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加盟實際是把一個店鋪的赢利模式無限地複制。成功複制,長久複制。
但真正能做到“一本萬利”的往往隻是國外成熟的品牌,如麥當勞、星巴克、沃爾瑪等。盡管這些品牌也面臨本土化的變異,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要素基本不變。
反觀很多中國的加盟體系,規模稍大,“複制”稍多,就開始出問題,不要說“一本萬利”,甚至連盟主都倒閉。
為什麼國内品牌頻繁出現加盟越多,倒閉越快的現象?
對于加盟體系而言,盟主的問題基本屬于内部可控的,而加盟商有外部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市場、政策法規則屬于外部不可控的。在這裡,我隻想談談内部可控—來自品牌商的因素。
複制的是核而不是殼
大家都知道,連鎖加盟平台的整個運營管理系統,可以簡單梳理為三部分:運營管理體系、培訓體系、督導體系。運營管理體系是需要複制的内容,培訓體系是進行複制的方法,督導體系是進行監督控制的保障。
在理論上,我們希望先沉澱好運營管理,有一套清晰的商業盈利模式,并對這套盈利模式的可複制性進行評估、提煉,再進行培訓,而後進行督導。
賣品牌,不光是賣CI,賣産品和服務,而是賣運營模式,以及掌握這套運營模式的人才。但在現實中,往往很多都沒準備好就開始忽悠了,所謂萬事不備,猛吹東風,結局可想而知。
一些品牌商将加盟想得很簡單,隻想着如何搶占市場份額,獲得規模效應,以為把自己的招牌一賣,就各安天命,而不想着如何指導、保證加盟商在預期内盈利,如果在預期内無法盈利,則加盟商變卦是自然的事。
肯德基在國内的加盟費曾經高達七八百萬,應者如雲。肯德基之所以收這麼高的加盟費,不但是為了獲利回套,更重要的是設置一個高門檻,确保加盟者願意跟肯德基的營運模式操作,否則加盟商的高額投資就付諸流水。
一些品牌商,雖有一套“完整”的運營手冊,但手冊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卻有問題,比如:品牌商的旗艦店是大賣場,營業員很多,但加盟商是小賣場,營業員隻有一兩個,整個管理模式都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更多的是體現在細節管理上。
另外,品牌商通常都是運作自己的産品和服務多年,積累了不少經驗,也沉澱了不少人才,更有很多天時地利的因素,有些優勢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資源是稀缺的,品牌商之所以盈利,跟這些優勢和資源息息相關,但加盟商短期内卻無法擁有。因此,品牌商一定要評估好加盟商盈利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否則,加盟商便會拖累品牌商,把品牌商辛苦建立的偉業拖向深淵。
樹立一個品牌也許需要5年,但毀掉一個品牌隻需5分鐘;投資在一個品牌上面的人财物,與所謂的市場份額、收取的加盟費相比,也許是滄海一粟。
從企業文檔标準開始
也許很多人會說:所有這些問題,最核心的根源在于缺乏人才。
那麼:連鎖加盟品牌的人才最關鍵的素質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對标準化的認知、捍衛和執行!
近幾年,我一直從事為品牌商打造人才的工作。我們從高校招聘高素質的大學畢業生,通過嚴格的訓練,變成品牌供應鍊各個環節的儲備人才。學員們聰明、好學,追求增值—為企業增值,為自己增值……有許許多多的優點。幾年下來,我們總結訓練成果發現,我們投入最多精力的,是學員對标準化的執行。
現今是資訊時代,企業内外部信息太多,我們必須提高學員的信息素養。其中如何高效處理大量的文檔信息是關鍵。
很多人習慣了寫一份報告開一個文檔,導緻電腦裡各式文檔一大堆,時間長了,連自己都難以尋找,也沒時間翻看,别人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曾經讓員工在公司内部網,尋找他自己三個月前寫過的一個文檔,找半天也找不到。
企業常常要救火,根源是信息不準确、實時,等到問題出來了大家才知道,因此,搭建好的信息系統是重中之重,好的信息系統就像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讓企業防患于未然。但是,一個略有規模的信息系統,必然信息滿天飛,有的企業,每天大大小小的文檔有上百個,加起來超過十萬字,而且很多報表、文檔需每天更新,信息量如此龐大,管理如何達緻高效、低成本、扁平化,标準化非常重要。
标準化是通往高效管理的高速公路,讓任何車輛(部門、項目、新人)一上來都能不費力氣地前行。
标準化就是成本和效率
我曾經在企業裡以物流為例,幫助大家認識标準的重要性,起到不錯的效果。
曾與一位賣皮具的老闆打交道,他說最近接了一張很大的國外訂單,很麻煩,各種包裝盒子的尺寸、重量都要規定得死死的,就因為外包裝紙箱不符合規格,結果要重新做,延誤了貨期,最後被罰款。而内銷就很簡單,對外包裝基本沒有規定。
我們屬下的工廠是長期做國外訂單的,對于這個規定已經習以為常,但我想問大家是否思考過,為什麼國外訂單這麼麻煩呢?
如果以我們的倉庫管理和物流标準,肯定不明白老外為何如此挑剔;我們的倉庫都是以人工為主,倉務員推着叉車,找到庫存的位置,調整叉車将貨物拿出來,大一點,小一點沒關系,重一點,輕一點也沒關系。
而現代的物流倉儲基地全部是自動化操作,倉庫是立體式的,隻要将貨物基本數據輸進電腦,則各種物流自動化設備就會啟動,存取都無需經過人工。
如果某車貨的包裝标準不一緻,則意味着難以進入主要的物流通道。原因是不能為了這車特殊的貨物,啟動其他物流自動化設備。另外,體積不符合标準,會造成空間的浪費—無論是運輸還是倉儲的空間。
出口的貨物,從集裝箱,到碼頭,到船運,到物流中心,到分拆,再到終端,整個物流供應鍊,工具、設備都是配套統一的,可以一條龍順暢地走下去,如果有一船貨是特殊的,則一條龍就要全部調整,成本、時間都劃不來。
這就是标準化的威力!
現代物流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和自動化,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标準化的前提下。
作為個體,我們總是習慣了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方便、最容易的做法,所以我們喜歡個性化,确實,從個體而言,标準化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但從整體來說,隻有标準化才能節約大量的成本和時間,極大地提升效率。
标準化,隻有站在整體的高度才能理解是怎麼回事。
強化員工的标準意識
有一篇文章是這麼寫的:“沃爾瑪崇尚的是西方流水線式的操作,上至管理人員下至營業員,均屬于流水線上的一個部件,任何違反指令的操作,均被禁止,這對于崇尚人情味的管理的中國員工來說比較難以接受的。另外一個方面,流水線式的操作對員工的安分守己要求程度比較高,機械性的重複勞動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導緻了不少高素質人才的流失。”
在我看來,這段話恰恰反映了中國員工對标準化的認識不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