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磷石膏、鋼渣等固體廢物占用大量土地資源、污染水環境且利用率低的問題日漸突出,業内建議推進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建立産業化專項基金,并對産生固體廢物的企業以渣定産,實現源頭減量。
“目前在山東省,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中,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工業副産石膏等已得到資源化綜合利用,但赤泥卻是例外。”今天(7日)下午,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對第一财經記者說。
張忠蓮介紹,山東省目前累計堆存赤泥超過5億噸,占全國總數的43%。2020年,山東魏橋、中鋁山東分公司、山東信發、南山鋁業等企業産氧化鋁3140萬噸,按每生産1噸氧化鋁産生1.5至2.0噸赤泥計算,年産生赤泥達5000萬噸以上,但處置量僅有36萬噸,利用效率不足0.5%。
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一般平均每生産1噸氧化鋁,附帶産生1.0噸~2.0噸赤泥。赤泥中含有大量的強堿性化學物質,滲入地下或進入地表水,使水體pH值升高,影響水中化合物毒性,還會造成更為嚴重的水污染。
2021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生态環境部等十部門出台的《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确要求,不斷探索赤泥和鋼渣的其他規模化利用渠道;推動提升磷石膏、赤泥等複雜難用大宗固廢淨化處理水平,為綜合利用創造條件。
同年10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聯組會議就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時,“錳渣和赤泥的利用率隻有5%和7%”被問及。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将“重點圍繞冶金渣、赤泥、磷石膏等複雜難用固廢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先進技術的應用推廣”。
固體廢物占用大量土地資源,污染生态環境,需加大整治力度。攝影/章轲
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此前的調查發現,省内大量未經處置的赤泥築壩堆存占用土地達3.5萬餘畝,在産地周邊形成許多“赤泥山”。由于赤泥的強堿性、高鹽分和輻射性,堆存産生的滲濾液對周圍地下水造成污染,威脅周邊居民飲水安全。
張忠蓮告訴第一财經記者,赤泥曾經被列入危險廢棄物目錄,但由于産生量和儲存量過大,産廢企業沒有技術手段就地處理,異地處理又有運輸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的問題,于是,相關部門就把赤泥重新劃歸一般固體廢棄物。
“遷就了處置上的難度與特殊性,導緻赤泥處置要求變低,造成對産廢企業的監管漏洞,沒有形成強大的外部環境與壓力,産廢企業治廢動力不足。”張忠蓮說,現行國家和地方财稅優惠政策中,對赤泥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不夠,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調研發現,目前,赤泥綜合利用技術已經成熟,“比如,淄博一家公司已突破了赤泥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難題,研發出赤泥砂石、赤泥輕質骨料和黃金尾礦渣綜合利用技術,生産出了赤泥海綿磚。行業标準已經國家工信部立項。”張忠蓮說。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确提出,産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依法承擔責任。目前,相關部門也已表态,禁止赤泥等固體廢物占地指标審批。
據第一财經記者了解,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近日已向有關部門建議,政府工程優先采購使用固體廢棄物生産的、達到質量标準的産品,對已經具有成熟綜合利用技術的廢棄物不得采用築壩堆存的方式占用土地。建立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産業化專項基金,資金來源可以從征收的企業環保稅裡提取。對産廢企業以渣定産,實現源頭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