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專場上兩首歌後,主持人介紹樂隊成員。介紹主唱,主唱飙了段高音;介紹吉他手,吉他手飙了段solo;介紹鼓手,鼓手飙了段solo;介紹鍵盤手,鍵盤手飙了段solo;介紹貝斯手,貝斯手飙了段街舞…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刮起了“黑貝斯”這股邪風,有些人更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蕩連吉他跟貝斯都區分不開就跟風黑貝斯。
慣性被黑的貝斯手們,真懶得去跟分不清吉他貝斯的人解釋什麼。
那為什麼要黑貝斯?貝斯在樂隊中真的不重要麼?究竟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先從貝斯手本身來說,在未達到一定水平之前,貝斯的可玩性不高。看看校園裡一部分三腳貓貝斯手,也就會一些簡單的和弦分解進行,真不行撥兩下根音也就混過去了。把這些人從樂隊裡單獨拉出來玩出點花樣基本不可能。一個優秀的貝斯手的綜合能力是要非常強的,基本撥兩下不說,怎麼也得會slap吧,得會點即興吧,樂理還要很好,還要學會與鼓和主音溝通等等等等。
bass在樂隊是什麼地位也取決于水平是什麼樣,如果水平一般,那身份就是個根音手,随便找個吉他手練兩天就能彈。但如果律動感覺到位,又可以編出符合樂隊氣質又有特色的bass line,這時就算台下的有一幫依然不知道你是幹嘛的或幹嘛呢的人,但是你的隊友是會離不開你的。當然對于台下的人來說,“聽不到”bass的也會不明覺厲,感覺這樂隊牛逼。
練到手指飙血的經曆相信很多貝斯手都經曆過吧
再說說“聽不到”貝斯的吃瓜群衆,實際上可能是他們聽到了,但是“聽不懂”那個聲音就是bass的聲音。衆所周知,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大緻是20Hz-20kHz。在這個範圍裡,我們常常把它粗略地分為低頻、中頻和高頻三個頻段。在音響技術中,通常把500Hz以下的頻段稱為低頻。
樂隊裡貝斯的作用就是填補低音空缺。吉他主要負責中頻和高頻,主唱主要負責中頻,鼓主要負責全頻。平常你們叨叨的動詞大詞動詞大詞,大是中頻,詞是高頻,動就是低頻。那麼鼓有低頻了為什麼還要貝斯?旋律…旋律…旋律…底鼓負責的是節奏,貝斯負責的就是旋律。而可能大部分“聽不到”的吃瓜群衆聽音樂時着重在聽中頻的人聲和solo時候的吉他聲,而很少去注意貝斯的低頻。
為啥買“低音炮”
看完上面那些還是不理解貝斯的重要性?沒關系,想想你用手機外放音樂的時候聲音是什麼樣?買了低音炮有什麼不同?
“你為啥買低音炮?”
“低音炮放歌更震撼更重啊。”
大部分手機的揚聲器基本上沒有低頻,而低音炮則能夠放出歌曲應有的低頻,而低頻為音樂帶來了更厚重的效果。沒有低音的歌,薄的像一張紙片兒,風一吹就散了,而有了低音以後,為歌曲帶來了更厚重的感覺,立體了許多。
而貝斯就是為樂隊提供低音支持的重要武器,甚至有人說“貝斯就是樂隊的靈魂。樂隊沒了貝斯沒了魂,那就跟行屍走肉沒什麼區别了。” “如果吉他手厲害,那世界上可能多了一個好吉他手,而如果貝斯手厲害,那世界上可能會多出一支好樂隊。”
聽聽到底哪兒不一樣
說了這麼多還是不理解貝斯有多重要?直接聽聽就明白了,下面這個視頻把Metallica,Megadeth,Iron Maiden,Black Sabbath的經典歌曲拿出來,将去掉貝斯音軌和原版進行對比,來聽聽到底哪兒不一樣。(手機外放的話估計聽不出來什麼,因為大部分手機揚聲器基本沒啥低頻,推薦戴耳機或者接上你的低音炮)
通過這個視頻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有貝斯和沒有貝斯的音樂之間的區别,沒有貝斯的聽起來更幹、澀、薄、和沒有空間感。
現在你不會再質疑貝斯手在樂隊中的重要性了吧。
你聽見的是音樂,
但你感受到的是貝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