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食鹽添加抗結劑的文章,把大家都吓壞了,幸好權威媒體出來辟謠。現在都清楚食鹽中适量添加抗結劑對人體是無害的。但可能大多數人還不清楚食鹽中為什麼要加抗結劑。
下面就聽小九條來說道說道。
普通消費者到市場、超市、小賣部買鹽很方便。但我們并不清楚鹽業部門為了将食鹽完好的送到消費者手中,付出了什麼努力。
食用鹽生産出來後進入銷售環節碰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結塊!
結塊!結塊!結塊!食鹽包裝後,雖然經過了幹燥,但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存在。特别在我國潮濕的南方,一旦打開包裝,食鹽就不可比避免的要“濕身”了。
食鹽結塊一方面不利于生産者的貯藏和運輸,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費者無法方便食用。
影響食鹽結塊的幾大要素根據日本專賣公社制鹽試驗場的研究,以下幾點是造成食鹽結塊的主要原因
相對濕度75%對食鹽是個坎。簡化的來形容:低于75%時,鹽粒開始結晶析出并交聯:高于75%時,鹽粒開始溶解。如果溫度和濕度不斷變化,那麼鹽粒也會不斷進行結晶-溶解-結晶-交聯的過程。
過段時間你突然發現,家裡袋中、瓶中的鹽咋結塊了啊!
食鹽結塊的化學解釋我們知道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典型的晶體,一方面具有“各向異性”,也就是說晶粒沿着不同方向有互相聚集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可壓縮性差”,碰到外接壓力,就聚集成塊。
細鹽更容易結塊這點很容易理解。鹽的顆粒大時,縫隙間,鹽粒容易流動,不宜結塊。鹽的顆粒小時,層疊在一塊,容易結塊。因此,海鹽等顆粒大的鹽類不易結塊。物理上來說,晶粒單位表面積越大,晶粒就越容易結塊,因此粒度越細,越容易結塊。
抗結劑解決大問題從鹽的生産工藝上來說,細鹽很難通過其粒度大小來解決結塊問題。因此必須求助抗結劑。國内最常用的抗結劑是亞鐵氰化鉀。
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的原理亞鐵氰化鉀能夠參與鹽的結晶過程,通過改變晶體形狀,達到防固效果。亞鐵氰化鉀具有添加量小、水溶性好等特點,可以在結晶過程中添加,也可以在濕鹽中添加,然後再幹燥床中幹燥。
總結根據衛生部網站文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在烹饪中分解的可能性極小。且對照我國居民每日的食鹽攝入量,食鹽中按照标準規定使用亞鐵氰化鉀本身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社會的發展和制鹽工藝的提高,相信未來會有更加安全高效的抗結方式提供給消費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