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11:18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寫道:“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詩人在和友人離别時不做兒女之态,泣下沾襟,這表現了詩人豁達的性格和寬廣的胸襟。南宋詞人周紫芝在送别友人曾使君時也寫了一首和王勃這首詩相媲美的詞——《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在詞中,周紫芝給友人送上了真誠的贊美和美好的祝福,這贊美和祝福沖淡了離别時的哀愁,它的原文如下: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回頭雙鬓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隻愁飛诏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南宋詞人周紫芝筆下的)1

在上片中,詞人從回憶寫起,記得我們上次見面,還是六年前在武陵吧?與友人闊别之後的重逢觸發了詞人的回憶。這六年來兩人都經曆了人世滄桑,久别重逢,自是百感交集。每個人都有很多話要講,但誰都不知道從何說起。于是,詞人用一個“驚”字來概括這六年來的生活。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南宋詞人周紫芝筆下的)2

從結構上講,“雙鬓已星星”照應前文的“六年”。往事不堪回首,曆經六年的滄桑風雨,兩人的頭發都花白了。從“誰知”一詞可以看出,與友人分别六年,詞人沒想到餘生還有和友人再相見的機會。六年之後的相逢,自然是出乎詞人的意料的,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但詞人和友人畢竟都是經曆人世滄桑的人,即便是喜悅,表達起來也很有節制,詞人隻是淡淡地寫道:“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在把酒話重逢時,詞人與友人肯定聊了很多,兩人的“六年往事”必是重要的内容。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南宋詞人周紫芝筆下的)3

相逢總是短暫的,分别卻是人生的常态。在把酒言歡後,詞人就要和友人再次分别了。這次,詞人的朋友曾使君要去光州任職,在南宋,光州位于宋金兩國的交界地帶,是重要的邊關之城。在下片中,詞人沒有直接寫離别,而是發揮想象力,全片虛寫。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南宋詞人周紫芝筆下的)4

詞人先描繪想象中的邊塞風光,“鐵馬紅旗寒日暮”,日暮時分,寒氣逼人,戰馬馳騁,軍旗獵獵,把邊塞風光寫得雄渾壯闊。接着,詞人筆鋒一轉,開始正面描寫想象中的友人的形象,作為光州的郡守,友人心系邊關,以至于丹心朝廷下诏書把他召回。這裡運用正側結合的手法,描繪了友人一心為公,舍身報國的形象,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贊美之情。

關于搗衣思鄉的詩句(南宋詞人周紫芝筆下的)5

詞的結尾兩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詞人想象友人不顧關塞寒苦,夕陽西下,橫槊賦詩的形象,突出了友人文武雙全的特點,表達了詞人對友人建功立業的期許。試想,有如此人才鎮守邊關,何愁邊關不安?

總之,這首詞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表達了詞人與友人的惜别之情,突出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然而,詞人并沒有一味地沉浸在分别的痛苦之中,而是通過對友人的贊美與期許沖淡了分别之苦,從而在抒發離情别緒時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能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