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08:19:00

編者按

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章規定和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38個選舉單位選舉産生了2296名黨的二十大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共産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具有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是經各級黨組織逐級遴選産生,肩負着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重托,凝聚着全黨的意志,承載着人民的期望,将光榮地出席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中很多是來自生産和工作第一線、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範黨員。本欄目重點介紹生産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的先進模範事迹,以學習和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範。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1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2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3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4

每到夏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美興鎮冒水村就花香四溢。

這個村莊坐落在紅軍長征翻越過的夾金山,曾經當地民謠裡唱着的“鳥兒飛不過,凡人不可攀”的大山裡,如今開出了玫瑰花。過去種植土豆、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的土地,一部分成了花田。

貧瘠的土地實現了增收。大山裡出了一名“玫瑰姐姐”——陳望慧,靠着種植玫瑰帶領大家實現了脫貧摘帽。

1995年,21歲的陳望慧,從美興鎮大水溝村嫁到冒水村。那時的冒水村土地貧瘠,地裡隻能種植土豆、豌豆等,産量不高。村裡山高坡陡,沒有公路,陳望慧每天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往返于田間和山上的家,鞋和腳經常被磨爛。

為此,她哭了很多次,慢慢産生了“走出去”的想法。于是,她離開村莊,去縣城裡開餐館創業。

十餘年間,陳望慧的小餐館開成了大酒樓,但是家鄉的路還是她心裡過不去的坎。

2011年,陳望慧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這一年,冒水村換屆選舉,陳望慧作為村上的緻富能人,在村黨支部多次動員和群衆的勸說下,放下經營多年、收入可觀的飯店回村,當選為冒水村村委會主任。

如何改變村莊的貧窮面貌、帶領村民們共同緻富,她苦苦思考着。

村裡野豬很多,經常成群結隊糟蹋莊稼。在一次查看被野豬破壞的莊稼地時,陳望慧發現,長在地邊的野生玫瑰因為有刺,逃過一劫。

在陳望慧看來,這株野玫瑰,像是大地給她的啟示。

她萌生出種植玫瑰的想法。第二天,陳望慧便請朋友幫忙在網上查資料。當她得知玫瑰精油被譽為“液體黃金”,甘肅、山東、雲南、貴州等地都有玫瑰産業時,種植玫瑰的想法更堅定了。“野玫瑰如果能變錢,太陽都會從西邊出來哦。”一些村民并不看好陳望慧這個想法。

面對質疑,她想着,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給大家看。很快,她就動身去外地考察玫瑰産業。

從第一站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苦水鎮考察玫瑰種植基地開始,陳望慧前後去往山東、雲南、上海等7個省市學習種植經驗。最辛苦的時候,她坐大巴、擠三輪、蹭拖拉機,7天跑了5個省,還曾在路途中病倒。

輾轉幾個月的考察學習,她基本掌握了種植技術,帶着不同地方的玫瑰品種,趕回村裡。經過反複實驗比對,陳望慧最終選擇了适合高原生長的金山玫瑰。

2012年,金山玫瑰正式種在了小金縣的土地裡。

兩年之後,陳望慧自掏腰包引進大馬士革等多個玫瑰品種,自己種了1畝,還發動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頭試種。

第一批玫瑰花開之後,她帶着成果到蘭州檢測。得知手中的玫瑰質量因小金縣平均海拔近3000米的獨特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超過了國内同類産品時,陳望慧激動得眼噙淚花。

她知道,這是讓“窮山坳”擺脫貧困的“好出路”。

然而,冒水村的玫瑰種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剛開始種植玫瑰時,花農缺乏技術,有些村民隻管播種不管養護,玫瑰的成活率很低。焦急的陳望慧四處請教專家、邀請技術人員,組織村幹部和黨員帶頭學習技術,輪流到田間地頭為花農提供幫助。

她常常餓了就啃幾口饅頭,困了就在田邊小棚眯上一會兒。

2014年,玫瑰市場出現低谷,陳望慧怕村民吃虧,打擊種植積極性,便以高于市場40%的價格向花農們收購玫瑰。

讓村民得到實惠,這是她曾經許下的承諾,“一個人富不算富,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也是村裡的緻富帶頭人,帶領大家緻富是我的責任”。

2017年,為擴大種植規模,陳望慧在當地開啟了新的種植模式,她創辦公司加工玫瑰産品,并在冒水村成立了第一個玫瑰産業合作社負責育苗、發放種苗、技術指導、收購鮮花,而老百姓負責自己土地的種植管理和采摘。

玫瑰種植面積也從最開始的50畝不斷增加,逐漸覆蓋到周邊的12個鄉鎮、46個村莊,有3200戶農戶參與了種植。

如今,陳望慧公司的玫瑰花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5萬畝,每畝最高收入達17000元,是過去傳統農作物的十倍以上,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五大主導産業之一。

這些年間,陳望慧先後獲得了“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等榮譽。

村裡還組織黨員戶、種植能手“一對一”幫帶脫貧戶、殘疾人家庭。玫瑰産業基地扶貧車間會優先雇傭周邊鄉鎮的脫貧戶和殘疾人家庭的勞動力,超過500人受惠,每年為每個家庭增收5千元。

2019年,在共和村一個合作社玫瑰花收購款發放現場,63歲的村民喻福良一家領到了7萬元的現金。喻福良自幼下肢殘疾,家裡三口人,在2017年之前一直靠着低保生活,常常入不敷出。

2015年,喻福良一家在4畝土地裡撒下了玫瑰的種子,來年獲得了3700元收入。靠着種植玫瑰,他們的收入在2017年突破了萬元關口,達到3萬元,之後每一年都有增加。一家人擺脫了貧困,銀行卡裡也有了存款。

像喻福良一樣的家庭很多,小金縣470餘戶殘疾家庭通過種植玫瑰,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當地超過1/7的人從事玫瑰産業。

十多年前,陳望慧剛回到冒水村時,村裡還沒有“萬元戶”,如今村民們通過種植玫瑰,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2萬元。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5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6

記者:龔阿媛

統籌:劉世昕 楊月 安俐

制圖:陳舒遙(實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出品

二十大代表陳望慧(二十大代表陳望慧)7

來源:中國青年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