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開店邦和軍師智庫餐飲研究院主辦的“連鎖·創投·BOSS面對面”第十八期直播,通過開店邦副總曾華麟(以下簡稱曾總)與熱鹵食光創始人孫念朋(以下簡稱孫總)的對話,為我們展現了一場以“熱鹵的崛起,鹵味賽道新勢力”為主題的分享。
孫總根據自身深耕連鎖多年的實幹經驗,為我們分享了如何賦能加盟商、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值得加盟、如何打造差異化……
分享期間,更是金句頻出:
“熱鹵一定要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所有的競争走到盡頭都是企業超前布局供應鍊的能力。”
“我們最開始就想做連鎖化,所以這一定是一個系統性的。要先有一個非常大的組織架構,要知道其中的每一個闆塊的意義和作用。”
“數據化就像是核磁共振,把企業看得清清楚楚。”
“真正的差異化從不是單一維度的,而是多維度的綜合體現。”
特邀對話嘉賓簡介:
孫念朋先生
熱鹵食光創始人
經典鹵湯配方傳承人
上海遠祚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
上海鳴人餐飲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企業CEO研修計劃成員
深耕餐飲十餘年,深谙市場發展規律,擁有高瞻遠矚且獨到的見解。站在一個熱門賽道的起始點,一定是堅定信念才能打通的一條路,從産品到團隊,再到管理方式,都要堅信選擇大于努力的邏輯,跟着時代去選擇,跟着目标去選擇,跟着成功經驗去選擇,終将走到自己滿意的目标。
要從鹵味裡沖出重圍,就要“創新 縱深”雙向推進,産品創新,體驗創新,模式創新,研發縱深,管理縱深,供應鍊縱深,才能足夠引領品牌之路,打造熱鹵生态圈。
以下為直播訪談整理稿:
# PART 1
熱鹵食光,讓更多人
在創業過程中少走彎路
曾總:請孫總做一下自我介紹,并介紹一下「熱鹵食光」品牌的誕生和背後的故事。
孫總:大家好,我是熱鹵食光的創始人兼CEO孫念朋。熱鹵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新賽道,有好多朋友都比較關注熱鹵。接下來的時間我會給大家分享交流熱鹵賽道的發展方向。
我先講一下品牌故事。
2012年,我剛接觸到餐飲連鎖的時候,就發現這種商業模型不僅能讓加盟商賺到錢,還能帶動市場上的就業。
我感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商業模式。
所以,我慢慢就在想,未來該怎麼做一個連鎖化的品牌。
之後,我就參照了之前入職的一家連鎖品牌,觀察這家企業的品牌使命和發展路徑,慢慢思考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樣的品牌,慢慢思考品牌的使命是什麼。
那麼,我們企業使命感是什麼?
就是要帶動一群人就業,要讓我們的加盟商更好地創造家庭财富和收入。
所以,我們目前開店速度也不快,但是加盟商都相對比較優質。
我們初衷是想讓更多人在創業過程中少走彎路,所以我們在篩選加盟商的時候,會比較注重一些細節,包括考察他有沒有相關經驗。
在篩選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了各種加盟商,比如一些加盟商因為加盟了一些不好的品牌導緻自己大量負債。
所以,我們在創立「熱鹵食光」的時候,就做了這麼一個決定:讓我們的加盟商更好地創造家庭财富和收入。
「熱鹵食光」走到現在,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中,我們的閉店率在10%以下。
哪怕疫情發展到現在,我們也就關了兩家門店,其他的門店都存活地非常好。
這主要與我們的初衷有關,也與我之前的經曆有關,我們知道加盟商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和賦能。
品牌從2019年7月走到現在,基于我們的初衷以及我們的各種落地措施,我們幾乎做到了0客訴。
# PART 2
供應鍊能力、數字化能力
和上新能力,是賦能加盟商的核心
曾總:請問孫總,相較于市場上的其他競争對手,「熱鹵食光」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您又如何看待熱鹵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
孫總:我先分享我對熱鹵現狀的看法。
我認為,熱鹵一定要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因為在中國,大多數人都認為鹵味隻有冷鹵,中國的幾大冷鹵品牌占據了大多數客戶的消費心智。
但是熱鹵一直都在市場上存在,隻是大多數都是夫妻老婆店,隻存在于菜場、社區周邊和街道邊的小攤鋪。
過去,熱鹵一直都沒有人提及,而這個品類一旦被提出,就需要企業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熱鹵未來的發展這個話題,非常大。
我們也看過很多數據報告,都在說鹵味未來會有幾千億的市場份額。
如果行業持續發展下去,可能會出現萬億的市場規模。
熱鹵食光要做的就是在萬億市場份額中占據自己的份額。
至于能占據多少份額,主要看我們能占據多少消費者心智。
我們接着來說什麼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因為熱鹵是一個興起的東西,而所有的競争走到盡頭都是企業超前布局供應鍊的能力。
曾總:目前「熱鹵食光」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比例大概是怎樣的?又是如何賦能加盟商的?
孫總:我們在創立品牌的時候就确定了二八比例。
為什麼?
這與賦能加盟商有很大的關聯。
我們最開始就想做連鎖化,所以這一定是一個系統性的。要先有一個非常大的組織架構,要知道其中的每一個闆塊的意義和作用。
我們選擇做20%的直營店,是因為我們企業有一個原則:我們自己沒有跑過的模型,不能讓加盟商先做。
所有的模型,我們必須自己先跑完一遍。
2019年我們開第一家門店的時候,很多人就想加盟,但我們沒有開放,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跑通模型。
我們20%的直營店就是用來打磨我們單店模型的,承載着我們的模型升級、産品升級、用戶調研等數據的收集。
我們需要通過與市場交互的方式收集數據,了解我們的用戶畫像,了解我們用戶對産品的認知和感知,了解我們用戶對我們品牌的認知和感知。
所以,我們的直營店也很賺錢。
雖然賺錢,但我們還會把這部分營收接着投入到研發、生産和數據化上。
我們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這樣才能讓我們拍着胸脯跟加盟商說,我們能賦能你們。
那麼,我們是如何賦能加盟商的?
首先明确一點:如何判斷一家連鎖品牌能夠賦能加盟商?
第一,看這家企業直營比例。
如果隻有一家直營店,我不認為這是一家可以賦能加盟商的企業。
第二,看這家企業是否有供應鍊能力、數字化能力和上新能力。
賦能加盟商主要分三大闆塊:供應鍊能力、數字化能力和上新能力。
曾總:「熱鹵食光」在組織力和人才培養上做了哪些工作?
孫總:我們現在比之前做得更多。
因為之前還處于初創期,不太需要做太多的組織力。
現在有了一定的規模,确實有多做一些事情。
比如,參與了紅杉資本給我們做的高管人才培訓,每個高管都參加,讓大家在學習交流中得到更好的發展,構建更好的人才架構。
而人才培養這件事,我們是直接引進了一些人才,之後才開始對我們内部員工進行了培養。
比如,在全國賦能部分,老一輩的餐飲人會建立督導體系,全國到處巡店。我們更多是利用數字化,實現門店的監督。為此,我們也引進了餓了麼的高管負責我們的數字化賦能。
通過數字化,我們可以知道哪裡的生意最好,賣的最好的又是哪一單品,這個單品價格怎麼樣,以及怎麼賣得更好……
知道了這些信息點之後,我們就能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除了線上數字化建設,我們的财務、供應鍊等部分也引進了人才。
曾總:您之前也提到了數字化的建設,目前「熱鹵食光」在數字化建設上達到了什麼水平?
孫總:在回答我們的數字化布局到了什麼水平之前,我先回答什麼是數字化?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聊數字化,那麼到底什麼是數字化?
我認為,數字化是一個算法,而算法前期的依據是一個恒定的值。
當我們理解了數字化是什麼,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我們在布局的時候就能确保顆粒度的精細化。
而餐飲的數據化,無非就是三個維度:
第一,開店維度:主要實現門店開業的數字化
門店的數字化,主要通過一個SaaS系統監控門店開業的整個流程走到了哪裡。
這需要從加盟商簽約的那一刻,就開始介入。
我們在這個維度一般會設立:簽約、選址、籌建、培訓、物料定制等顆粒度。
如果出現了問題,又有具體的數據,我們就能确定到底是誰的責任。
最後,針對責任去解決問題。
第二,營運管理維度:主要記錄門店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什麼
營運管理的數字化顆粒度會比開店維度更精細一點。
我們看數據同比,就能知道門店銷售上升或下降是什麼因素導緻的。是因為人流量?客單價?還是菜品結構?
有了數據化,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問題。
而且通過數據化,哪怕有幾百家店,我們也能實時知道哪個區域出現了什麼問題,然後根據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數據化就像是核磁共振,把企業看得清清楚楚。
第三,供應鍊維度:主要記錄供應鍊每天/每周/每年都在發生什麼
我們可以把供應鍊數字化理解成一個後端監測系統。
比如,監控貨物的流通。比如,監控貨物的短缺。
這樣,哪怕所有人都在忙,甚至都忙到忘了補貨,供應鍊數字化也會通過“預警線”的設置,讓人注意到物流問題、庫存問題等,從而大大減少企業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
曾總:區域擴張的根本是供應鍊的能力。「熱鹵食光」未來規劃是什麼?是否會跨區域?是否會加強供應鍊的技術壁壘?
孫總:我們目前的門店基本在華東地區,但是我們也有在華南地區測試門店模型。
比如,我們在中國知名旅遊城市三亞開了兩家24小時的門店,營業額平均在2萬左右,回報周期在5個月之内。
而主持人剛剛有提到“區域擴張的根本是供應鍊的能力”。
我先分享一下我對供應鍊的看法。
我認為,供應鍊壁壘會随着企業規模化程度的擴大而自然增強。
也就是說,随着企業規模越大,它的供應鍊壁壘會越強。
但是我們熱鹵食光會走相反的方向。
因為我們拿到資本的錢後,主要往供應鍊、數字化和品牌力這三個方向共同發力。
所以,我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我們的供應鍊布局遠超同行3-5年。
供應鍊是一個很廣泛的事情。
企業要打造供應鍊,就要想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事,要解決什麼事,要布局什麼事。
那麼,「熱鹵食光」布局什麼?
我們的産品主要涉及豬、鴨、雞,所以我們主要關注這三大領域的國際走勢、國内走勢和未來發展趨勢,從而确定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囤貨。
那麼,我囤貨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确保自己一年之内價格不産生波動,讓我們在市場上有競争力。這樣,我才能賦能我們的加盟店和合作夥伴。
如果隻是把貨品在便宜的時候買進,之後又在貨品貴的時候進行倒賣,這不是供應鍊,而是貿易商。
未來,我們「熱鹵食光」不僅會在供應鍊上布局,而是從整個産業鍊上進行布局。
而是否跨區域、是否增強供應鍊壁壘,這是毋庸置疑的。
# PART 3
做品牌,要想清楚
它出生在哪裡,未來将走向哪裡
曾總:現在大家的眼光都聚焦在下沉市場,「熱鹵食光」未來是否會布局下沉市場,有何規劃?
孫總:我對這件事是這樣認知的。
我們需要先思考一個問題:品牌出生在哪裡,未來将走向哪裡。
「熱鹵食光」這個品牌,出生在上海,未來将走向全國,回歸到四五線城市。
怎麼回歸?
我們剛開始布局的時候就設置了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門店開在上海最好的一線點位,用來占領用戶心智,讓更多消費者知道熱鹵門店也可以出現在Mall中;
第二梯隊:門店開在上海核心商務區,增強用戶多品牌的認知,讓消費者在哪都能看見「熱鹵食光」;
第三梯隊:門店開在社區街邊,構建下沉門店模型,打造萬店基因。
「熱鹵食光」之所以打造這樣的布局形式,就是要讓消費在在逛商場的時候看見我們,在上班的時候看見我們,在下班回家的時候還能看見我們。
在産品過硬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消費者對我們的認知,讓企業未來有更大的發展可能。
曾總:「熱鹵食光」如何打造差異化?
孫總:差異化主要分兩方面:一方面是品牌形象上的差異化。我們可以把品牌形象理解成我們穿的衣服。穿的衣服,很容易被模仿,更多能産生的是一種視覺上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産品上的差異化。這背後真正的差異化和核心壁壘在于品牌後端強大的供應鍊。
「熱鹵食光」與同行最大差異化是什麼?
整個行業裡面隻有我們把鴨血肥腸做成了爆品。
爆品背後,依托的是強大的供應鍊、數字化和團隊。
我們把上遊原材料的供應做到了穩定,我們把産品口味做到了極緻,我們把産品長期呈現給消費者。
所以,真正的差異化從不是單一維度的,而是多維度的綜合體現。
如果有一家企業特别強大,一定不是某一點比較強大,而是各個維度都比同行強大。
我們企業也是,要把每一點都做得比同行強一點。
曾總:「熱鹵食光」是否會為了吸引年輕消費人群而采取某些營銷手段和玩法?
孫總:營銷手段和玩法如果從道法術的維度進行分解,我認為隻能稱為“術”。
營銷手段和玩法,具體一點就是在小紅書、抖音做流量投放,最終還是需要一個承接的載體,需要靠品牌的核心産品。
我們目前也在B站、小紅書、抖音上做引流,做一些流量上的玩法。我們也有在想如何引爆産品、如何吸引消費者、如何收獲忠實的消費者。
甚至,我們在思考人最大的記憶點是什麼?會在哪裡吃東西?
一般,人小時候吃過的東西是最容易想念的。如果這個東西還在你生活範圍的三公裡之内,就會更容易想起。
所以,我們現在在做一些什麼事情?
我們在做雙向引流的營銷手法。
一方面,我們通過門店的選址,打造一批忠實的用戶。
比如,我們在中學附近開了一家門店。這樣,每來一批新生,我們就能打造一批忠實消費者,并一直伴随他們走向升學、走向社會。
而且,在跟他們溝通之後,我發現他們不喜歡花裡胡哨的東西,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口感好、視覺呈現好。
另一方面,我們會通過主流傳播渠道,做營銷方案。
因為B站、大衆點評、抖音、小紅書的機制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産品特性,做一些針對性的營銷方案。
如果要說一些新潮的玩法,可能就是快速上新、快速叠代,讓我們的産品口感更好,擁有更大的曝光,從而吸引一些新客戶。
因為我們是餐飲企業,沒有必要玩一些很酷炫的打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