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現代新型師生關系的策略?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因此,在教育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育效果與質量的前提下面談一談我個人認為一名教師要建立、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應做到的幾方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構建現代新型師生關系的策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因此,在教育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育效果與質量的前提。下面談一談我個人認為一名教師要建立、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應做到的幾方面。
一、 要有正确的學生觀,熱愛學生。 這一點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師生關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是相互的, 如果沒有正确的學生觀,不熱愛學生,又那裡談得上學生對老師的尊重與熱愛。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老師那裡還有尊嚴和威信,這樣的老師又怎麼能保證教學質量呢?有人曾說:"愛是教育的基礎"。的确,我們隻能用愛來交換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二、教師要樂于奉獻,關心一切學生,關心學生的一切。教師這一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職業的性質決定了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學生心中的形象。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為了完成或提高升學率,一些教師隻重點關照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忽視甚至鄙視成績差的學生。這一傾向在相當地區相當普遍。學生在學校是來接受教育的,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我國現在的生産力水平下,要普及高等教育是不可能的,必定有一部分學生升不了學而走向社會,這一部分學生從人格上講與成績好的學生甚至教師都是平等的,教師在課堂上的不公正待遇必然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而使他們走向教師的對立面,在課堂上想方設法與教師作對,制造事端,影響課堂教學。為此,教師必須摒棄這種做法,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将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
三、師生關系的良好程度還能夠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教師臉上的表情是課堂教學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師臉上表情呈現出嚴肅,那麼學生會有一種畏懼心理,他怕上課教師提問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師的批評,從而使課堂活躍氣氛很難上來,教師上課感到吃力,學生聽課也感到吃力,這樣一來,教師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又不能調節師生關系的和諧。反之,如果課堂上多帶些微笑,上課時對學生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那麼,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發言,争搶回答的局面;那麼,課堂氣氛就會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那麼,課堂上就會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這校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生的膽量也會逐漸變大。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關系健康和諧的發展,最終達到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目的。
四、遇事要有耐心,不可心急。現在的學校教育主要是素質教育,而不是為了考試的應試教育,學生都是乘"直通車"上來的,個性多了,共性少了,這樣一來,難免會出現一些違犯校紀校規的學生。怎樣來對待那些經常違紀的學生呢?這就需要教師的耐心;千萬不能過急,否則會出現"欲速則不達"的局面。結果隻有師生關系越來越僵,越來越複雜,從而增加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難度。
五、對學生要多一點愛。對一些特殊的學生從多方面來關心他,讓他感覺到是生活在溫暖的大家庭裡,讓受到傷害的心靈在這裡得到安慰和撫平。從而讓他安心地在這個大家庭裡享受溫暖,讓他把那些傷心的往事忘掉,重獲新生,重燃心中希望。當然,還有其他方面如生活方面都會給班上的學生提供幫助,雖不能全部,但盡力所能,盡自己的一份職責和一顆善良的心。
作為教師隻有掌握并做到了這些,建立起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進 行教育、教學工作。
如何加強邊疆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唐禮瓊
【内容摘要】 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在生物學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養。 九年制義務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實驗,其目的在于加強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關鍵詞:生物學 觀察能力 實驗能力 培養 邊疆學生
所謂實驗能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操作能力:熟練使用顯微鏡、解剖器、安裝實驗裝置、自行設計各種實驗步驟、采集制作植物、動物标本;②獲得知識的能力:即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聆聽、觀察、閱讀、質疑、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等途徑獲得知識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通過表解、圖釋記錄實驗的結果,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找出實驗成敗原因,并能解釋實驗現象,寫出實驗報告;④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應用與實驗有關的知識尋求解答問題的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邊疆學生的實驗能力呢?培養學生能力應與傳授知識并舉,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提高邊疆學生實驗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培養途徑主要是通過生物實驗來實現的。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而觀察能力的培養是上述諸項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養,也是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必須科學地培養學生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我首先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以下不同的組織形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1.模拟實驗:剛進中學的初一學生好奇心強、好動,他們做實驗時,注意力分散在實驗儀器及用品上,不注意聽講、看老師的示範,在實驗過程中不認真操作,觀察實驗現象不細緻。此時,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進行實驗。如《顯微鏡的作用》一課,先講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操作顯微鏡時邊講要點、邊做示範,學生邊模仿操作。這樣模仿操作完顯微鏡後,再讓學生獨自操作一兩遍,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後,學生就基本上學會使用顯微鏡了。模拟實驗教學方法的好處是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嚴謹的科學态度,規範學生的實驗操作。
2.分段實驗:在模拟實驗的基礎上,再以分段實驗的方式訓練學生。如在《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細胞》一課,把實驗分為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制作并觀察蕃茄果肉細胞、觀察葉表皮永久裝片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實驗過程是老師先講實驗操作的要領、做示範,然後學生再獨立操作、觀察。學生操作觀察時老師巡回輔導,一個階段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個階段。各個階段完成後,老師以問答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洋蔥表皮細胞近似長方體,蕃茄果肉細胞近似球體,葉表皮細胞形态不規則,但它們都有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老師再補充說明,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但由于它太薄,而且緊貼細胞壁,用光學顯微鏡是不易觀察到的,最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不同的細胞形态不同,但它們都有相同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分段實驗不僅給學生提供獨自操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逐漸學會觀察實驗現象,收集實驗資料,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從而主動獲得知識。
3.獨立實驗:經過一段時期分段實驗的訓練後,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操作實驗。方法是實驗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熟悉實驗目的、方法、步驟、實驗所需的藥品、材料。教師提出實驗要求,講清要點,然後再讓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在操作過程中巡回指導,若發現帶共性的問題,要讓全班停下來,統一糾正後再繼續實驗,最後總結實驗,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這樣就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獨立實驗的能力。通過以上的組織訓練後,學生能比較熟練地使用顯微鏡;能用解剖器解剖小動物;學會植物标本和昆蟲标本的采集、制作,初步具備了獨立實驗的能力。
4.開展課外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僅靠課堂實驗教學是不夠的,還要盡可能的開展生物課外活動,讓學生對植物、動物、環境污染、人口問題等進行調查、研究,使他們有機會自己設計完成實驗。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去觀察現象,分析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主動獲得知識,進一步提高實驗能力。從八四年以來我和其它生物教師一道,堅持組織開展動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等一系列課外活動。課外活動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由于初中階段重視了實驗教學,學生漸漸獲得了學習生物的方法和能力,使他們對生物學的好奇心轉變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習《生物》打下了堅實基礎,我校升入高中的學生與其它學校升入高中的學生相比(以前我縣鄉村初中學校的條件差,開展生物實驗很困難),我校學生使用顯微鏡熟練、實驗能力強、實驗效果好,理解掌握知識速度快,學習效率高。多年來的生物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實驗教學,加強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使他們對生物學産生濃厚興趣,掌握學習生物學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下,為他們的一生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和将知識運用于實踐創造條件。
五.在生物實驗中讓學生熟悉基本功,培養動手能力
首先必須讓每個學生親自去做每一個實驗,确保每個學生都動手,如顯微鏡的使用,裝片的制作等是生物實驗的基本功,尤其是顯微鏡的使用,直接關系到實驗的成敗,例如: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得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這幾個複雜過程,最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顯微鏡不能正确熟練使用,裝片做的再好,也觀察不到應有的現象,使實驗前功盡棄,所以實驗前,單獨拿出兩節課進行基本功訓練,使每位學生對顯微鏡的使用達到熟練程度,從鏡頭的安裝,視野的調節,裝片的安放到觀察方法都能熟練準确進行。通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很快,在進行質壁分離和複原實驗中,能很快在低倍鏡下看到植物細胞中紫色大液泡,換用高倍物鏡調節也較清楚。裝片制作基本功也很重要,如在實驗中訓練學生怎樣蓋蓋玻片,才能使裝片不出現氣泡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