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開放就已經刷屏!
最近,
仙氣十足的
香山湖公園二期備受關注。

日前,
香洲區這個“新公園”傳出
五一開放的消息 ,
讓市民充滿期待。
它究竟有哪些亮點?
打造過程中還藏着哪些小秘密?
“這裡的每一處規劃設計,
都可謂‘用心良苦’。”
香洲區委常委、副區長彭甦介紹,
“沒砍一棵樹、也沒買一棵樹”,
香洲區秉承可達、可看、可憩
和安全、生态、節約的理念
打造香山湖二期。
坐好扶穩,
特報君帶你提前感受下!

設計理念
追求“天一合一”
打造嶺南園林建築山水園
據介紹,香山湖公園二期的設計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循“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原則,在充分考慮原貌自然環境條件的基礎上,植入嶺南園林傳統經典造景,把人工美和自然美有機地結合,力求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假山跌水實拍與設計圖

瀑布亭實拍與設計圖
為實現這一設計思路,參建單位多次派人外出考察國内規劃較為成功的大型公園,反複現場實地踏勘,通過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山、水、草木等生态特征,不斷發掘原地貌特征中的景觀優勢,結合傳統嶺南建築風格,對亭、台、樓、榭、橋、廊、假山等景觀節點細心雕琢,令傳統建築元素與現代舒适性需求充分結合,最終确定了總體規劃方案。

水榭效果圖

跌水廊橋效果圖
亮點
木道 水道 林道 道道有新意
在具體亮點上,
香山湖公園木道、水道、林道
相互環繞,
可謂道道有新意,
處處有亮點。
木道
依水而建 打造最古樸親水棧道
特報君提前探營發現,整個“新公園”最特别之處在于,親水棧道處處環繞。别緻的木道環湖依水而建,古色古香的水軒、跌水、景亭等美景不經意間藏身于古樸的棧道旁。



環湖碧水棧道
據介紹,木道的設計遵循以“最小幹預最大促進”的原則,力求對生态的幹擾降到最低,并最大限度維護場地原有生态格局,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循環再生。
水道
一水多用 “定制”多功能水景
水道的設計則更為講究。
據介紹,香山湖公園二期很好地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保留原有鳳凰山山泉湖水,并輔以人造水景。在噴泉、跌水、瀑布、溪流景觀的設計中,利用潛水泵将水壓提升,既滿足噴泉瀑布等景觀需求,又将水反作用于綠地灌溉,讓“滴水之恩”充分施之于地,用之于林。


水道溪流景觀
除此之外,結合南方夏季多雨的地域特色,參建方還别出心裁設計“多功能水景”,讓湖島和水道在豐水季節可供賞水親水,枯水季節還有岩石景觀可賞,做到靈活,一水多用。
林道
保留原生植被 節約又自然
而在林道打造方面,特報君發現,香山湖公園二期非常完整地保留原有芭蕉林、楊桃林、松林、荔枝林、竹林帶等原生植被,務求降低造景成本。
同時,沿原有登山路線順道而設松林步道,并利用原有樹木枯枝,打造步道與荷花池欄杆,節約又自然。


建設背後
在香山湖公園二期建設中,參建方始終遵循節約、自然,用心建設這座市民公園,傾力打造一個節約型的生态園林環境,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休閑好去處。
在具體建設背後,原來還藏着這些小秘密▼
零砍伐零新種 尊重自然力求節約

要求參建方将園内原有樹木,包括沉香、鳳凰木、芭蕉、竹林等悉數保留,隻是對局部長勢不好和層次雜亂的植物進行修剪,同時還就地取材,将一些枯樹枝用來做木欄杆,實現資源再利用。
注重細節 處處走心
在保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邊坡的修複處理,采用植物軟化過渡,使得山間景觀更加親近,遊人也更能融入大自然。
在園林材料的選擇上,公園坐凳采用相對柔軟的木質材料,鋪裝形式多樣,表面都采取了防滑措施,保證安全舒适。

在燈光設計上,為了不破壞夜色與湖中景色,盡量減少傳統路燈,更多選取樹形較好樹幹筆直的大樹用地燈打亮形成光源,以及亭台樓閣亮化來打造美輪美奂的夜景。
眼下,
香山湖公園一期,
已成珠海不折不扣的網紅公園。
恩愛的白天鵝,
種滿向日葵、玉米、芝麻的“都市田園”




精細打造的别緻景觀,
一處一景,
讓珠海市民幸福感滿滿!
再加上如此用心打造的“新公園”,未來的香山湖公園更讓人期待!

文、圖:珠海傳媒集團 盧展晴
部分圖片由香洲正方提供
責任編輯:孟鑫
編輯:劉嘉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