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良知,是王陽明心學三大理論支柱之一和最後歸宿。一說都知道要有良知,可是它是什麼樣的,如何體會到自己的良知呢?王陽明說在你剛睡醒時,最容易體會到這種狀态。它就是孟子說的夜氣,也是佛家的追求目标。看一下原文的講述:
原文來書雲:“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與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惡時用緻知之功,則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惡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靜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時耳。斯正孟子‘夜氣’之說。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際,思慮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時否乎?今澄欲求甯靜,愈不甯靜,欲念無生,則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滅,後念不生,良知獨顯,而與造物者遊乎?”
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此佛氏為未識本來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今既認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說矣。随物而格,是緻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來面目耳。體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個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惡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靜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惡時,用緻知之功,則已涉于思善”之患。孟子說“夜氣”,亦隻是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個良心萌動處,使他從此培養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緻知之功,即已不消說“夜氣”。卻是得兔後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複失之矣。欲求甯靜,欲念無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甯靜。良知隻是一個良知,而善惡自辨,更有何善何惡可思?良知之體本自甯靜,今卻又添一個求甯靜,本自生生,今卻又添一個欲無生,非獨聖門緻知之功不如此,雖佛氏之學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隻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今卻欲前念易滅,而後念不生,是佛氏所謂“斷滅種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謂矣。(選自《傳習錄》中卷答陸原靜書)
譯文來信說:“佛家的‘于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與我們儒家的‘随物而格’的用功方法不同。我如果在不思善、不思惡時用緻知之功,就已經思善了。要想善惡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靜自在,隻有睡覺剛醒時了。這正是孟子所說的‘夜氣’。但是這種狀态持續不了多久,很快就有思慮産生了。不知那些功夫深的人是不是經常有這種剛睡醒而思慮未起的狀态?如今我想求甯靜,卻越不甯靜,想不生思慮,卻越生思慮。如何才能使心前念易滅,後念不生(指活在當下,空的狀态),良知獨顯,而與天合一呢?”
不思善不思惡時體會心的本來面目。這是佛家給那些沒有體會到本來面目的人設的方便法門。本來面目就是我們聖門所說的良知。現在既然知道良知是什麼了,就不用這麼說了。根據所遇到的事而正心,是緻知的方法,也就是佛家的“常惺惺”,也就是常存他本來面目。心體方法大緻相似。但佛家有個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了。今想善惡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靜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執著刻意的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惡時,用緻知之功,則已涉于思善”的擔心。孟子說“夜氣”,也隻是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個良心萌動處,使他從此去培養良知。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緻知之功,即已不用說“夜氣”。那就是得兔後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就又跑了。欲求甯靜,欲念無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所以念愈生而愈不甯靜。良知隻是一個良知,而善惡自辨,更有何善何惡可思?良知之體本自甯靜,今卻又添一個求甯靜,本自變動,今卻又添一個想不變動,不僅聖門緻知的方法不這樣做,佛家也不如此刻意用功啊。隻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面的念頭不生不滅,後面的念頭也不生不滅。如今卻想前念易滅,而後念不生,這是佛家所說的“斷滅種性”,入于槁木死灰了。
賞析這段對話談的是不要刻意去求靜、求良知。為了讓初學者方便體會良知,王陽明用孟子說的“夜氣”來說明。因為到了夜裡,人已經忙了一天,念頭私欲也累了,即使還想幹什麼,也隻能等到次日天亮了,心被私欲松了綁,就會自然歸位,良知有所發現。休息了一夜,天明起床時,諸念還沒生起,最方便體會心的甯靜,此時就是良知裸露的時刻。如果體會到了,記住它,在生活中經常地讓這種感覺複現,就用不着再依靠夜晚才能緻良知了。否則就是形式主義了,分不清目的與手段,如守株待兔的人竟然隻守株不要兔了,就忘了目的。
良知是動靜合一的,本自甯靜,本自運動不止,那種妄想讓它靜止下來,人為地制造出一種空的心境的做法是佛儒兩家都反對的,是枯木死灰。良知與佛家的如如,性質一樣,都是無始無終,前念不生不滅,後念不生不滅。(前念不生,後念不滅,是古文的一種互文修辭,就是前念不生不滅,後念不生不滅,這種用法在佛家經典裡大量存在)。而陸澄說的前念易滅,後念不生,就把前後兩念都人為地消滅了,這是一種靜态觀,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做到,也是用心刻意維持才做到的,那麼心就被束縛住了,無法跳脫出來,進入良知境界。這是王陽明的意思。欲求良知,就不要刻意追求靜,什麼也不想心自然就是靜的,也不要刻意壓制念頭的生起與變化,因為第一壓不住,陽明在其他書信裡說過“出入無鄉”,念頭從哪冒出來并沒有固定的地方,想壓制它,你隻會疲于奔命。最好是過去現在未來三者共存,動靜共存。和也。
王陽明這段話對于我們的心理思緒的打理有直接指導意義。無論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什麼煩心的事,常想剛睡醒時的良知狀态,就能讓心神明,頭腦清楚,不至于沖動。如果能與過去現在未來和平共處,人就是統合的,人的三個層面的我就能最協調有序地統一,無論是應對内外界,都能更合理、有效、健康。如果刻意非要怎樣,就是切斷了過去現在未來的一體,切斷了良知。就會變成局部戰鬥,失去大局觀,失去良知智慧的整體。[王陽明文集解讀NO.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