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2年僅有3天,本以為瓜田已無瓜,沒想到“大瓜”還是一個接着一個。
12月28日晚間,一封河北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關于查證函的回複》,披露了相關部門對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爾威公司”)涉嫌傳銷立案調查的進展情況。達爾威公司是微商護膚品牌“TST庭秘密”的運營主體,該公司實控人正是知名藝人林瑞陽、張庭夫婦。
對此,12月29日淩晨,“TST庭秘密”通過官方微博緊急回應,稱公司“堅持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并表示“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将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
自成立之日起,達爾威公司伴随着各種争議與質疑,産品緻多人“爛臉”被投訴、拖欠供貨商貨款遭起訴、屢爆上市傳聞卻被指是故意制造噱頭……但耐人尋味的是,這些聲音似乎都沒有影響公司發展壯大。這一次,達爾威還能再一次在銷售模式疑似傳銷的聲讨中“化險為夷”麼?
6億資金被凍結
“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回複對象其實是我們團隊。正是因為我們發起了問詢,調查進展才得以公開。”12月29日上午,銀柿财經記者聯系民間反詐騙組織——李旭反傳防騙團隊,對方作出上述回應。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團隊接到過不少關于達爾威公司和“TST庭秘密”的咨詢,諸多網友反映公司存在收取入門費,采用多層級團隊計酬機制,平台代理為了賺錢不斷拉人,成立新公司,瘋狂發展下線砸錢囤貨等問題。“聽了網友們的描述,再經專家研判,我們判斷這種經營模式涉嫌傳銷”。期間,李旭反傳防騙團隊通過公衆号發布多篇文章對公司行徑進行曝光,但這些文章大多被投訴删除。
就在最近,轉機突然出現。有知情人士反饋稱,達爾威公司涉嫌傳銷一案得到了總局專家的認定,李旭反傳防騙團隊得知石家莊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立案調查。針對這一消息,12月23日,李旭反傳防騙團隊發送查證函,和監管部門求證是否立案,調查進度如何。
記者留意到,裕華區市場監管局在《關于查證函的回複》中稱,該局根據多起群衆舉報核查,達爾威公司涉嫌利用網絡從事傳銷活動,依據《禁止傳銷條例》,于2021年6月5日對公司涉嫌傳銷立案調查,并逐級向上級報備。同時,因其利用金融機構轉移或隐匿涉傳銷資金,該局已依法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目前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中。
29日下午,銀柿财經記者緻電裕華區市場監管局,該局反不正當競争科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達爾威公司目前涉嫌傳銷正處于被調查階段,人民法院已對其采取保全措施,凍結資金高達6億元。當記者想要進一步了解情況時,對方表示不便透露更多細節,“一切以查證函的回複為準”。
“藍卡”“紅卡”玩命囤貨
“從監管部門的回複來看,目前他們隻是對達爾威公司采取了行政強制措施,還不涉及行政處罰,更沒有到被公安立案的刑事偵查階段。”不過,北京金誠同達(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祝敏直言,作出這樣的動作,應該是相關部門掌握了一定的線索和證據,“因此,達爾威公司這次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并不大”。
現實中,傳銷活動具有較強的隐蔽性,但并不是說不能識破。“簡單來說,傳銷不是銷售商品為目的,而是以發展下線為目的;經濟利益的獲取也不是靠商品銷售賺取的利潤,而是下線繳納的‘投名狀’費用。”祝敏特别強調,傳銷是披着産品外衣的洗腦行為,對社會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那麼,達爾威公司的銷售模式究竟是怎樣的?29日下午,記者與河北的網友小靜(化名)取得聯系。她告訴記者,2016年上半年,有朋友向其介紹,說宣傳經營“TST庭秘密”的護膚品,一分錢都不需要投,就可以月入20多萬。
“我當時有疑慮,但對方說,隻需在朋友圈裡發發文案,宣傳産品和公司就能掙錢,加上我被林瑞陽、張庭的明星光環所吸引,所以決定試試看。”随後,小靜加入公司培訓群,成為“TST庭秘密”的其中一名代理。在此期間,公司還組織代理看演唱會、坐豪華遊輪。看到有不少明星出來站台,小靜的顧慮打消了。
小靜介紹說,“TST庭秘密”将代理分為“藍卡”和“紅卡”,剛加入時隻是“藍卡”代理,相當于是零售商,不具備開卡資格,享有的業績返點隻有個人提成;“紅卡”代理具備開卡資格,拉人就有提成。而隻要買夠2500元的産品,然後在朋友圈分享三次産品,代理就可以完成成長值,從“藍卡”升級成“紅卡”。
“我一開始沒想着成為‘紅卡’代理,是一次我在朋友圈推廣産品後,一個做韓國代購生意的小姐妹看到,和我說她也想開卡。”小靜回憶說,她把這一消息告訴介紹人,介紹人非常欣喜,稱“做代購的身邊有很多資源,她要是開了卡賣出産品,你也能掙錢”。為了賺取提成,小靜買了2500元的産品,成為“紅卡”代理。
但過了幾個月,小靜發現并未賺到什麼錢。對此,介紹人宣稱,隻要成為董事長,就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通俗點說,就是‘我’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子子孫孫無窮代。”不過要成為董事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發展100人開卡,且本人和直系代理連續三個月每月業績超10萬元。
“當時我真的被沖昏頭腦了,什麼信用卡、花呗玩命地刷。”小靜坦言,即便業績超10萬元,也拿不到最高返利。每月隻有做到25萬元以上,才能拿到42%左右的最高返利。“為了這25萬元,我玩命地囤貨。但說白了,這不都是我自己的成本嗎?”
這些年,小靜為了所謂的“董事長”頭銜,前後砸進去三四十萬元,囤了一堆賣不出去的貨,她也找公司訴苦,但公司回應說馬上要上市了,“等上市了你就能成為股東”。
真的能登陸資本市場?
銀柿财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有關“TST庭秘密”将要登陸資本市場的傳聞屢見不鮮。
2015年7月,微博認證為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總代理的“TST活酵母_吳欣欣”在其微博稱:“TST正式啟動新三闆上市戰略,7月14日與全國久負盛名、實戰經驗最豐富的上海玄壇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其負責為TST上市規劃運作,保駕護航”。
2016年6月,TST再傳将在新三闆上市;2017年10月,微博認證為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招商負責人的“TST活酵母靜兒”發文稱,“2018年TST将成為上市企業,其中30%的股份給優秀代理”。
2018年底,TST又在多渠道宣稱,公司将在2019年9月赴港上市,亦有消息稱是在台灣上市,但上述傳聞均不了了之。
(公司相券人員在朋友圈發布的關于公司要上市的消息)
記者還留意到,達爾威公司曾于2017年11月拟出售子公司上海巨擘億網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擘億網”)51%的股權,而交易方是上市公司山東華鵬(603021)。
山東華鵬主營玻璃器皿和玻璃瓶罐,而巨擘億網主要收入來源為化妝品生産銷售業務。這場跨界收購遭到上交所的“閃電”問詢。
在該事項籌劃一周後,山東華鵬宣布終止收購巨擘億網股權事宜。對于終止的原因,山東華鵬并未回複上交所問詢函,但表示,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公司對達爾威展開盡職調查,鑒于達爾威與巨擘億網之間資産存在重疊與交叉,難以有效區分,且巨擘億網業務對達爾威存在重大依賴,因此終止此次拟收購事宜。此後,達爾威公司與A股再無交集。
企查查APP顯示,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冊資本2.31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林吉榮(林瑞陽),擔任董事長職務的為張淑琴(張庭),知名藝人陶虹持有該公司1.93%股份。2018年,達爾威曾被曝“納稅21億元”,微商的吸金能力一度令市場嘩然。
不過目前看來,公司的年關并不好過。12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要求加大打擊傳銷力度,借助技術手段甄别新形勢下以電商、微商、消費返利等名義開展的新型傳銷行為,依法查處直銷違法違規行為。
張淑琴(張庭)關聯的90家公司,其中多家成立于2021年的公司已注銷。上個月,陶虹退出了另一家與林瑞陽張庭夫婦的合夥公司的股東行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