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王端端)風起菊黃楓葉落,正是碩果累累時。秋風攜來收獲和希望,今年九月浔南小學迎來了一批新教師。為有效落實“雙減”工作精神,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通過課堂“增效”實現作業“減負”,着力推進學校“雙減工作”做細做實,浔南小學各教研組近一個多月開展了39節次的教師聽評課活動,老師們在活動中充分交流方法、共同提高,為“雙減”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開展教學研讨活動。
語文組一共15位老師在這次展示課中亮相,老師們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以各具特色的課堂設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風采。
龔玲老師執教《比尾巴》第二課時,通過創設森林裡動物們比尾巴大賽的情境,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通過師生問答、男女對答,讓學生學會了問句的朗讀,并知道了猴子、兔子、松鼠等動物的尾巴的特點;通過拍手做動作朗讀、唱《比尾巴》兒歌,鞏固新知;最後通過視頻拓展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龔老師的課語言精煉,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於華紅老師執教《j q x》一課,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橡皮泥捏拼音的遊戲讓學生去探究、獲取知識。寓教于樂,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掌握了j、q、x三個聲母形和音,并正确書寫。於老師教學注重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用橡皮泥捏成拼音字母的形狀,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教學各環節緊湊自然,教師從容,娓娓道來,教學效果顯著。
沈群老師執教《j q x》第一課時,充分運用課本情景圖以情景故事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課本情景圖片充分記憶j q x的音和形。沈老師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遊戲,兒歌等),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如此,沈老師語言幽默,富有感染力,整個課堂輕松愉悅。
方向榮老師執教《d t n l》第一課時,首先以情景圖導入新課,從讀準音,牢記形,指導書寫三個方面,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方老師教學設計清晰,環環相扣,運用多種方式(如當小老師、手指操、實物等)學習字母,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教師教學功底紮實,能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态,課堂效果非常好。
陳璐老師執教《z c s》一課,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創設了小i和z、c、s做朋友的情境,幫助學生認識整體認讀音節,把趣味性和拼音中的規則結合起來。陳教師巧妙運用希沃白闆,适時适度運用教學資源,讓整堂課流程自然流暢,課堂氣氛積極活躍,學生參與度也非常高。
羅超群老師執教《小小的船》第一課時,結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課堂緊扣一年級語文的教學目标,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并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夏夜甯靜夜空的美景,給學生帶來了一次沉浸式體驗。羅老師的《小小的船》一課,課前準備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錢程老師執教《江南》第二課時,采用音樂導入,揭示課題;利用拼音幫助學生識字,指導學生讀詩做到正确、字正腔圓;感知詩歌内容時借助圖片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深入詩歌情境,從而感受江南水鄉風光秀麗。錢老師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結合生動形象的課件和闆書,讓學生入情入境地一遍遍誦讀,從而感知魚兒的歡快,設計精巧,突破了重難點。
程慧娟老師執教的《四季》一課,導入部分采用了兒歌《春天在哪裡》和四季變化的圖片進行呈現,激發了孩子們濃濃的學習興趣;鞏固部分運用了頭飾道具讓孩子上台進行課堂展示,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課堂内容豐富多彩。程老師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通過歌曲導入、圖片欣賞、圖文結合的闆書等形式,讓學生直觀地對每個季節的基本特點有所認識,明白四季的不同。課堂設計合理、條理清晰,真正做到了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用心打磨,成就精彩。語文組新老師用心的準備,帶給學生和台下老師的是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帶給老師們自己的,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成長。一個多月的聽評課展示活動,不僅有效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雙減”的落實落細,更豐盈了浔南小學校本教研的内涵,讓老師們對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雙減”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