記憶的點放大開來,這樣,激起共鳴的同時,也将曾經最容易被忽視的青春記憶點給重拾起來。
什麼是校園,學習之外的打鬧才是最好的诠釋。
因此,《茶啊二中》的重點放在了打鬧上。
孩子的美好記憶都來源于生活的打鬧,而奪走他們的打鬧,就相當于奪走了他們童年的樂趣。
相比較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對于他們時代青春的叙述,以及李芳芳《 80'後》中稍微憂傷的基調,還有02年校園題材電視劇《十八歲的天空》的去路抉擇。
《茶啊二中》的學生起步點放在了初中,既避開高考那種迫不及待的壓力,又擺脫了小學時的稚嫩,而立足初中的這個點,正好是最有朝氣與活力的時刻,而這時候,從懵懂到懂事的轉變也在慢慢發生。
當80、90後漸漸成為社會中流砥柱時,那個曾被批為“頹廢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這與他們的校園文化離不開。
老師的認真負責,當然,打手闆挨腳丫子是免不了的,雖然現在統統被列為體罰明令禁止,但是,那時候的老師,确實是把教書育人放在心上的。
而學生,除了學習,他們之間的情誼更是值得銘記,打鬧免不了,卻沒有奢靡攀比之風,情誼的建立完全是因為志趣相投罷了。
所以,《茶啊二中》中的校園文化是單純的,而接受的教育對于成長的幫助也是意義重大的。
3這裡不得不說一下作為主角的王強。
我想,曾經的每個班裡可能都有這麼一号人物的存在,頑劣成性,卻不能把他歸為學生“敗類”的行列。
在教育制度的束縛下,天生的叛逆性格讓王強成為了班裡的異類。
他和老師插科打诨,就連老師都拿他沒辦法。
每次看到石妙娜指着王強的鼻子教育,而王強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時,并沒有多少反感,反而覺得很是可愛。
在班裡,王強是“扛把子”式的存在,而作為班裡的老大,自然有他獨特的座位歸屬,那就是講台兩側的“特供專座”。
在人人以成績為準則的教育背景下,王強的表現有些自我。
大道理他都懂,而且,他講道理比誰都厲害。
當班級利益受損時,他往往又是第一個站出來維護的。
與他形成對比的是班長劉若琳。
學習本該是為自己的,卻最終不得不在父母的威嚴下妥協。
而這種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數。
我們曾經不也是憧憬着許多偉大的夢想,可是,現實面前,我們都學會了妥協,而這種妥協,往往伴随着成長。
等到了一定年紀,有了一定能力,再想重新找尋曾經的夢想時,突然發現,錯過就真的錯過了。
隻有王強努力的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即使,他不知道未來在哪裡,至少,現在的他沒有被模子給塑造成固定的人。
肆無忌憚的青春,隻有肆無忌憚的人才配得上。
正如《茶啊二中》主題曲歌詞
那一天 那一年 舍不得和青春告别 長大後 才發現 人生的考試不能交白卷 城市中 忙碌穿越 是不是 應該停下腳步歇一歇 讓我們盡情懷念吧 那些個肆無忌憚的夏天
在第四季第四集中,當王強他們坐在草場談自己夢想時,王強說自己想當一隻大熊貓,因為劉若琳想當熊貓飼養員。
看上去是一句玩笑話,但是,也能看出王強的困惑。
拼命學的學生,活成了父母眼中的自己,而王強活成了自己眼中的自己,可是,他的未來在哪裡呢?
這大概是青春期都會碰到的困惑,正因為這樣,青春的可塑造性才是靈活的。
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隻要你朝着那個方向努力。
80、90生活的時代是社會轉折的過渡期,從溫飽到小康的跨越,而精神财富的一大半來源于自我創造,畢竟,玩的東西花樣遠遠沒有現在多。
當我們用手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童年樂趣時,無形中,我們也在發掘着自我。
即使,最後我們沒有活成想要成為的人,至少,還有純真的青春值得回憶。
我們總在懷念過去,是因為我們現在過得不好。
《茶啊二中》第四季完結時,這幫孩子進入了初三,也即将面對中考,雖然還會有第五季的出現,但是,我覺得,青春在這裡可以停下來了。
王強會因為劉若琳而拼命學習。
劉若琳會為了父母拼命學習。
當所有人困在沒日沒夜的題海中時,青春算是告一段落,而打鬧也被定格在曾經。
度過叛逆期的孩子,總算學會用大人的眼光看待一切時,全局終。
筆墨留在紙上的答案,再也沒有肆無忌憚的歡笑。
徒留對于過去的回憶,以及夾在自我理想中的糾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