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為什麼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

為什麼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6:56

為什麼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為什麼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為什麼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為什麼折疊智能手機逐漸成熟)1

為什麼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

來源丨愛範兒(ID:ifanr) 作者丨朱海 手機廠商們從未如此焦慮。 焦慮有兩種表現,一種是淡定到極緻,徹底放棄治療那種,另一種更有迷惑性,看上去十分努力,但都是瞎折騰。 在我看來,把智能手機搞出折疊形态,就屬于瞎折騰。「失敗者」折疊,卷土重來 折疊手機在手機廠商的推動下,再次進入大衆視野,一共出現了四種不同的折疊形态。 第一種,橫向内折疊。 橫向内折疊的代表就是三星的 Galaxy X Fold 2,通過把屏幕放在折疊角度内側,左右水平折疊合上,Fold 2 成功把一塊 7.6 英寸屏幕做到 6.2 英寸左右的機身内,合上時可以使用另一塊 6.2 英寸的外屏。 第二種,橫向外折疊。 橫向外折疊的代表是華為的 Mate Xs,通過把屏幕放在折疊角度外側,左右水平折疊合上,成功把一塊 8 英寸屏幕做到 6.5 英寸左右的機身外,無論開合,其實使用的都是一塊屏幕。 第三種,豎向内折疊。 目前,三星和摩托羅拉都在嘗試豎向内折疊手機,把一塊較長的屏幕豎着上下折疊合在一起,外側搭載一塊小屏幕顯示重要信息。 第四種,雙屏折疊。 最近比較火的就是 Surface Duo,兩塊獨立屏幕向内側相互折疊,好處是不用擔心屏幕因折疊産生折痕等問題。 實際上,在功能機和塞班時代,折疊就是手機重要的形态之一,例如當年風靡一時的 Moto RAZAR、夏普 SH9110、LG KF350 等,因其便攜、外形獨特等優點,成為不少用戶的首選。 不過,折疊手機終究還是敗給了搭載直闆屏幕的智能手機,被打上了「失敗者」的标簽。 市場天花闆已到 手機廠商時隔十多年重新走上折疊這條「歪門邪道」,根源在于智能手機經過近十年發展,基本到了市場天花闆。 據 Counterpoint 公布的數據,2020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跌至 2.95 億部,而 2019 年第一季度,這個數據是 3.41 億部,僅一年時間,降幅超過 13%,環比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4.80 億台,下滑高達 28%。2020 年第一季度手機市場相關數據 . 圖片來自:Counterpoint 不僅如此,市場還出現了馬太效應和局部分化表現。 從市場份額來看,把全球出貨量排名前十廠商的份額加起來,2018 年第二季度前十的總份額是 76%,2020 年第一季度達到了 83%,增長 6 個百分點,漲幅接近 8%,手機市場競争已成「大佬們的遊戲」。 中國市場前五總份額高達 95%. 圖片來自:Counterpoint 局部市場的分化也很微妙,按之前的規律,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和他們在各個地區的份額排名相差不大,但如今兩個數值的差距越來越明顯,而且同一廠商在不同市場的份額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市場為例: 三星的世界市場份額在 20% 左右,在中國市場份額已隻有 1% 左右。 華為的世界市場份額為 17%,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華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高達 46%。 小米的世界市場份額為 10%,在中國市場份額為 9%,而在印度市場達到了 30%。 以上數據表明,從世界範圍來看,基礎設施能支撐大規模智能手機運行的市場已被搶占一空,僅剩局部市場還存在少量增量或擴張的可能,在比較成熟的市場提升份額,不能再像幾年前一樣靠鋪貨狂飙猛進,隻能「搶别人的蛋糕」。 因此,手機廠商的競争進入存量時代,搶奪「換機用戶」是比較有效的策略。如今,保持份額微漲或不跌,已是值得手機廠商慶祝的事情,因為微漲或不跌,就代表着競争對手在「失血」。 技術也到天花闆 百倍變焦,百瓦快充,多幾個攝像頭,超大電池,120 刷新率,2K 分辨率,屏下攝像頭等等,不否認這些技術把手機的體驗再推上了一個台階,不過再往前走,技術提升的邊際效應越來越明顯,相同研發成本帶來的體驗提升幅度越來越小。 就好比當年從諾基亞的分辨率低觸控差的屏幕換成 iPhone 4 的 Retina 多點觸控屏,用戶的體驗提升可以用「炸裂」來形容。但從 Retina 升級到 2K,很多人也不會覺得有多麼「驚豔」了。 功能機時代粗糙的分辨率 還有,CPU 的制作工藝從幾十納米提升到 12 納米,10 納米,7 納米,5 納米,未來還可能進入 3 納米甚至 1 納米時代,1 納米之後,怎麼辦? 用手機,用戶的核心需求有幾點:通訊、記錄、娛樂、生産和儲存,這也是不少手機廠商加強手機信号、提升拍照水平、增強娛樂功能、增加生産力軟硬件适配和提升手機容量的原因,可是這條路追究會走到頭,好比為了提升拍照體驗,現在已有 5 攝手機,那麼攝像頭變成 6 個 7 個甚至 10 個時,真的會帶來跨越式的提升嗎? 一定有提升,但用戶的感知越來越不明顯,持有一部四攝旗艦手機的用戶,很難掏錢買 8 攝手機,必須要有全新形态的東西給用戶刺激感。120 刷新率提升到 240,真的還「肉眼可見」嗎? 屏幕折疊技術成熟且可感知性強 . 圖片來自:engadget 屏幕彎曲技術的突破,讓手機廠商看到了希望,說實話,現在有且隻有屏幕折疊技術可選,可大規模商用,這就是手機廠商選擇做折疊屏手機的原因。折疊屏手機用戶看得見摸得着,從來沒體驗過的新形态産品,比再多一個攝像頭的手機吸引力大多了。 在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最新一代 iPhone 和折疊屏 iPhone 誰更能搶用戶?明顯是後者。 十多年前,折疊怎麼敗了? 回到十多年前,折疊手機也算風光一時無兩,各大明星還專門為折疊手機代言。即使到了 2015 年,知名歌手 Adele 在歌曲《Hello》 MV 中使用了一部老舊的折疊手機,這種行為也會被衆多歌迷當成有品位的象征。 但為什麼折疊手機會崩塌式地敗給直闆手機?要知道,之前折疊手機和直闆手機是和諧共存的狀态,誰也沒有能絕對碾壓誰。 我們再來回顧前文的一句話:用手機,用戶的核心需求有幾點:通訊、記錄、娛樂、生産和儲存。 當年功能手機遇到了和如今智能手機一樣的困境,發展到天花闆,用戶想要跨越式提升體驗,折疊手機想在這幾點核心需求上跨越式提升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情,而搭載智能系統的大屏幕直闆手機可以做到。 雖然都是都叫手機,但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完全可以看做兩個不同的事物。 外形高度相似,時代完全不同 . 圖片來自:THE VERGE 例如通訊,從點對點,到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均可(微信),從文字和聲音變成了圖片和視頻,應用、圖片和視頻,都需要大屏幕去承載。 例如記錄,攝像頭像素從 200 萬 躍升到上千萬,照片從朦胧美到高清,背後是大屏直闆手機砍掉鍵盤給零部件(尤其是 CPU)騰出更多空間貢獻的,因為智能系統需要更「重」的零件去驅動,首先就是要給電池騰空間。 按照當時的機械折疊技術,用折疊形态去承載這些創新會浪費大量的機身空間,屏幕也沒有突破折疊這道技術屏障,本質上是因為這種形态的手機無法滿足用戶的跨越式體驗提升需求,所以折疊手機被淘汰是必然的事情。 現在,智能手機同樣快要碰到天花闆,靈魂拷問再次出現:用戶希望跨越式提升通訊、記錄、娛樂、生産和儲存的體驗,是把屏幕折疊起來就可以實現的嗎? 不是。 折疊一下,或許拍照和視頻通話方便了一點,其實還是 CPU 驅動的智能系統在拍照和視頻通話。 把娛樂影音 app 适配到折疊屏上,能帶來全新的颠覆性的觀影體驗嗎?體驗過的人應該也懂,新鮮勁過後,談不上多麼驚豔。 新奇,但沒有突破性提升 生産更不用說了,便攜輕辦公還可以說說,真正重生産的時候,還是要 PC 和筆記本。 存儲這一項最不起眼,物理存儲空間可以擴容解決,雲端存儲可以上傳下載,能提升體驗的,更多還是要看網絡通訊制式的革新,大容量存儲和 5G 并不是隻有折疊手機才可以做。 可以這樣說,當用戶真的開始思考時,那些精心包裝過的折疊屏手機營銷,就如同無聲黑白電影一樣寡淡如水。 正确的希望,錯誤的寄托 我始終堅信三件事: 第一,通訊、記錄、娛樂、生産和儲存方面的跨越式提升,一定是新形态的産品去完成的。手機,走到頭了。新老形态産品交替還需要一段過程,還會出現手機暫時壓過新形态産品一頭的反複。 第二,用折疊屏手機去搶存量用戶,會有短暫的效果,不過手機廠商不能抱太大希望,道理很簡單,你做,别人也可以做。在手機行業,後做者比先做者做得更好的案例很常見。不過對于沒有引領行業實力的手機廠商來說,隻能跟進,否則就會掉隊。 第三,手機在創新方面的努力,例如最近的屏幕折疊技術,即使不會有效延續手機這一形态産品的生命周期,也一定可以對新形态産品有莫大的幫助,就像為了航天發明的冷凍脫水蔬菜技術一樣,普惠所有人,所有行業。 把正确的希望寄托在錯誤的事物上,一直是人類社會前進的驅動力之一,方向可能有對錯,資源适配也可能有對錯,但這種精神絕無對錯,并且值得鼓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