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參考
作為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控制達标是降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腦腎及血管并發症和死亡的總體危險。
那麼,相對于高血壓的診斷目标——診室血壓非同日三次均為≥140/90mmHg而言,隻要血壓控制低于這個标準就是“達标”了嗎?臨床中還真不是這麼簡單。
血壓多少才算達标?
基本原則
為什麼一些人的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還不算達标?
這是因為,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征,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或者有靶器官損害和臨床疾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采取降壓治療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獲益。
而降壓所遵循的原則如下:
一般高血壓患者血壓應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血壓可進一步降至<130/80mmHg。
但是,每位高血壓患者所攜帶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程度以及發生臨床事件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也就是通常說的心血管危險等級是不一樣的,所以降壓目标也不能一概而論。
有些情況則需要更嚴格的控制血壓,即我們臨床常說的“強化降壓”,而有些情況,需要适當放松控壓标準,如一些高齡的老年患者。
您的血壓多少達标?
逐一對照看
65-79 歲:血壓先降至<150/90mmHg,能耐受再降至<140/90mmHg;
≥80歲:降至<150/90 mmHg,但不低于130/80mmHg。
但要注意,當患者雙側頸動脈狹窄程度>75%時,中樞血流灌注壓下降,降壓過度可能增加腦缺血發生風險,降壓治療應以避免腦缺血症狀為原則,宜适當放寬血壓目标值。
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内;
舒張壓不宜過低,建議不低于70mmHg,老年人不低于60mmHg。
血壓控制目标為<150/100 mmHg;
推薦血壓≥150/100 mmHg 時啟動藥物治療。
病情穩定的腦卒中患者,血壓≥140/90 mmHg 時應啟動降壓治療,降壓目标為 <140/90 mmHg;
急性缺血性卒中并準備溶栓者,血壓應控制在<180/110 mmHg;
急性腦出血時,收縮壓≥220 mmHg 時,應積極使用靜脈降壓藥物降低血壓。患者收縮壓>180 mmHg 時,可使用靜脈降壓藥物控制血壓,<160/90 mmHg 可作為降壓參考目标值。
慢性心衰:降壓目标為<130/80mmhg;
急性心衰:24~48 小時内逐漸降壓,病情重伴有急性肺水腫的患者在初始 1 小時内平均動脈壓的降低幅度不超過治療前水平的25%,2~6 小時内降至 160/100~110 mmHg,24~48 小時内使血壓逐漸降至正常。
無白蛋白尿:降壓目标為<140/90 mmHg;
有白蛋白尿:降壓目标為<130/80 mmHg。
一般情況:降壓目标為<130/80 mmHg;
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降壓目标為<140/90 mmHg。
以上所列都是當下的多個高血壓指南的降壓目标建議,具體在臨床中,因個體合并情況不同還會有些許變化。
在未來,随着對降壓獲益研究的深入,血壓控制的目标值對不同的高血壓人群也将會更加具體化。當下,每位高血壓患者應該首先明了自己的血壓達标值,并朝着這個方向努力控制血壓吧!
作者:顧明霞 南京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
編輯&排版:iHEC智慧血壓
參考文獻
[1]郭藝芳.因地制宜與大道至簡——評析《國際高血壓學會2020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20,v.28(08):12-13.
[2]中國高血壓聯盟《動态血壓監測指南》委員會,王繼光.2020中國動态血壓監測指南[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13(3):18.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9,019(001):1-44.
[4]Ji, Hongwei et al.“Sex Differences in Blood Pressure Associations With Cardiovascular Outcomes.”Circulation vol.143,7(2021):761-76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