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淩.漢族,绛州(今山西新绛縣)人。豪放不羁,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适、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注釋]
涼州詞:唐樂府《涼州歌》的唱詞。唐代的涼州相當于現在的甘肅省武威縣一帶。 |
仞(rèn 讀認):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為一仞。萬仞,形容山很高。
羌(qiāng):指古代居住在甘肅青海的少數民族。怨:怨恨。何須:何必要。
楊柳:指樂府曲《折楊柳》。古代人們分别的時候,常折柳相贈,表示惜别,所以當人們聽到《折楊柳》曲時。就想起了與親人分别的情景了。
度: 過。
玉門關:不是現在的玉門市。在現在敦煌縣的北面,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譯文]
從近處往遠處看奔騰的黃河,仿佛伸入了白雲深處。一座小城堡,孤零零地坐落在高山峻嶺之中。戍邊的士兵們,你們何須用羌笛吹奏那思念親人的曲子,怨恨這裡的楊柳枝頭不見青青的柳色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過玉門關的啊。(要知道朝廷是不會管你們的死活啊!)
〔簡析〕
這首詩表現了守衛在西北邊疆的将一們的離情别緒,抒發了詩人對戍邊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評了朝廷對他們的冷漠。
第一句寫作者極目遠望黃河上遊,那奔騰的河水似乎從天際雲空直瀉而下,氣勢雄偉,意境開闊。作者視線随着河水由遠而近,在蒼茫遼闊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嶺之中隻有玉門關孤立其中,顯得十分孤獨而寂寞。就在此時,在這雄偉而荒涼的環境下,傳來了《折楊柳》的笛聲,它如泣如訴,悠悠不斷,仿佛迷漫在西北的曠原荒野之中,怎不令人心碎!
後兩句作者好像是在勸慰派遣,實際上卻使這種幽怨更為含蓄濃烈,直接批評了封建統治者從不關心将士的疾苦。全詩寫得蒼涼悲壯,深沉含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