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8:55:13

文/馬吉克先生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西直門為什麼不叫西直門兒)1

和某人談戀愛以來,經常糾正她的“兒化音”。

其實吧,也談不上糾正,咱不是那“好為人師”的主兒,我就覺得這天子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兒有好些事兒都是有講兒的,而這講兒呢,大都是約定俗成的,不按我們說的來,那意思可就滿擰了,容易鬧誤會。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很多外地朋友喜歡将北京的各個城門兒化,例如把“西直門”念成“西直門兒”,“東直門”念成“東直門兒”,這是不對的。聽到這個,北京人一下子就能分辨出說這話的人肯定不是“土著”,因為如果我們自己說起這些城門的話,一定隻有西便門兒、東便門兒和廣渠門兒三個加兒化音,為什麼呢?

我先賣個關子,先從這“兒化音”說起。

“兒化音”可不是北京話獨有的,它甚至也存在于根本不具備“r”這個卷舌音發音條件的南方方言中,隻不過,北方方言中的“r”在有些南方方言中會變音成“n”,這看起來比較繞,以我有限的現代漢語知識再舉個例子。浙江方言特别難懂,經常翻過一道小山梁,兩邊兒說話互相聽不懂,以台州話為例,台州話中有很多帶“兒”字的表述,但發音卻和北方方言很不一樣,比如字正腔圓的國語“昨日”這個詞,北京話寫作“昨兒”,讀“zuo~r”這個發音,台州話表述為“昨日兒”,但這個“兒”在台州話裡的發音是“n”,讀作“zo ni'n”。

這兩個“兒”字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但發音的變化卻如此之大……台州話屬于吳語系,和上海話同源,作為有很多上海朋友的我表示,無法完整理解他們和家裡人打電話的任何一句話,好像天生就是“風語者”的感覺。而受從北方方言與普通話影響更少的諸如台州話等南方方言都有“兒化音”的表述中,我們也許可以看出“兒化音”其實很有可能是漢語本身就存在的一種現象,隻不過北方人在學習說話的過程中掌握了一門能卷着舌頭發音的技能……

好,下面回到三個城門……

剛才舉了“昨兒”的例子,好好的昨日,為什麼天南地北的不約而同加了個“兒”呢?因為這裡的“兒”音應用了“兒化音”的一種使用方法,代表了輕蔑的含義。昨天嘛,過去的事兒了,“昨兒個怎麼怎麼樣……”這話講出來一般都伴随着經曆過後輕描淡寫的感覺,如“昨兒38度,今兒又能熱到哪兒去?”。而東便門和西便門加兒化音也是同樣輕蔑的原因,就因為這倆城門是北京城在封建時代最後開的兩個,因為财力不濟,建的不行。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西直門為什麼不叫西直門兒)2

東便門舊照

庚戌之變,大明王朝被蒙古騎兵搶了個不善,四九城兒外蒙古人燒殺搶掠了一番拍拍屁股走人。痛定思痛,世宗皇帝決定擴建京城加強防禦,加之資本主義萌芽,小商品經濟快速發展,首善之區外圍的居民和客商日漸增多,停留時間越來越長,于是在修築外城勢在必行,便提上了日程。但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國庫空虛,修了一半才發現财力不濟,于是隻修了環抱當時南郊的半部分,并以永定門接中軸,左安門和右安門分居兩側,廣甯門(今廣安門)和廣渠門正東正西,東便門西便門因為在新修外城和原來内城之間凸出的地方,位置比較尴尬,就湊合着開了向北的門,這順天府的“凸”字造型就定型了。而以前這東便門和西便門中間的字也不是便,而是“偏”,叫“東偏門”、“西偏門”,後來覺得難聽,才諧音為“便”,而老百姓覺得這城門本是“添頭兒”不再計劃之内,又不似前三門(前門、宣武門、崇文門)的“霸氣”,就輕蔑又親切的加了個兒化音。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西直門為什麼不叫西直門兒)3

西便門舊照

說了東便門、西便門,那廣渠門呢?

“廣渠門兒”加兒化音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原因很特别——破。

本來和廣甯門一樣,廣渠門的建制也是城樓、箭樓和甕城一應俱全的,但是,明亡清興,大清國有個皇帝叫道光,這位老祖兒的名諱叫“旻甯”,古時候講究避諱,這皇家的字兒可不敢用啊,于是廣甯門就改名為“廣安門”了,加之廣安門是當時陸路進京的要道,早在道光他爺爺的爸爸(雍正)在位的時候就改擴建了廣甯門,據記載,當年在外城,有着兩條用石闆鋪砌的高标準——“禦道”,一條是連通永定門與正陽門,為皇帝去天壇和先農壇祭祀而鋪設,另外一條就是由城外通往廣安門的道路,僅從廣安門到小井村的路段就花費了白銀八萬兩,平均每修一尺長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銀五兩三錢三分,故而留下了“一尺道路五兩三”的說法。

啧啧啧,廣甯門與廣渠門位置相對應,這一比,廣渠門可就被比下去了,而且還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于是廣渠門就顯得“破”了,這兒化音也就安上了。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西直門為什麼不叫西直門兒)4

廣渠門舊照

而除了這三個城門,别的城門都有其功能所在,走水的(西直門),收稅的(崇文門),出征的(德勝門)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幹正經事兒的,總不能把象征着皇權特殊和帝都威嚴的前門加個兒化音和“走後門兒”相對吧。就是放到現在,路過前門的公共汽車要是售票員來一句“‘前門兒’到了請您前後門兒下車”也容易給人鬧糊塗不是?

而後來再開的城門或者叫“門”的地名,如和平門、建國門、複興門、光熙門、建德門等等名字起的都挺大氣的,加兒化音會顯得不夠尊重,老百姓也沒什麼可褒貶的了,也就不跟着裹亂了。這“西便門兒”、“東便門兒”、“廣渠門兒”的說法也就成為了曆史,成為了約定俗成的故事,成為了北京城的三個“唯一”。

轉自微信平台:聽雨咖啡館

西直門是在北京哪個區(西直門為什麼不叫西直門兒)5

閱讀往期内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