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孟子》第五篇《孟子·萬章》,前面一期内容,我們分享了《孟子·萬章》的上半部分,講了孟子和其學生萬章的一些對話,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孟子講了關于“天命”的思想,“天”是儒家思想的精神象征,我們常說“天子”“天命”“天意”,孔子說“四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緻而至者,命也”。
我們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以自己的意願為轉移的,都是命運的安排,但是其實儒家思想的“天命”,并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努力,就任由命運的安排的意思,而相反是說,我們需要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像堯舜禹和禹的兒子啟能夠繼承君主的位置,是因為他們做的很好,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有,所以,人們才選擇了他們成為君主。
好了,我們今天接着聊《孟子·萬章》的下半部分。這裡孟子談到了自己的“交友原則”。萬章請問孟子的交友原則,孟子說:不挾xié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意思是說,交朋友不要依仗自己的年齡大,不要依仗自己的地位高,不要依仗自己兄弟的成就。所謂交朋友,就是要結交有品德的人,不可以貪圖别的。古代的“交友”和現代的“社交”有點類似,當今社會社交非常重要,一個人交友不慎可能會害自己一輩子,孟子所處的時代當然也是,所以孟子的母親很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以至于不讓孟子和壞孩子在一起,搬了三次家,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關于交友的原則,孟子說,春秋時期魯國的政治家孟獻子,是一位擁有百輛車馬的大夫,能有百輛馬車在古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孟獻子有五位朋友,其中兩位是樂正裘和牧仲。這五個人和孟獻子交朋友,并不是因為孟獻子有百輛馬車,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孟子說,不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這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是這樣。古代費國的國君費惠公把子思尊為老師,顔般看成朋友,君王也可以和普通人交朋友。不僅小國的國君有這樣的,大國的國君也有這樣的。晉國國君晉平公對待亥唐如朋友,亥唐叫他進去就進去,叫他坐就坐,叫他吃就吃。即便是糙米飯,小菜湯,也沒有問題,但晉平公還不是最好的。孟子說,從前舜去拜見堯帝的時候,堯安排舜住在副官中,他請舜吃飯,舜也請他吃飯,兩個人有來有往,這才是天子與普通百姓交朋友的範例。地位低下的人尊敬地位高貴的人,這叫尊敬貴人;地位高貴的人尊敬地位低下的人,這叫尊敬賢人。尊敬貴人和尊敬賢人,道理都是一樣的。在當時孟子能提出君主和百姓平等的概念是非常了不起的。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另外,孟子對萬章說,要以優秀的人為伍是非常重要的。孟子說:一個鄉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交朋友,一個國中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交朋友;天下優秀的人和天下優秀的人交朋友。如果你還覺得朋友不夠多,那麼就和古代人聖賢交朋友,怎麼交呢?讀他們的書,吟他們的詩,這還不夠,同時還要了解他們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所作所為,這才算和他們交了朋友。
其實讀書就是和作者對話,和當時的時代對話,在古代著書立說很難,一本書往往要耗費一個人畢生精力,所以含金量非常高。和巴菲特吃飯一頓飯幾千萬,但是讀巴菲特的書就隻要幾十塊,而且巴菲特寫一本書顯然要比吃一頓飯花更多時間。所以,讀書可能是最廉價的拓展認識的方法,有人說: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很多人以此為接口,常常要出去旅遊,但是實際上,如果認識不夠,去再多的地方,也隻是拍照打卡而已。就像孟子說,真正的讀書,就像跟古人交朋友一樣,和古人對話一樣。
好了,這就是孟子的交友觀,莊子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孟子說:“友也者,友其德,不可以有挾”,就像《中說·禮樂》中說的:“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我們下一篇文章,後面我将繼續分享《孟子》的更多精彩内容。如果喜歡我的内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