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普通話标準嗎?如果因為方言的困擾,在普通話考級中屢屢受挫,一定不要氣餒。上一篇文章已經介紹了,關于普通話學習的重點。接下來補充一些方言中常見的錯誤。
在各地方言中,前後鼻音不分很多見。比如後鼻音“eng和ing”和前鼻音“en和in”不分的尤為嚴重,錯誤表現多樣化,很複雜。
将前鼻音讀作後鼻音,例如:開門讀作開蒙,陰雨讀作英語;而有些恰恰相反:西風讀作西分,聽話讀作tin話;有的人還分不清“ün”和“iong”,将裙子讀作窮子,甚至出現鼻音與費鼻音的混淆錯誤,比如前面講到的n、L不分。
矯正重點分為兩大類:
1、不會發前鼻韻母:重點學習前鼻音韻母的發音,發音時一定要找準發音部位。因為前鼻音韻母的韻尾是舌尖中音“n”,所以韻腹發完後,舌尖不要往後縮,而是要抵住上齒龈,氣流從鼻腔透出,發音完成。
2、不會發後鼻韻母:重點學習後鼻音韻母的發音,發音時也必須找準發音部位。後鼻音韻母的韻尾“ng”舌根濁鼻音,發音時要注意:韻腹發完後舌頭後縮,舌根隆起,氣流從鼻腔透出,發音完成。
前鼻音和後鼻音的發音區分主要在兩點:一是阻礙部位不同,二是開口度大小不一樣。 比如:發前鼻音的時候,發音位置比較靠前,如:an、en、in的發音中a、e的發音都比較靠前。
另外,在發元音的過程中舌尖逐步上擡與上齒龈形成阻礙,使氣流從前鼻腔流出,形成前鼻音。前鼻音發音時口腔不能開得太大,以免氣流往後進入後鼻腔。
訓練重點:1、找準發音方法,反複朗讀,形成發音習慣。2、找竅門,對容易混淆的生字進行标識記憶。
不會發“er”音,可能就不會發兒化音,比如“二哥哥”叫成了“愛哥哥”。還有的人會把兒化音中的“二”讀成“愛”,或讀成“餓”。
卷舌韻母雖然隻有一個“er”,對應的漢字很少,但是在口語表達時,可能會遇到很多。卷舌韻母給兒化音學習确實會帶來很多困難,因此,這個音也是學習重點。
“er”發音方法:從音素結構看,其實并不難,在發“e”的同時,加上卷舌動作即可。練習中可以先發“e”,保持住口型不變,然後舌部卷起後縮,保持一定的張力。最後達到卷舌化發音就可以了。
有些方言中,發準複韻母很難,有些發音容易“偷懶”,省去了複韻母中的韻腹的變化,從而發成單音。
比如前響複韻母ai、ei、ao、ou一般都發不準。最常見的複元音單化現象出現在“ai”和“ao”兩個韻母,ai會發成e,ao會發成o。還有的會丢失介音i,
之所以産生這種發音錯誤,主要是在反複韻母時,缺少唇形和舌位的變化,主要是發音方式有部分失誤。
訓練重點:仔細觀察口型,對着鏡子認真練習每一個音素的唇形和舌位,細細體會韻母發音時的動程(前響複韻母口型必須是從大到小,此外還要兼顧唇形的圓展),經過大量的練習,都能有意識地改變發音習慣,取得良好效果。
學習普通話時,聲調不準也很常見,比如“懷疑整個世界”的錦州話,每句話的結尾都呈現“升調”,給人一種疑問語氣。
我們的普通話聲調用“五度标記法”标記調值。四聲調值分别:55、35、214、51。但是在某些方言中,聲調就有很大的差别。
此外,因為某些人發音習慣不好,唇舌無力,發音懶散,吐字歸音做得不好,導緻出現陽平拐彎、陽平長度不夠、上聲發不完整、上聲低音不夠、低尾音又挑得過高等問題。
在普通話考級中,聲調的發音直接影響到評分,即使聲母韻母發音都準确無誤,但如果聲調不準,一定會被扣分。
聲調發音的訓練一定要多聽,多練,最好通過錄音設備,反複矯正自己的讀音變化。從單字音,到雙字詞,多字詞組,最後到語流。都要大量地練習。
學習普通話其實并不難,知道自己發音錯在哪裡很重要,但是如何糾正更重要!隻要勤加練習,我們都能輕松掌握,.
如果您有其他發音方面的難題,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