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到了唐朝,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候,此時公平選拔的功能發揮比較充分,考試内容也沒有闆結和固化,為大唐王朝選拔出一大批千古風流的人物。不過之後,便逐步演化蛻變,弊端叢生,莘莘學子的命運也因之起伏不定。
科舉之初:多元取才 專業平等
科舉制在唐朝得以确立,從此社會的上升渠道被打開,平民子弟也有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更多的人才精英進入朝廷官僚體系,中國的封建社會也迎來了頂峰時期。有數據統計,科舉制度下考中的人數,平民出身者占到50.5%。
科舉科舉,科舉在唐代确立時是分多個科目的,包括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先後有過50多種,各專業是平等的。明經一科,專門考察對儒家經典的精通程度,考中後的出路多是學官,相當于師範專業。明法一科,就相當于法律專業,明算一科就相當于數學專業,進士一科,其實相當于公共行政管理,考核的内容也是經義、時務策和詩賦,時務策就相當于如今公務員考試的策論。
後來,明經和進士兩科最受重視,其他科目慢慢荒廢,專業公平嚴重破壞。再到宋代,王安石改革科舉,廢除明經一科,并在進士一科中則删去詩賦的考核内容。再到明清,進士一科的答題模式固定為八股文。科舉制的優勢就這樣從錄取多元化人才,變為單一錄取行政管理人才,答題模式也從自由發揮變成固定八股。
所以到了晚清所廢除的科舉制,已經是曆經多朝“自廢武功”的科舉制。
唐代天文學學生所習教材《紫微垣星圖》
朝廷重視:願天生幾個好人
科舉聚人才,朝廷重科舉。曆代的統治者都高度重視科舉,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宮端門窺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臨門興歎: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宋人筆記中記載,南宋時的高宗、孝宗在位時,科舉考試前先一日,露天焚香祈禱上蒼:“朝廷用人,别無他路,願天生幾個好人,來輔助國家。”
朝廷如此重視,進士考中後也就榮耀無比。宋人的筆記中記載了狀元唱名的情景:每殿庭胪傳第一,則公卿以下無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自崇政殿出東華門,傳呼甚寵,觀者擁塞通衢,人摩肩不可過,錦鞯繡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士庶傾羨,讙動都邑。有人形容為:“狀元登第,雖将兵數十萬,恢複幽薊,逐彊虜于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
宋代著名武将狄青與儒帥韓琦有過一段經典對話,狄青的部将焦用因為飲酒即将被處斬,狄青為其講情:“焦用有軍功,好兒。”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
唐代的行卷:寶貴的印象分
考試說到底是臨場發揮,為了避免優良人才因為偶然因素發揮不良而被遺漏,唐代盛行”行卷“。應試舉子在考試舉行前,将平時創作的詩文,選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篇章投呈給大臣貴族,以求向主考官推薦,獲取印象分。
王維、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賀等,都有過行卷的經曆。其中以王維和杜牧最為成功。
《唐才子傳》記載,王維在唐玄宗的弟弟岐王的幫助下,化妝為樂伎造訪公主,唱奏自己的作品而引起公主注意,最終被推薦為京兆地區的鄉試第一名——解元,并在随後的殿試中狀元及第。
杜牧憑借作品《阿房官賦》得到太學博士吳武陵的賞識,向主考官——主司侍郎崔郾推薦,并要求内定為狀元——“請公與狀頭!”,不知是杜牧來晚了還是推脫,崔郾表示已經預定了,又依次問至第五名,仍然已經有人,吳武陵辭容激厲:“不得,即請第五人。更否,則請以賦見還!”于是杜牧以第五名中第。根據杜牧中舉後的詩句判斷,當年新科進士共33人——“東都放榜花未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即将春色入關來。”
居大不易,這一成語形容在某地居住生活壓力大,即是來自白居易行卷的經曆。白居易帶着詩句拜訪大臣顧況,顧況看到他的姓名後揶揄他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等到看到首篇作品:“鹹陽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繞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馬上贊歎說,“得道個語,居亦易矣。”白居易以第四名中舉。按照他中舉後的詩句“慈恩塔下陳名處,十七人中年最少”,當年新科進士錄取17人。
行卷風俗的弊端是那些地區偏遠的士人無法接近朝中官員,不得自薦,這對他們來說又形成了一種起點不公平。也正是由于這一點,行卷的風俗在宋代時被開國皇帝趙匡胤嚴令禁止。
宋代的複試:破解“一考定終身”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這是宋代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所作的勸學詩,以中第後的豐厚物欲來勸誘士子讀書。
宋代對讀書人的待遇是最優厚的,勸學詩中的千鐘粟、黃金屋、顔如玉,隻有在宋代一旦中第可以立即享有。在唐代,中舉後接受禮部的分配,多數到地方州縣實習,一段時間後再經過吏部的考核才正式授予官職。明清是中第後多是分配到翰林院,接近政府,參與公文,見習執政,之後才正式授官。隻有宋代是直接授官。
當然,也有士人并不認可這種以物欲激發讀書興趣的做法,宋代筆記《東軒筆錄》記載,宋代狀元王曾,是為曆史上數不多的“連中三元”者,即連續考中解試、省試、殿試第一名。他在即将參加殿試時,一位翰林學士鼓勵他:“狀元試三場,一生吃着不盡。”王曾正色回應:“曾平生之志,不在溫飽。”
優厚的待遇引發激烈的競争,宋代的考生在落榜後往往擊登聞鼓上訴,申請複試。
宋人筆記《石林燕語》記載,宋太宗在位的端拱年間,主考官宋白主持科舉,錄取了28人,士子們議論紛紛,朝廷下诏落第者複試,增錄99人。但仍有一個名為葉齊的考生上訴,于是朝廷又下诏落第者進行第三次考試。考官對葉齊心生厭惡,故意出題目“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在三次考試的中第者中選拔出進士31人(其他中第者為進士出身),葉齊果然中了第一名。
當然,申請複試者也不都能遂心如意。《渑水燕談錄》記載,宋鹹平元年(998年),開封地區的鄉試結果以高輔堯為首,錢易次之。錢易當時有名氣,上書複試。朝廷以為“士人争進,風不可長”,于是另選文行兼著者為首,輔堯次之,易第三,其餘人名次不變。
不論複試結果如何,能夠滿足落榜者甚至是對名次不滿意者的訴求,重新舉行考試,已經表明了朝廷對士子們的尊重,顯示了透過科舉選拔人才的誠意。這也是宋代得到曆代讀書人推崇的原因之一。
明代的南北榜:各自排名 平衡南北
明代一朝,科舉取士分為南北榜,以保證南北的錄取率平衡,錄取比例一般為“南六成,北四成”,偶然也會有調整。
南北榜制度的确立始于洪武三十年(1397),在當年二月的會試中,取錄宋琮等五十一名,經三月廷試後發榜,稱為春榜。巧合的是,所錄五十一名全部為南方人,所以此榜又叫南榜。
發榜6天後,落第的北方舉人因此聯名到禮部告狀,還有考生在首都南京沿路遊行,阻攔官轎。雖說南方文風昌盛,但北方“白榜挂零”的結果也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如果說宋代的士子是為了自身名譽而申請複試,那麼這次明朝的北方士子則是為了地區榮譽而戰。最起碼來說,至聖先師孔子也是北方人啊。
朱元璋下诏調查,命令12名官員于落第試卷中再提取一百二十卷審閱,從中增錄北方人。但是,經複閱後上呈的試卷質量不高,都在原來錄取的51人之下,個别試卷中甚至有犯禁忌之語。
結論出來,落榜的北方學子們無法接受,朝中一些北方籍貫的大臣也加入到維護名譽的隊伍中來,抨擊調查人員故意檢索質量下等的試卷上呈。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已經不是一場考試本身的問題了,而有了政治意義。一旦處理不當,一是會破壞朝廷大員們的團結,二是傷害北方士子乃至北方百姓的感情和自尊,從而怨恨朝廷。這兩種後果都是朱元璋不能接受的。
或許在朱元璋看來,尤其是參與調查的12名官員,政治敏感性太差,明明是救火去的,結果澆了一大桶油回來,着實愚蠢到家。朱元璋五月下诏,本次科舉的主考3人以及參與調查的大部分官員,全部定罪,淩遲的淩遲,發配的發配。調查官員中隻有戴彜、尹昌隆二人免罪,因為人家複核試卷後開列出的中榜名單上有北方士子,這就雄辯地證明了人家有救火意識,知道皇帝讓咱是幹啥來的。
六月,朱元璋親自策問,取錄六十一名,全是北方人,此榜稱夏榜,又稱北榜。
終明一朝,南北榜成為定制。這一制度也曾被清朝借鑒,短暫設立過滿漢兩榜制。
總結:從曆朝曆代的人才選拔實踐可以看出,無論何種考試制度,都遇到了起點公平、專業公平、地區公平問題,各個朝代實行了不同的解決辦法。法無萬全,時間一長,最初的解決辦法總會流弊新出,後人隻好重新求解。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各個曆史時期都高度重視人才選拔,将其放到關系天下長治久安的戰略層次,都有着選拔人才與維護公平的誠意,有着對知識分子的基本尊重。國家那麼大,人口那麼多,各種公平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但隻要向民衆傳達出這份誠意,表示出這份尊重,就一定能獲得諒解和支持,為尋求公平方案争取到更大的民意空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