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
在你心裡,微信朋友圈的意義是什麼?
于我而言,曾經,它是樹洞,是私生活的一隅;現在,它卻更像話筒,是我将正能量傳播給更多孩子的窗口。
改變的發生,是因為一個叫胡瀾的學生。
我是她七年級時的班主任。這個其貌不揚、性格内斂卻及其真誠的小姑娘,我特别喜歡。
此前擔任英語老師時,我和不少學生互加了微信。我告訴他們,遇到任何困難,記得随時找我。
原本以為,這隻是我方便與孩子交流的工具,沒想到卻收獲了一波粉絲——孩子們總是圍着我,叽叽喳喳地說,老師,你的朋友圈真好看。
“麻老師,我把您的朋友圈都看完了,感覺你的生活真美好、真豐富!”一天下課,胡瀾跑過來開心地告訴我。
我的心情卻很複雜——自己随手記錄的生活細節,過多暴露在學生面前是否合适?我并不想成為他們的談資。
不久後,我将朋友圈設置為對學生“不可見”,用“一條橫線”,劃清了與他們在教學生活之外的界限。
日子周而複始,我也淡忘了“關閉朋友圈”這事。直到再次偶遇已經初三的胡瀾,我的内心再次泛起漣漪。
那天課間,胡瀾經過我時說了句“麻老師好”,卻又忽然停下腳步,轉頭奔向我。
“麻老師,您是不是對我設置了‘朋友圈不可見’?”說完這些,小姑娘臉都紅了。
我一怔,硬着頭皮慢慢解釋自己的良苦用心,心裡想的卻是“還有學生關注這個?更何況我也有一年多沒教她了”。
“麻老師,我理解您,但我們都很喜歡看您的朋友圈。現在每當看到那條橫線,我們都很失落,也有點難過。”胡瀾語帶委屈地說完這些,轉身跑回了教室。
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靜——原來孩子們是如此在意我的“朋友圈”,我的一言一行、生活點滴,哪怕是一句話、一張圖都能對他們産生積極影響!是啊,身為教師,不就應該對孩子坦誠相待、以心換心嗎?
我掏出手機,更改了設置,心裡想像着孩子們發現“那條橫線不見了”時的驚喜。
那一天,我也告訴自己:“麻小娟,未來你要更用心地生活,以誠待人,用全部真心去溫暖每個善良的孩子。”
來源 |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 | 楊思
校對 | 趙澤琴
審稿 | 方興
往期精彩回顧
麻老師的睡前故事會③學生“耗”在食堂不去自習,我卻深深感動了湖南進入“兩會時間”,将有這些看點→@湖南人,這份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請您閱卷!,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