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9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周更新
關于大禹治水在技術上的可能性,我們在〈黃河與大禹治水〉一節中已經分析過了。盡管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諸多地區都有所流傳,但結合當時的地緣結構來看,大禹所治之水應該是在黃淮流域無疑。
而這其中,淮河那些由北向南流,在地理上與黃河接近的支流是将這兩大河流連接起來的紐帶,也是治水的關鍵點。如果結合黃河在後世頻繁南北改道的情況,有可能的結論是大禹切斷了黃河與淮河的某條北方支流之間的聯系,并将黃河之水與河北平原的某條河流連接起來,使得黃河幹流的水流在山東丘陵的北部注入渤海,進而減弱了淮河流域的水患。
如果從工程量上來看,龍門1的位置位于晉陝大陝谷的南端出口,寬約百米,似乎上古之人集中力量,應該有可能在九年之内疏通這段不寬的河道。問題在于,黃河在到達龍門1之前的這段南北向的河道,是在山西、陝北兩大高原之間行進的(也就是所謂“晉陝大峽谷”)。
這就是說,如果龍門1是人工開鑿而成的,那麼之前未能通過龍門1南流的黃河水又流向哪裡,為禍哪裡了呢?如果觀察龍門1北部的河道是穿行在華北平原之上的就很好理解了,平坦的地形以及黃河的水量很容易沖刷出不同的水道。而在晉陝大峽谷中,兩側的山地高原阻止這這種可能性的發生。
更何況如果龍門1在通行之前,真的高到象三峽大壩大樣阻止了大部分的河水,那麼黃河之水也最多是在晉陝大峽谷中形成一個大的水庫,或者說淹沒龍門1以北靠近河岸的耕地。隻是晉陝大峽谷兩側的土地即使在現在,也并不具備多少耕種的價值。上古之人很容易在龍門1的南部發現渭河平原和臨汾盆地、運城盆地這樣大面積的種植平原,并不需要費力保護晉陝大峽谷兩側的山地。事實上他們也正是這樣做的,這三大平原成為了西部族群的興盛之地。
之所以否定龍門1為大禹治水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禹治水的地緣影響是在淮河流域。也就是說大禹通過治水,讓淮河流域屬于東部族群系統的部族臣服于他。如果将黃河定為治水目标的話,那麼真正能夠危害到淮河流域的黃河隻是下遊一段。
從這個角度看“龍門2”将有可能具備這個潛力。唯一讓人感到費解的是,龍門2并非黃河之上,而是在伊河之上。正如前面有朋友問到的那樣,難道是黃河之水過大,通過伊河水倒灌,進而通過淮河的支流注入淮河 影響淮河流域的生産生活?
如果伊河不是西南——東北向最終注入黃河的河流,而是反方向與淮河,或其某條南向的支流相溝通的河流,這種可能性的确存在,正如之後在古典時期,黃河的每次南向侵奪淮河河道,都是通過那些北——南向的河流完成的。
即使黃河之水大到能夠逼迫伊水倒流,那麼又會出現一個讓人費解的問題,那就是大禹所做的應該是在伊水之上築壩,以阻止黃河之水流入淮河,而并非是用人力擴大缺口,讓黃河之水能夠更順暢的進入淮河。
現在看來,讓龍門2成為大禹功成名就的地點也遇到了困難。不過我們接下來的分析,會讓一切都符合邏輯。事實上除非有時光穿梭機,否則任何一種假設都無法被“史料”所證明。特别是在某一個著名景觀可以成為聚财之地的情況下,讓其他選項就此放棄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所以我們所做的,更多的是一種基于地緣結構的邏輯推測,或者說分析出哪一種可能性更符合邏輯。鑒于以後的内容中還将涉及到類似的争議,因此有必要聲明一下,以上及以下内容,僅為推斷,并不被授權引用在具體争議之中。
1:〈大禹治水示意圖〉 2:〈龍門位置示意圖〉
在推斷龍門2是否為大禹治水這地的過程中,我們所需要做的關鍵點在于轉換一下思路,即為害淮河流域的洪水的确是來自黃河,但這裡所說的“黃河水”并非是來自黃河幹流的水,而是一條本該注入黃河支流的水。這裡所說的支流,就是“伊水”。
如果觀察現在伊水的走向,這條發源于熊耳山南麓的著名水流,在通過龍門2那條狹窄的水道之後,越過洛陽盆地的中心地區,與另一條同方向的河流洛河彙集之後注入黃河。這段位于洛陽東北部的河流也因此被稱之為“伊洛河”。洛陽盆地所孕育出的河洛文明也因為伊水、洛水的存在也被稱之為“伊洛文明”。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伊洛文明”的開創者就是大禹。因為在它開鑿龍門2之前,伊河的大部分水流并沒有流入洛陽盆地,也沒有注入黃河。既然洛陽盆地沒有伊河,那麼“伊洛文明”也就名不符實了。
不過相比于“伊洛”之名,“河洛”的用法要廣泛的多。如果從水量及重要性來說,伊水與洛水對洛陽盆地的貢獻并沒有質的差别。而河洛(黃河、洛水)之稱成為了主流的用法,本身就是在暗示在這片土地開始擁有文明的時候,伊河還沒有在洛陽盆地存在,或者說它的流量還不足以提升到與洛水齊名的地步。
那麼沒有流入洛陽盆地之前,伊水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當然不是這樣的。最起碼伊水在山上的上遊河道,存在的時間絕對不止5000年。隻不過由于洛陽盆地南側的幾道山脈連成了一片,伊水在流到了現在龍門2的位置時受阻未能進入洛陽盆地罷了。
既然伊水不能按照水流的方向順利流入黃河,那麼它勢必會在山谷中蓄積起來,并尋找适當的出路向其他地區漫流。而這就造成了很多朋友所不熟悉的“汝海”的出現。而伊河之水最終的流向地,正是那個等待以久的“受害者”——淮河。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地形圖,會發現伊川盆地如果蓄滿水的話,會依水勢向東北及東南兩個方向漫流。不過在東北方向伊水突圍的機會不大,有嵩山、箕山兩座山脈阻擋,河水至多會淹沒兩山之間的山谷,并成為“汝海”的一部分。即使不看地理結構,僅從鄭國能夠安全的在嵩、箕兩山東面享國數百年,我們也能判斷出,伊川盆地的水患不會影響到此。
既然東北方向無法突圍,那麼我們可以看看東南方向有沒有合适的路徑。還不錯,這裡為伊川盆地留出了一條寬闊的通道。而伊水之南的“汝水”正是沿着這條通道向南注入淮河的。也就是說伊河之水在注滿伊川盆地後向東南方向突圍,并與汝水彙合,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
由于這個湖泊的水流最終是通過汝水下遊的河道注入淮河的,因此也就被命名為“汝海”了。至于汝海的南界應該在哪,或者說有哪一段的汝水擴張為“汝海”。如果考察地形的話,在發現現在的“北汝河”(也就是古汝水的北段)在郏縣(春秋時的郏邑,鄭國部分有過描述)南部有一條頂角朝東南方向的“V”狀丘陵,而北汝河也在此沿着這個角向北拐了個彎後再繼續南流。這條“V”狀丘陵起到了天然大壩的作用,使得漫流至此的大部分洪水得以蓄積起來,成為汝海的一部分。
在确定了汝海的大緻範圍之後,我們終于可以明白為什麼上古時期,淮河的水患主要來自何方了。也就是說伊、汝之水對淮河流域所造成的水患才是大禹的治理對象。在伊、汝兩河的水流還不算太大時,依托山勢,這些水流彙集成了汝海,然後再沿着汝水的下遊河道向南注入淮河。但到了雨季,伊、汝兩河的水量暴漲的話,那麼汝海之水就會向南奔湧而下,進而造成淮河中下遊地區洪水泛濫。
寫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汝河之水也是流入淮河的。那是不是說造成上古時期淮河水患的罪魁禍首就是“伊水”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這樣理解,其實在大禹治水之後,淮河的治理工作依舊是曆代王朝的治理重點,并且作為曆史上淮河流域最大的支流——汝水兩岸的洪災也還是一直不斷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元朝的官員甚至将汝水一截為二,将北汝之水入淮河的另一大支流“穎河”(穎水),再注入淮河;而南半部的汝水(南汝河)則與其他河流彙集成另一條獨立的河流——“洪河”流入淮河。這種分流的作法固然是能夠讓古“汝水”的下遊地區減少洪災的危險,但同時也讓穎水一躍而成為了淮河的第一大支流,并增加了洪澇的風險。
鑒于淮河的水患一直未斷,因此大禹的治理将伊河之水北向引入黃河,并非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問題的方法。大禹之所以為後人所傳頌,在于他開創性的用人工治理的方法,疏導了河道,減輕了淮河流域的水患(特别是和之前對比)。在這種情況下大禹為當時淮河兩岸的部族所敬仰,并由此開啟了中央之國的概念和擴張之路。
至于僅僅是一條伊水的去留,能否造成淮河水量産生質的變化,相信許多朋友都存有疑問。首先我們要明确的是,河流的水患并不是存在于一年四季的。我們所考量一條河流是否存在水患的危險,是看它夏季(雨水多)的最大水量是否大到足以漫過河堤。而測量流量的方法是計算每秒流過多少立方米的水量。
僅僅這樣描述,還不足以讓大家感受到伊河水在上古時期的雨季,水量會有多少驚人。我們可以得到的數據是,近現代所測量的伊河上遊的最大洪峰是發生在1954年8月,流量每秒1370立方米。而黃河在1958年7月17日,于黃河下遊鄭州北部的花園口所出現的22300立方米/秒水流,為建國以來最大洪峰量。曆史上黃河的決堤改道,洪峰量也基本為這個數量級。
至于4000年前的伊水,水量究竟有多大,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幸運的是,中國最早的洪水記錄就是在伊水進行的(公元223年),根據當時所留下的記錄測算,當時的洪峰達到了20000立方米/秒。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在上古時期它的水量有多大了。
換句話說也就是,一條上古伊水所造成的洪災,足以抵得上後來的黃河水災了。在這種情況下,大禹用人工開鑿的方式,在洛陽盆地與伊川盆地之間的山脈上打開一個缺口,讓伊河水,或者說是将汝海的水,分流至黃河,足以讓淮河流域部族們的農業環境發生質的變化。
大禹的這次治水工程在地緣上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它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讓黃河的地緣影響力擴散到了淮河。而大禹本人實際上也憑借這次治理水患,樹立了洛陽盆地在黃——淮之間的政治地位。
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大禹及其所代表的部族既然可以通過疏通龍門而減輕淮河的水患,自然也存在人為堵塞龍門,讓伊水複流入淮河的可能性。對于淮河流域的部族來說,這是一種現實的地緣威懾力。
盡管伊水的水量在後世已經逐漸減小了,黃河對淮河的這種地緣控制力卻一直延續了下來,因為春秋之後的政治家們,已經有能力通過人為的方式,在洛陽盆地——山東丘陵之間的任意一點,将黃河之水向南引入淮河流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決堤)。有一種看法是中國的集權結構是源于“治水”文明,從黃淮之間的地緣關系來看,這種看法也不無道理。
既然大禹已經通過治水顯示了自己的能力,那麼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向分散于黃、淮流域的部落們宣示自己的政治權威了。由于淮河流域的諸多部落都在這次治水工程中出了力(當然也有坐享其成的),因此大禹需要找一個地方召集各部論功行賞。
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試探行為,以觀察自己在淮河流域的威信究竟如何。由于評定功過實際上是一個計算過程,所以這次會盟行為被稱之為“會稽”,也就是現在“會計”的意思(學财務的朋友倒是應該去“會稽”聖地拜一拜)。這種做法倒是很象姜太公在“封神台”上所做的,隻是不知道〈封神演義〉的作者在創意封神榜時是否受到了大禹“會稽諸侯”的啟示。
關于“會稽”之地究竟在哪裡,一直是沒有明确定義的。主要的說法有二:一是紹興後面的會稽山;二是蚌埠市西面的“塗山”(行政歸屬懷遠縣)。按照我們之前的分析來看,前者的會稽之名明顯有附會的意思。而後者的位于位于淮河的中遊,如果大禹希望就此确立在整個淮河流域的威信,“塗山”倒是個合适的地點。
還有一種說法是大禹是在伊川會稽諸侯的,這個“伊川”指的就是伊川盆地(現大部歸屬伊川縣)。如果說大禹希望在自己功能名就的地方會盟諸侯,也是合乎情理的。因此塗山和伊川都有可能是真正的“會稽”,隻不過對于希望控制淮河流域的大禹來說,“塗山”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圖:大禹會稽諸侯地點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